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就Vtuber的生存哲学想到的

2020-06-08 01:19 作者:明尼苏达Official  | 我要投稿

这篇文章不可能详细去讲具体的某些Vtuber,因为实在太多了;这篇文章也不可能讲标题中所谓的“生存哲学”,因为说实话,感觉很掉价。通常语境中类似于那种“生活哲学”,我更愿意称之为一类心理干涉行为。

那么这一篇短文要讲什么?要说其实就算是一个普通人的头脑中偶然呈现的呓语。

笔者其实很好奇,大千世界里这芸芸众生,他们当中的那些如笔者一般的普通人,究竟对于那些人群中的拔尖者,即那些公众人物持有什么样的评价?并且,应该持什么样的评价?

相应地,Vtuber应该怎样生存?Vtuber应该怎样塑造?这些实际上都是很困难的问题,更是Vtuber本身以及所有相关从业人员也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如果本文真的像之前的几位读者的建议一样简洁一点,那么可以说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几乎全部都解决不了,大抵就只是感慨一下罢了。


一、Vtuber的定位

Vtuber算是公众人物吗?笔者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根据知名度、影响力等等显而易见的因素来推断,应当算是公众人物。

她们(因为大部分Vtuber确实是女性,暂且这样使用)又与别的公众人物不一样,她们肯定不同于总统或者领导人,也稍不同于专业的歌手、舞蹈家、诸学科学者等等,甚至还异于所谓唱见、舞见等事业人。她们在从事一种全新的事业,这个事业蓬勃发展,这个事业暗藏危机,这个事业看似套路明确,又处处缺乏准绳。

我们确实很难像要求一个称职的医生至少要医术合格,一个称职的教师至少要能教书育人那样去要求Vtuber应该做到什么事。她们有的擅长唱歌,有的长于杂谈,有的游戏力超高,有的仅凭人设就极度讨喜。

但我们并没有,也没有能力去设置这样一个体系,一个结构,去规范甚至细分Vtuber的种类,譬如专门唱歌,专门游戏之类的。而且我们自己也会觉得,这样的Vtuber很单调,很不像“Vtuber”。

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自己其实不算了解Vtuber,因为Vtuber本身就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待定义的。所以我们如果想对她们做出评价,首先要了解她们,这当然是最基本的。我们会运用最基本的感性和理性去对待这样一个有着距离感的交流者,同时进行着Vtuber这个概念的自然塑造。

Vtuber的身份定位是模糊的,动态的,由此也是充满可能性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就会成为危机四伏的,道阻且长的。


二、Vtuber的处境

当我们考察V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时,不难发现DD们事实上是处于上风位的,他们想要把Vtuber塑造成什么样子,Vtuber就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不仅仅指特定的Vtuber,更是指这个概念。Vtuber自身,是通过DD们的反馈来塑造并进化的,与其说是“有什么样的V,就有什么样的粉”,不如说是“有什么样的粉,就有什么样的V”。

DD们真的“谁都最喜欢”吗?笔者窃以为,箱推当中有几个最喜欢,最常看的才是常态,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DD影响了该影响的V,V得到了该得到的DD的影响。(单推...也行)

初期人设作为刺激源,受众的反馈各有不同,由此受众分流抱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后持续的正反馈不断进行,就是这样。

“那么多Vtuber,你的爱‘飘’到了我这里来”,她们要完成自己,要成就自身,就不得不紧紧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爱”,把它看得很重。笔者认为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尤其当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城市中产家庭的典型纯真女孩来说,如果还在人生中寻求理解和承认,她就更会在这样一个闪耀的舞台上尽可能地承受灯光和压力。

把Vtuber甚至当作一种救赎来演绎的她们,和把Vtuber当作新兴事业而勤勉工作的她们,还有其他目的其他手段从事这个工作的V们,都能算作Vtuber这个概念,这项事业下的一份子吗?


三、匆忙的结语

Vtuber们来了一大波,走了一小波,它就像一种正常的事业一样,有自己的前景、曲折。但笔者并不认为,或者并不打算认为,初期的V们完全是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工作。

她们还存在着对于唱歌游戏等等的热爱,同时呈现了一种新型“距离交流”的魅力,当然,基础在于以往在互联网上极度缺乏的,对陌生人的热情善意。

笔者佩服那些将自己真实的一面毫不避讳地展现出来的V们(当然相应的基本的隐私不在讨论范围内),相较于坚守设定,她们更像立体的人,更接近于Vtuber的初衷中璀璨的那部分所代表的精神内核。所以,往往触及心灵,惹人喜爱。

笔者常关注的V中大抵只有两个吧,其中一个是夏色祭。


2020.6.8    1:14    首次发布

2020.6.13     17:14    微调修改

就Vtuber的生存哲学想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