非常冒险!新氧双眼皮节广告差点脱轨了
上一周,新氧在各大渠道轰炸了一张悬念海报和视频,「爸,你准备好了吗?66双眼皮节来了」,随后,新氧发布了一支相对完整版的视频,女儿倔强地提出「爸,这次我要自己做主」。
新氧契合品牌自造节日「66双眼皮节」,推出了一部真实又温情的广告正片,表现了一对父女对医美的观念冲突。视频大概情节是单眼皮的女儿想要去做双眼皮,和父亲产生了分歧,两者产生了眼神的博弈,父亲的眼睛里写满情绪,先是抵触,到深思,到感慨,最后同意,以一个「行」字回应;而女儿的眼神从开始的倔强,到渴望取得认同,到最后获得同意后的开心。
正片出来后,微博争议一片,主流有三种观点:一个是女儿去做医美变美,征求父亲接受理解很正常;第二个是倡导追求双眼皮的单一审美不对;还有观点认为这变相鼓励学生党要求父母掏腰包整容无疑啃老。
就在6月2日晚上,事情的反转出现了——新氧官方的一封公开信交代了这次广告和短片背后的真实故事: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孩渴望做双眼皮,希望获得父母同意,在父母强烈反对背后,新氧沟通后了解到原来父母担心没有保障,希望有正规专业的医美机构和医生,助女儿完成这个心愿。最后,新氧以「愿你,有美有爱」的文案作为对用户的祝愿。
回顾新氧此次营销的操作,从开始的制造悬念,到揭晓真相,过程中引起众多网络争议,并且以负面居多,但最终一封公开信,让品牌回归到「做医美前,和父母充分沟通、互相理解达成共识」的正向价值倡导上,整个过程,感觉是在刀锋上跳舞,非常冒险,千钧系于一发,差点就脱轨了。
广告营销都应肩负着营销向善、倡导良好价值观的行业责任。营销中的任何内容,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消费者,都有可能被消费者用来作为社交货币,分享给他人作为帮助达成自己的某项社交任务:传递信息、表达想法、塑造形象等。所以,营销并非只站在品牌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上,即使追求冲突,也应保留底线,同时需要去尽一份善意、传递正能量和倡导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