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玉弓缘回评(21-30回)

第二十一回 欲消祸患筹良策 但愿同心化险夷
这一回阐述了金世遗原来也是自有想法。想用海水阻止火山爆发。因而回到蛇岛。为何要在抢夺秘籍之前进行这个插曲,想必是为了让金世遗回家展现一点驱蛇的风头以及多描写一些自然景色,也让金厉二人加深一下感情而不是单纯让金世遗帮厉胜男拿秘籍。
这一回在和厉胜男的互动中再次显出金世遗对于她这样和自己接近的女子又爱又怕的情绪。这正是开始想摆脱过去又眷恋过去的一种体现。全书一再把厉胜男比喻成金世遗的影子,是大有深意的。
金世遗冷冷说道:“你不是很讨厌这个地方么?”厉胜男笑道:“我讨厌这里,但却并未讨厌你啊!”歇了一歇,又道:“我自有生以来,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但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这次若然能够稍稍助你一臂之力,挽回这场浩劫,死也是值得的了。”她说得很郑重,其实却是揣摩了金世遗的心意说的。金世遗听了,既是欢喜,又是烦恼,厉胜男端的似他的影子一般,如此一来,更不容易摆脱了.....
厉胜男放荡形骸,丝毫不拘男女礼法,比之谷之华的端庄矜持,李沁梅的纯真无邪,更为接近金世遗狂放的性格,但不知道怎的,金世遗却感到有点怕她。
而厉胜男对于金世遗的感情也正源于这种意气相投,又觉得他天性不坏肯助自己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其实在用情上她和金世遗是类似的,对于其他人再不好,对于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会不顾世俗礼法种种限制诚心相待甚至做出牺牲,只是金世遗的经历和感情线比她复杂,很长一段时间中不像她这么专一。两人独处的时候,因为她的善待和相伴更让金世遗对于她的“怕”少了很多,虽然原文没有写,但也体会得出金世遗由自己能推断出厉胜男是真心对自己好。
当然,二人世界再美好,故事还得继续跌宕起伏。若是学倚天那样厉谷桂李四女同来自然是要天翻地覆十回也写不完里面的恩怨纠纷。但岛上光金厉两个人加上一群蛇也是难以撑起故事的。因而昆仑散人那批反派又被反复利用了一回,只是这一回除了捣乱,也让这些角色有了捣乱反派丑角之外作为人物的进一步塑造。
新来的云灵子夫妇是唐经天和冰川天女的对头。通过他们也暗中将金世遗的武功和唐经天做了比较。虽然旁白说两人伯仲之间,但实际表现这里金世遗虽然占了点穴功的优势,已经有胜出之意。唐经天此刻不过是约等于云灵子夫妇联手,而金世遗可以稳占上风不出剑,接着以一敌三互有攻守,四人全上都要三十招才能让他全心防守,还没有使用毒龙针。其实哪怕冰川中也可以看出金世遗的武功天赋高于唐经天。毒龙尊者的武学肯定不如天山派还有走火入魔的危险。金世遗十一岁才跟着毒龙尊者学武,七年之后毒龙尊者死了才得以看到秘籍学到全部武功。即便如此他在冰川中和有天山派和父母这样的绝顶高手相授的唐经天还是差不多,本就说明了金世遗的武功天赋要来得更出众。在从唐晓澜这里得传天山内功这样的顶级武学后超越唐经天更是情理中事。全书虽然两人没怎么动手,但是通过各种其他角色的对比明显拉开了差距。
几个人本已占据上风却被金世遗的蛇吓得昏过去,也能看出他们其实也算不上穷凶极恶之辈。梁书中对“魔头”的使用门槛不高,但凡邪派武功和正派为敌的都能用这个称呼,尽管有些作恶程度并不深或者武功并不高。比如昆仑散人这几位尽管一再被称为魔头,但不管是武功、奸恶还是气度给人观感不是很当得起“魔头”之名。在厉胜男的协助下他们沦为金世遗驱使的苦力更是颇为喜感。
不过结尾随着孟神通的到来,金世遗和厉胜男是不能那么快乐的驱使苦力过日子了。孟神通实在是个敬业的大反派,自从出场到退场前掉线的时间比金世遗也多不到哪去,一直兢兢业业给主角和正派阵营为难也没省下功夫和女儿交流感情,武功也算不断提升了。若是梁书其他的反派都有他老人家这个出勤率和刻苦程度,梁书不会给人反派存在感不强,矛盾不集中的印象。
第二十二回 吞舟巨浪兼天涌 裂石熔岩卷地焚
今天就评到这里,蛇岛的剧情也结束了。
孟神通又敬业地出场了,短短的小半回中他不管武功、气度、智谋还是威慑力上瞬间就把那几位比了下去。更不会被毒蛇所制。魔头这样的称呼得要他这样的人才当得起。四个中了厉胜男毒的反派也是见风使舵,开始听着金世遗的话对付孟神通。后来又听孟神通的对付金世遗,看得出这几个人心思还是比较单纯的。相比起来孟神通的心思就要细致得多,短时间内就能看出这几个人为何受制于金世遗,又在实际没有解药的情况下用言语哄骗他们过来一举扭转了局势。如果不是火山提前爆发,金世遗即便自己可以施展全身解数逃出去,厉胜男是活不成了。
接着这一回正如回目一般,将火山爆发惊天海啸时那天崩地裂的灾难效果体现了出来。桑木姥成了第一个便当的,几个人里最恶的她死的也最惨尸骨无存。善人恶人在这样可怕的自然冲击下都没有什么区别,只顾自己逃命甚至可以联手相助。看得出梁老是细致观察过现实的火山喷发的,多半也了解过人在火山爆发时如何逃跑。因而他能把这样的景象写得如此惊心动魄和逼真。金世遗和厉胜男追逐海船却见船为火石所毁再被海浪所吞的这一段更是描绘得非常精彩,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可怕和为两位主角感到绝望。这里为了救厉胜男,金世遗甚至抛下了铁拐杀死鲨鱼无论如何也不肯丢下她。可以说到了这里,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密了,虽然金世遗自己也未必承认和意识到这样的变化。
要说这一回最大的不足就是理解梁老要让读者明白为何金世遗灌入海水会引起提前爆发,只是在武侠小说里插进这么一段科学解说,甚至搬出外国科学家的研究作解释多少看着非常违和。用武侠小说中的词汇稍加解释即可,这又不是科学读物。还是在这么奇幻的海岛篇章里多少格格不入。
此外作为一个养宠物和宠物感情很好的人,深感这一回可以做一下描写的是金世遗对蛇岛上群蛇的情感。虽然人是逃出来了,金世遗养的那么多蛇都被烧死了。他多少应该在躲过一劫,自己和厉胜男没事之后为这些蛇感到伤悲。这样可以体现他对这些一同生长的动物伙伴们的感情,毕竟他们相伴自己多年还受自己驱使,哪怕算不上朋友也是好宠物。
这一回中最出彩的无疑是孟神通。他在局面不利遭受围攻的情况下,先是用言语扭转了战斗力上的劣势,逃跑时候又不忘割断绳索,再到海上漂流时能暂时放下仇怨让金世遗和厉胜男活命协助自己。都体现出了这个人物的能屈能伸懂得审时度势,根据利益来做理性的判断。尽管这一话中他武功上的表现不算多,但气度境界上和其他几个人包括灭法和尚的差距一下就拉开来了。在他的对比之下,灭法和尚就是个浅薄的小人只管眼前恩怨。而其他三个反派此刻更像几个普通人十分无助,身上本就不浓的邪气少了很多。
第二十三回 频生祸事情何忍 末测芳心意自迷
金世遗在半梦半醒之时,又被对于厉胜男的感情所困扰。更反映出了他明明曾经就是厉胜男一般的人,却又摆脱自己的过去却又不得。而金世遗为何会如此试图摆脱自己的过去,除了他本质上还是希望得到世人的敬仰和曾经得到冯琳与唐晓澜的救治。还要到之后再进一步分析。
在解决了解药问题,生存危机又解除之后,几个反派和金世遗厉胜男的关系缓和了下来,到这里昆仑散人等三人给读者已经没有多少反派的感觉了,更别提魔头这个称号。金世遗和厉胜男本来也都是有点邪气的人,所以和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而孟神通和金世遗的关系则更加微妙。这里提到二人有时甚好谈论武功,又不忘相互提防。
全书中的重要人物中,谷之华和厉胜男是金世遗的情感纠葛,更代表了金世遗在自己本性和向往之间的徘徊抉择。而孟神通和金世遗大部分时候都是作为对头出现的,但是俩人身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傲气、武学天赋智谋才略和对自己所爱的人可以跨越立场的好,两人的对立主要是基于立场和彼此间的傲气谁也不服谁。这让人想到冰川天女传中一度让金世遗走火入魔的洞冥子,这个洞冥子实际上就是金世遗的一个镜像,代表他成天和人为难黑化后的一种可能。这个比较浅显,书中洞冥子的作为就是冰川里金世遗的“强化”版,连讲的话都有撞车。而孟神通除了作为对立面大反派,我认为多少也代表了金世遗黑化后的一种可能。如果金世遗跟着走黑道走的顺利,很可能会变成孟神通这样能屈能伸思路敏捷的枭雄。虽然他本性不坏,但黑道一走上去就是回不了头的。孟神通内心也不是没有柔软之处,谷之华就是这方面的体现而且他无论如何割舍不开。但这条路已经只能走到黑了,在后面的故事中这一点更体现得非常透彻。所以有孟神通这面镜子,多少也让金世遗对自己的过去更加敏感试图去摆脱。而厉胜男作为金世遗本性的“影子”,和孟神通就更有相似之处了。很多人都觉得厉胜男后期在朝着孟神通的路子走,实际上从这个角度看得再透彻一些,就是金世遗也可能这么走。
而火山岛上的气氛就压抑了不少,凶险程度也徒增数倍,便当的频率也明显增加了。这一回中又出现了奇异动物金毛狻和植物食人藤,这是旧武侠小说中比较常见的。在金庸的连载版中也有不少,到了三联版除了神雕这样过于重要的角色大多都被删除了因为过于奇幻。不过云海中这类生物局限出没在荒岛这样的地方还不算太出格。这些神兽对一般猛兽就是不可跨越的天敌,更连武林高手都无比畏惧,连金世遗这样的高手都要耗费全力和他们相斗。不过武者和野兽的搏斗细节实在是不太好写,就是水浒这样的经典中武松打虎这一段细看起来都有不少槽点。危难时刻几个配角也塑造得各有不同。灭法和尚显出本性只管自己,而武功最低的昆仑散人这一话中再次遇险,几个反派中他是最有人情味,和金世遗关系最好的,他这一行人后来的结局多少也导致了金世遗的进一步改变。
而厉胜男这一回的诡异反应不难看出,岛上驯养野兽的怪人显然是和她有渊源的,稍微琢磨就可以猜到是厉抗天的后人。她这里也很明显希望他把这些反派都收拾掉,这里体现出了她心思的深沉和对待敌人的不留情面,和谷之华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也比冰川中的金世遗更为邪性。之前她给几个反派暗中下毒等行为也可以看出她这一个性,到最后也没有怎么改变。当然,她这种心思和行为虽然显得狠辣,从实际来看大多数时候是有一定必要的。这在后文会有进一步的显现。
第二十四回 搓通碧汉无多路 土蚀寒花又此坟
这一回前面厉胜男对着坟墓的磕头彻底证明了岛上的怪人的确是厉抗天的后人也是她的同辈。梁老善于埋伏笔,但是至少就创作云海的时期,悬疑方面的能力还不算强。就这里而言可以再留一会悬念,让读者稍微再琢磨一下。金世遗这里看到厉胜男对着坟墓跪下了居然猜不出来怪人是厉家后裔,多少让人觉得和前后的智商有点不符。
怪人厉盼归这一回是先作为反派出场的,可以说体现出的武功非常威风,野人一般的做派也令人生畏。梁老对于他和厉胜男的互动其实也处理得非常的有意思。这样的人在海岛上都快成野人了,整个人的心思思维都会发生巨大改变的,厉胜男因为和他同族得到认可当然是正常的,只是过程一般情况下会很曲折,但是梁老用一种巧妙的手法让他迅速认出了厉胜男的身份。
为了制造矛盾和威胁以及让主角金世遗出手救人,孟神通也在厉盼归这里吃瘪了,如果厉盼归打不过他固然能更显出他大反派的能力,但是他这里是作为金世遗暂时的同伴也只好牺牲一下,毕竟他的武功也还在成长中没有到达最终阶段。即便这里打不过厉盼归对他的大反派地位也损伤有限。所谓黑化强十倍洗白弱三分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战再次证明金世遗的武功的确和这个阶段的孟神通已经相差不远特别算上修罗阴煞功的特殊加成而论,如果加上毒龙针的话实际战斗力和孟神通几乎可以说是并驾齐驱。而且多番越级和这样的上辈高手交手,对金世遗的武功增长尤其实战经验加成也是不小的。
这一回中孟神通和厉盼归的比武也看得出修罗阴煞功的层数并不是和武功高低完全划等号的。孟神通单论修罗阴煞功的修为要比厉盼归更高,却因为内力不如其他乔北溟的招数没有学全而落在下风。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之后的几本书中,阳赤符等人练成了九重修罗阴煞功却达不到乔北溟孟神通这样的威慑力,作为反派的表现远不能和他们相比。
云灵子的夫人桑青娘上一回死了,这里他也在厉盼归手下身负重伤奄奄一息,死前他不仅显出夫妻情深,更是善意劝解昆仑散人回去。这里固然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关系,但纵观这个人物出场,真的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辈。昆仑散人更是因为三个同伴都死了哭泣了半天,身上哪里还有一点恶人的影子。之前他对着厉家的墓碑祈祷能让自己生还更让人对这个人物心生同情,此刻他心中显然已经只想着活命而不是对秘籍做梦了。等到接下来昆仑散人也退场的时候,我会更详细来说一下这四个所谓的魔头给我们和故事中人的启示。
厉胜男面对此情此景依然是不为所动心中还早已打好了算盘,让孟神通也十分惊异。她这么做虽然看起来有点冷酷和叫人捉摸不透,不过不得不说她这么做也有她的考量。如果仅仅是其他几个人自己和金世遗可以轻松对付,她或许还不会如此绝情。但是孟神通不仅是大仇人,而且武功高强人又狡猾还不择手段。如果她因为怜悯之心露出马脚立刻会受他所制,到时候性命不保还可能连累金世遗。孟神通尽管这两回吃瘪较多,但他的可怕手段在后面的故事中很快就体现了出来。因此她要找机会和金世遗一起去找厉盼归除了更好的找秘籍,也是考虑到夜长梦多要立刻摆脱孟神通。这就是江湖风浪中残酷的一面,要对抗魔鬼自己很多时候也要学会魔鬼的手段。贪官奸清官要更奸也是这个道理,九品芝麻官结尾包龙星在正义声张后也只能选择退出官场。其实孟神通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不强大奸恶如此也早变成了被更大黑道吃掉的小虾米。金世遗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潜意识里多少希望着摆脱过去,需要避免越陷越深。
第二十五回 两代求书留海外 一生低首伴蛾眉
这一回完全交代了厉胜男对于海岛的所知和厉盼归的故事。值得感叹的是没有厉家几代人的耕耘牺牲,乔北溟的秘籍是找不到的。乔北溟之所以要如此设计,应该是为了确保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找到他的秘籍。厉家虽然不对他岛上的秘籍具备唯一所有权,但因为厉抗天对他的忠心耿耿和救命之恩,多少被他提供了一些独家情报。
不过厉胜男的策略实在是冒险了一些,厉盼归母子对他人的敌意之深在之前一回就已经体现。她在无法确保这一点的情况下,差点就让金世遗丧命于厉盼归手下。不过她对其他人再如何,对金世遗并没有采取什么阴毒的策略。这里她并非故意设计,只是出于情急说他是自己老公也非恶意,只是为了保住金世遗的性命。
很多人说金世遗这里和厉胜男“拜堂”了以后如何如何渣男,这个实在有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金世遗和厉胜男都知道这是在厉盼归的胁迫下为了活命才承认的并非出于自愿,法律下也是无效的。即便古代道德方面,孔子也说过要盟也,神不听。更何况这里本来就是厉胜男将他带到厉盼归母子的住处,才导致金世遗一度遇险。更没有道理拿胁迫下的所谓婚姻来说。厉胜男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并没有拿这个来要挟甚至金世遗。因为金世遗再不承认对她也是有情意的,拿这样的强迫婚姻相逼迫只会适得其反。俩人私下中自然还是以兄妹相称。
这一话中,金世遗这里的心理活动更加耐人寻味
从他和厉胜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起,他便感到厉胜男像是他的影子,难以摆脱得开,现在这个感觉更是变成了他心头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了。即算将来找到了武功秘笈,和厉胜男再回到大陆,只怕也未必能如自己的心意,说要离开她便离开她,呀,真正的秘密还不是害怕厉胜男的叔叔,而是害怕厉胜男,甚至是自己害怕自己!几曾见过一个人可以离开自己的影子呢?
金世遗在海岛和厉胜男的相处上,是进一步增长了情意,但也更了解她的个性看到了她的手段。更见到孟神通的狡诈和厉盼归的邪气,他内心自然而然会在生出感情的同时,也越来越想远离这种可怕的环境,他没有成为大奸大恶之人,厉胜男也不是这样的人。但是他内心已经开始害怕,觉得厉胜男在朝着这条路走,乃至自己也在跟着走上去。这已经开始成为了他的心魔。而对于谷之华的想象,也反映了他对于脱离这种环境融入正道的渴望。然而哪怕在这个故事基本进行到一半的阶段,他对这两个女子和她们代表的道路都还说不上非常成熟的理解。也是后半段故事所存在的必要性,而云海玉弓缘那为人称道的结局,也离不开前面做的铺垫和随着金世遗的冒险深入进行的层层变化。
插句题外话,厉盼归这个角色在原著中只是个邪气很强但实际心底淳朴的插曲配角。但是影视剧中戏份却被拔高了不少。五个影视版本中无一遗漏。因为两版电影都把他变成了养大厉胜男的叔叔要对孟神通复仇,两方各怀鬼胎相互算计结果同归于尽。武功也设置成略逊孟神通的水平。我们的“郭大侠”白彪也在80年代根据云海拍的《游侠情》中演过这个角色。两版电影去掉了其他主线单独保留二女对立的故事,作为和孟神通对应的厉家长辈,也用他来承担阴谋算计,基本洗白了厉胜男。
孟神通也的确不蠢,很快就猜到了厉胜男和厉盼归有关系,带着灭法和尚和昆仑散人不留下脚印跑路。这海岛之上确实如同原始丛林一般凶险残酷,只有如此机敏又武功高强的人物才活得下来。可以想象当初乔北溟能参透出绝顶的武功,除了他的天赋、执念和经验,也一定离不开这种环境的磨练。
之后画上的秘密终于被厉家一步步参透,距离找到乔北溟的秘籍已经不远了。
第二十六回 识破画图寻秘笈 力张强弩奏奇功
这一回中,乔北溟的宝物秘籍经过三百年终于重见天日,也预示着武林中在天山等正派武学至高无上邪派无以对抗的格局终于要被打破了。邪派终于有了可以和正派分庭抗礼的秘籍和神器。乔北溟这个大反派在同期连载的联剑风云录大放异彩,武功计谋气场完全压制了主角霍天都并和张丹枫轰轰烈烈大战一场还得以脱逃继续学武。他和孟神通可谓是梁书中塑造得最为出色也对结构很有助益的两个魔头。这个人物虽然正式出场只有在联剑风云录中,但是通过张丹枫和金世遗这两位最著名的梁书主角和厉胜男这位著名女主在梁书系列中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在名气上应该说还是靠云海玉弓缘更多。云海80年代两版电视剧也都让他在开头出场,尤其是亚视版开头乔北溟舞文弄墨一段不管演员扮相还是动作设计都处理得绝妙。相反这本书中很多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影视剧中还没有如此契合的选角和处理。这正因为这个角色虽然没有出场,却对云海玉弓缘这本书的故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云海中他虽然已经坐化了几百年,武学宗师和大魔头工于心计的一面依然通过他留下的一系列设计得以体现。一系列谜题极为巧妙非绝顶聪明之人不能参透,而机关和毒药之危险更是显出这个人物的狠辣和严酷。即便对于厉抗天的后人他也没有完全信任,遗言也无论血统师承,只要能继承他夙愿之人即可成为他的传人。
孟神通在吃瘪几回之后,在这一回进行了激烈的反扑,尽管正面武力落于下风也不如厉家通晓乔北溟地图的秘密,却在暗处抓住机会用迷香扭转了局势利用人质逼厉盼归交书,虽然手段卑鄙但的确是最为有效的策略。除了看出这个人物的狠辣和工于心计无愧当代第一魔头,也体现出黑道斗争的惨烈,即便你有了武功和资源,也不能不防备暗算。厉盼归武功虽高,厉胜男虽工于心计,得势之下不免疏忽,比起孟神通还是嫩了一些。
四个“魔头”中为人最温和,和金世遗关系最好的昆仑散人也在这一回被厉婆婆用机关射死了,死状也颇为凄惨让金世遗也非常动容。应该说梁老书中一般而言,对反派除了老乔等极少数都有一种上古好莱坞片那样“朴素又坚定的正义”。凡是犯了罪的人无论如何没有好结局爱情再轰轰烈烈也是悲剧收场。尽管这几位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魔头对他们的恶行也没有多少具体描绘,但是邪派身份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而且想想以黑道斗争之惨烈,即便他们不来,在江湖上种种也是不得好死。孟神通要不是当年夺走了厉家的秘籍又练成这个水平也跑不了。所以昆仑散人等的死,对金世遗也是有让他脱离黑道的触动的。梁书这类二三线反派不少,但是除非和主角有特殊羁绊的比如江湖三女侠中冯琳的师父萨氏双魔,一般都是走马灯一般的打打闹闹。甚少有类似这几位一样反复出现显露人性,邪气却逐渐褪尽。尽管各个不得好死却给人印象深刻,同情怜悯远大于憎恶的。梁书中塑造的好的反派或者亦正亦邪的人物不少,但只有云海玉弓缘有这么多出彩的反派或者亦正亦邪的人物并且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让主角从中不断反思成长纠结,这也是这本书成功的一大关键。
海岛上的故事已经临近尾声,全书回评也已经过半。在这里除了感叹故事本身的精彩和埋下的种种伏笔隐线,也给了我厉谷桂李四女齐来的桥段灵感。当然,当前最重要的是有始有终,完成全部回评这一重大工程。
第二十七回 青岛末传云外讯 玉钗难绢再生缘
这一回是海岛篇的终结。
孟神通既是个老江湖玩人质时候考虑周详,出现了变化又能随机应变果断地牺牲灭法和尚。如果不是忌惮厉盼归过度拿到秘籍就回中原,金世遗和厉胜男怕是还得和他周旋好一阵。整个海岛冒险篇,他和金世遗厉胜男的关系随着局势的改变不断转换,需要隐忍时候隐忍,一旦有了机会迅速抓住毫不留情,还能在武功和资源劣势下几乎彻底翻盘。整个人物的枭雄本色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这里尽管凶狠残忍,但是没有他之前的合作金世遗等也未必能走到这一步。这半本秘籍的确是他配得上拿到的。
短短几回的荒岛篇,围绕乔北溟的秘籍进行了极其惨烈的争夺,连孟神通这样的大魔头都几次遇险和表露出恐惧,其他人更是大多成了炮灰。连厉盼归母子也在这一回双双亡命。虽然他们不是什么好人对外人的凶残程度不比孟神通强太多,但是在认可了金世遗后对他很好。本质上他们和孟神通待人处事也是一类的。对于厉胜男更是晴天霹雳,好不容易有了亲人却这么快又死了,一度甚至让她不愿意去接秘籍。这一出除了加剧她对孟神通的仇恨和实现夙愿的心思,就是增加了她对金世遗的依靠。我一直认为,厉家如此凄惨,将厉胜男设置成这样的独苗效果是最好的凸显出她的悲剧感使命感,让人觉得这么一个弱女子背负全族的仇恨和称雄的宿命颇显惨烈和不易,云海的续书《冰河洗剑录》又出来其他的厉家后裔属于一个很大的败笔。表面是避免了彻底灭门,实际损害了人物和故事的美。即便要有人起到类似作用也不用是厉家的直系亲属。这也是梁老常见的一个问题,如果他能对人物更狠一些,很多这种画蛇添足破坏美感的事情都能避免。
厉胜男前几回就回忆自己遇到金世遗之前的苦命。她作为一个弱女子尽管天资聪颖却为正邪两道而不容,又有远大无比的使命遥不可及。她的邪气和手段也是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学会的。而如果没有金世遗的全力相助,厉胜男恐怕还会继续漂泊下去最后不过成为一只江湖沙滩上被浪涛拍死的小虾米。因此她甚至隐约表示找到秘籍想想不见得比和金世遗不分离重要。在金世遗这里不仅得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帮助,还在这里找到了温暖和认同。而金世遗又怎么能不回想到冰川天女传中的自己。厉胜男不仅个性和自己相似,孤苦无依的情形又何尝不像自己。两人就是一对镜像彼此相映。如果他们一直住在海岛上就不会有后面的风雨,但两人都有太多的宿命和执念,不能停留在这里。这一回中又再一次描写到了影子,两人影子时而合一,时而分开,更预示了金世遗和厉胜男的个性虽然相投可以相爱,不同的经历和宿命却导致两人注定难以在一起相守。
而很多人提到的金世遗为何没有和厉胜男发生男女之事,其实也是因为这种复杂的感情导致的,他害怕自己会陷进去,不是厉胜男缺乏这方面的诱惑力,而是太有了。建立这个兄妹关系也是为了避免两人走的太近。
海岛篇就此划上了句号,可以说这大约八回的故事是全书除了结尾外最为精彩纷呈的部分之一,对海外奇景和自然灾难的描写堪称武侠小说中。更同时通过大量的遇险和多名次要人物的惨死突出了获得乔北溟秘籍的艰巨,连厉胜男和孟神通都因为这样惨烈的旅程不同程度表现出惧意甚至是悲哀。来海岛的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正派人士,随着敌友变化不断在敌友之间转换。但每个人物都个性尽显的同时,除了灭法和尚基本是个坏胚外还都在旅程中展露了不同层次的人性。对这些非正派人物的刻画脱离立场首先作为一个人来描绘是云海玉弓缘成功的重要原因。三百年前坐化的乔北溟也通过他留下的设计非常出色地体现出了他的个性和才略,同时通过他的遗愿让读者看到他也有思念故土的一面。这一段更为金世遗的成长变化以及他和厉胜男的感情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其实比起倚天的张无忌和四女出海,这段更像张翠山和殷素素在冰火岛的故事。张翠山和殷素素虽然出自正邪,但是个性价值观相投,张无忌和赵敏走到一起也是对父亲的一种传承,这样的结合才算是对上一代遗憾的真正弥补。
在海岛篇结束后,视角转换到了李沁梅这里。其实李沁梅全书也在无比勇敢地追寻着爱这方面不比厉胜男差多少,但是她不了解金世遗也缺乏手段,更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始终未能见到金世遗。这样的剧情处理虽然能让人理解是故事的结构需要,但多少让人觉得对她相当不公平。李沁梅当然不需要成功和金世遗在一起,但至少应该得到这么一个勇敢追求最后从金世遗这里了解到两人不同而结束的过程。哪怕会对她造成伤害也是她自己的意愿能让人物成长,即便金世遗也不应该强行去违背。梁书中被这样“保护”和“撮合”的配角并不少,表面上他们得到了所谓的好结局,实际上却是一种对人物发展的强行干预反而给他们留下了遗憾。某种意义上说,云海对李沁梅在感情上的处理有点像冰川对金世遗的处理。只是至少金世遗还是很明白李沁梅情意的也避免伤害她。同时因为金世遗的个性太突出得以暂时避免了拉郎配的结局反而成为下一本主角。这也是我觉得四女一同出海会更加精彩的原因之一。
而接下来转到了孟神通归来的消息。孟神通对邙山派如此发难,表面上是邪派作恶,实际上很大程度是报复他们欺负自己的女儿尤其是排挤自己女儿的曹锦儿。作为读者这里并不单纯觉得他恶毒,回想曹锦儿邙山上的嘴脸反而有大快人心巴不得孟神通好好收拾她的感觉。这个人物令人欣赏的除了他枭雄的一面,就是对女儿的感情至深,道德大恶人性不恶。值得吐槽的是邙山派在吕四娘死后的实力真的是不行,开局全派上下无人是灭法和尚的对手。逼走天赋武功还不错的谷之华简直是愚蠢至极,但是人类历史上这样自毁长城的事情一直都在发生。梁老在云海中写到了这点,如果能对此更为深入一些就更好了,也会让谷之华的人物更好拓展。
邙山自然是对付不了孟神通的,所以唐晓澜和冯瑛夫妇作为这本书中的武林顶点,也随着孟神通的作乱而登场了。
接下来随着冰川天女和唐经天的出场,即将进入吐槽时间,请大家做好准备。
第二十八回 冰宫一觉真成幻 梦境迷离是耶非
随着上一回的结尾,这里视角到了冰宫。因为自己很支持金世遗和冰川天女走到一起所以一些言论可能比较主观。
唐经天这个人物其实是处于很尴尬的一个位置,他本来是冰川天女传的男主角,但是在金世遗出场后光彩被彻底压制了。而冰川天女传的后半本书中不管人物描写还是实际剧情核心都转移到了金世遗这里。梁老在金梁合论中提到金世遗多次总体是褒明显大于贬,而唐经天唯一提到的就是他作为男主角的个性塑造还不如配角江南突出,这可以说对人物塑造不高的评价了。可以说梁老自己也明白人物塑造上金世遗比唐经天出彩得多。他还和金世遗喜欢的一个人都是女主角。而且从个性特色而言他属于标准的男二号设定。这样的人物十个人有八个来写都是坑掉黑化起码也是女人得不到。但是梁老最终还是不打算改,这个猜想起来有怕情节暴走或者撞车神雕的几率,也有觉得金世遗潜力太大值得再开一书的关系。
因此影视剧改编中,一般都是砍掉冰川天女和金世遗的故事,要么转移给谷之华要么从头开始。不然一个和主角初恋结婚的人还成天出来,对于站在主角视角的人来看肯定是很隔应的事情。
如果冰川天女传中他还是男主角,到了金世遗唱主角的书里他出来就难免吃瘪了。全书中他没有和金世遗真正交手,但是通过无数参照物体现出两人差距越来越大。后面几本书更是到了夸张的程度,甚至天山派的风头都被金世遗的后人压过了。到了冰川天女已死,金家后人逐步也隐退的牧野流星中他才拿回了天下第一,这还是在金逐流比他小了四十多岁,金世遗已经早早退隐的情况下。
当然,回顾冰川天女传,其实唐经天也没做错什么,贵族气度也是有的。真要去过于作弄这个角色也有些“怀璧其罪”未免失了客观。
这一回中,赞密法师和阿罗尊者的出现就是为了间接体现孟神通的能力能把这样的人物都收为己用。当然从其他书的描写,龙叶上人要说武功应该还在唐晓澜冯瑛之上,阿罗尊者多少是误判了。而冰川天女和唐经天直接成了垫脚石。不是冯琳的帮助冰魄寒光剑就要被姬晓风夺走,阿罗尊者在宝刀不如游龙剑的情况下和唐经天打成平手,直接表示他和孟神通已不在一个层面上。冰川天女给丈夫使眼色那段更是不忍直视。她在此书中越来越开始良家妇女化失去了仙气,这也是我觉得她和唐经天结合从艺术角度不是好事的原因之一。
孟神通之前和陈天宇夫妇交过手,知道寒光剑和冰魄神弹与自己武功的关系,甚至要幽萍留下寒光剑。这一出除了羞辱,应该也有把冰魄寒光剑拿来看能不能为他增长武功的可能。
而冰川天女的玉蝴蝶失而复得,读者很容易就可以猜出这么做的只有金世遗。更通过唐经天自己的话表示出两人武功的巨大差距,唐经天的支持者肯定会吐槽这一回。其实更值得琢磨的是,金世遗进入两人卧室放玉蝴蝶的时候心中肯定也是五味杂陈的,只是这本书中不宜再过多掀起这段情缘了。
我对冰川天女长期以来是很感兴趣的,特别认为她和金世遗CP会很有美感。不过一直发现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和剧情设定,乃至选角上都和很多人对这个角色的印象不同。最近看到评论,觉得理解问题出在哪里了。那就是真正的冰川天女其实是个俗人,只是因为金世遗和她的互动和印象以及基础人设造成了一个和真人有差异的理想形象。
金世遗对冰川天女的情感,完全来自于她是第一个不怕自己还施加援手的人,还是个同龄美女。这个初遇类似吕四娘和毒龙尊者,只是金世遗是个情窦初开的英俊少年,比起师父说的吕四娘,冰川天女是真正身体力行了一下。他心目中的冰川天女,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也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眼里的梦中情人都是完美的,何况她的确具有完美的外表和救助自己的行为。
然而理想和现实是有差别的。就书中的冰川天女固然有一些不那么在意正邪之分的地方,但是总体思路还是很普通的正派贵族女子。她看到金世遗的行为,没有因为出世一面去理解,反而极力试图把金世遗拉入世。连冯琳都比她要了解金世遗。在冰川后几本书的冰川天女更是越来越俗家化。
说金世遗对待感情的态度TIAN狗,这个也不准确。金世遗和冰川天女分手之前,尽管因为她收敛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地方还是比较保持自己的意见的。爱情上也相当主动。但是两个人在交流和意见上出现了不少分歧,加上幽萍不喜金世遗进一步放大了矛盾。最终第一次分道扬镳。这固然有幽萍的联系,但是根本还是在于冰川天女本人和金世遗的思维相当不对路。金世遗出世,冰川天女入世。然而入世换句话说就是俗。
历来冰川天女这个人物有一定知名度。不过在梁书女主里人气一般,提到梁书出**角色她的概率不高。特别排除金唐这俩单独作为一个人物的话,就没有那么吸引人了。这种高冷仙女类人物向来在武侠和仙侠中人气不低,小龙女、梅绛雪乃至诛仙中的陆雪琪都是例子。而冰川天女的不出众,主要就是因为人设之下,其实难副。
这个人物配置完全是朝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路线走的,但是实际上反而走了违
和,情感也是传统才子佳人路线。父母都是比较出世的人,桂华生一个武痴,华玉公主也是不要做女王的人,末期因为国家的关系更加厌世逃避。冰川天女却没有继承这种出世感,也缺乏父亲那种对武学和打败天山的执着。她的成长环境和实际人物是有些对不上的,显得不够真实人性化,也难以让很多读者有共鸣或者向往。
冰川天女不仅入世,而且下山后的境遇基本避开了江湖的险恶。让她也缺乏对其的认识和理解金世遗的经历。只有在和唐老太太换解药那段有这方面的体现。加上她对于金唐两人的内心描写可以看出梁老在人物塑造上也出现了一些纠结,最后考虑到把金世遗在以后的书彻底扶正和把这本书的违
和主题写好做出了彻底分割的选择。因此她虽然有一些地方显露出了仙气比如开头和陈天宇以及对金世遗的故事,也有一些对出世的思考。但是总体而言大部分时候缺乏那种脱俗的美感,这种这类人物应有的美更多建立在基础人设上。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可能在于梁老写冰川的原意和主题是违和,这样复杂的事情典型就不适合这种人物造成了严重的错位,实际解决上也描写非常潦草。好比让小龙女去做周芷若做霍青桐的事情那肯定是不合适的。人物的定位很有问题论出世明显不如之前的练霓裳和之后的不少角色。同期的小龙女在出世脱俗这一点上明显比冰川天女写得好。她的思维一直是和凡人不同的,所以虽然不懂世事,但是能包容接纳杨过,也能原谅尹志平。整个人物是定位明确的。加上后期笔力转到金世遗这里也多少影响了人物塑造。笔墨上不够集中写不出一些角色那种从向往出世到不得不入世的无奈和真实来,又没有将原先父亲的夙愿等纠结处理好说化解就化解,就显得人物飘在半空中玛丽苏了。
彻底结束这段情感的情节也不好处理,梁老不好过于折损冰川天女的人设或者让金世遗和当时聚焦在他这里的读者过于难过,所以再次采取了回避和在一些地方的淡化描写。峨眉山上作为两人感情彻底决裂的情节,梁老试图没有直接互动让金世遗情场失败却博得读者的喜爱,对立视角放在唐经天这里作为金世遗和喜爱他的读者的主要敌视对象,而不是让金世遗的情绪过多表达在冰川天女这里。再找李沁梅冯琳唐晓澜等一大批人给金世遗送温暖。这样的处理乍读没什么,但是仔细琢磨起来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冰川天女若是回绝金世遗,或许会伤人但也没错误。但是金世遗见死不救只想着恋爱那点事就让人觉得不仅冷酷还人设崩了,也算人物全书最大黑点。这个显然不是梁老的本意,更多还是情节考虑的不周。或许这个时候梁老的人物刻画重点已经明显放在金世遗这里了要全力斩断这段感情的一切可能,为此主角都不重要了。而金世遗没有多怪罪,除了他本性善良也因为他这种崇拜意识,自动认为冰川天女不会错,而从其他地方找问题或者去回避。当然他以后去思考这段故事的时候,慢慢会更理智也会感受到这种无奈的痛苦。另外一部分我们到以后再说。
不得不说梁老似乎非常不愿意成就这样的CP,天山系列收尾作《弹指惊雷》和《绝塞烽烟录》中,云紫萝和杨牧的儿子杨炎应该说是个性和金世遗最像的一个主角。也是和用着冰川天女装备和武功的冷冰儿一度来了个姐弟恋。但是连大河蟹都河蟹过了又是被对方以七年之约限制,最后和和厉胜男风格接近的龙灵珠好上了。整个就是一个失败的杨过小龙女恋情。不知是不待见呢还是觉得已经被金庸写绝了不宜效仿。
第二十九回 隐迹埋踪随旧友 传音入密戏高僧
这一回中,孟神通手下的高手使者又加入了之前出现过的金日磾(梁老似乎多次用这种历史人物的名字给原创人物命名)。金世遗再次抢了唐经天的风头,没有出手而是暗中帮助江南这样的弱手打败只是略逊唐经天的金日磾。上一回才提到唐经天把天山武功和桂华生的武功融会贯通,这一回立刻就显出他的能耐也就那样。到晚年之前,这个人物的武功定位一直处于比较悲剧的地位。甚至这一回表示了孟神通去给唐经天拜帖不过是因为他是唐晓澜的儿子,更显出他脱离父母而言,武功地位在孟神通看来都算不上什么。
这一回比上一回更夸张得多。金世遗能够暗中相助江南对付金日磾而不让他俩和唐经天看出来,可见他的武功已经远远了唐经天。又从唐经天自己的话这里表示出了他的武功已经和唐经天不在一个层次上了。此时的金世遗论武功至少应该和之后修炼乔北溟全套秘籍三个月时的厉胜男差不多,已经是天下有数的高手了,也正式和同辈彻底拉开了差距,开始走上了登峰造极的道路。
很多人说金世遗心胸狭隘故意作弄唐经天,其实对情场战胜自己的情敌有意见看法也是人之常情。金世遗这个人物写得好的地方就是他有人味,如果人品越高人物塑造越好那样板戏应该是最好的文艺作品。而且从始至终他在武力远远超过唐经天的情况下都没有干出过什么越界的事情。换成大部分人恐怕都不止于此。书中更没有出现大部分通俗小说中的主角对情敌非常友善,但是作者故意设计其他人各种坑人让他倒霉黑掉的事情。可以说梁老还是比较厚道的一位,至少女神还是让人抱回家过日子了。
而且金世遗这里故意不出现,也有不让李沁梅纠结和见到冰川天女尴尬的关系。当然就像之前说的从李沁梅的角度来说,哪怕她和金世遗不会有结果,也不应该被如此设计摆布而应该坦荡地让她自己来选择。这既是金世遗处理感情上的问题,也是梁书经常出现为人诟病的情节。
于是我们要进入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林大会类情节了。这一回算是做铺垫,曹锦儿还是一样的面目可憎,明知有错自己的门派还从谷之华这里的少阳神功得了好处,依旧不肯收回成命。而杨柳青还是不忘旧情。接下来就是揭示了一下中原武林在天山派之外的顶级高手力量:少林的痛禅上人和峨嵋的金光大师并用他们来衬托孟神通的厉害。而武当派在冒川生坐化后就缺乏这种级别的高手了,这也多少和桂华生的早死有关系。总体梁书中少林的地位还是比较坚实的,除了天山派等顶级高手一直是武林常规一线,一般作为顶级反派的垫脚石。武当就看运气了,比如雷震子任掌门时期,武当派算是有些悲剧的。主要还是少了桂华生,他当初的武功就在唐晓澜和冯瑛之上。如果没有早死的话,以他的天赋和武学钻研能力,这个时期可能武功尤其剑法还要高于唐晓澜。
而云海可以说是天山派的巅峰时期。自从霍天都开始,之前威名最盛的有晦明禅师和天山七剑时期,然后就是云海的唐晓澜时期。冒川生和吕四娘死后,天山因为唐晓澜和冯家姐妹的存在如同武林公器一般强大。冰川天女传中这些长辈就出来抢了风头多少影响了主角的发挥,而云海玉弓缘中巧妙地将他们作为女主角最终要比下去的对象,既可以尽力凸显他们的强大,也同时让主角更加出风头。可以说云海这也是天山派地位的转折开始。因为随着乔北溟秘籍重见天日,新的武学至尊正在冉冉升起。而天山逐渐沦为唐家家派或许也是衰落的原因之一。
第三十回 飞花挫敌疑奇迹 摘叶回枝显异能
这一回前半段还是颇有意思的。孟神通没有杀自己掳走的曹锦儿孙辈,而是故意让她的孙子拜自己为师,就是为了羞辱她报复她欺负自己女儿的事情。自己女儿在邙山被收徒又被逐。他就要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且谷之华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曹锦儿的两个孙子确是懂事的情况下被孟神通展示的武功所服。在曹锦儿依旧是那副嘴脸的情况下,叫人看着反而相当畅快,十分支持孟神通乃至会希望他变本加厉。如果谷之华一直被邙山优待还告知身世呢?从孟神通和谷之华的第一次谈话而言,他恐怕就会因为感激邙山救下和抚养女儿,对他们手下留情而不会拿邙山首先开刀了,所以这里曹锦儿是自己作的怪不得别人,愚蠢而且缺乏自知之明。尤其邙山派在吕四娘死后也根本没什么强手,全派上下无人打得过灭法和尚别说现在的孟神通了。
而冯琳对曹锦儿的嘲弄更是看着叫人大快人心,还好这个角色不算彻底坏了良心,在这里还知道自己错了。大多数这样的小人是会为了面子一条路走到黑乃至变本加厉的。但是艺术角度而言,梁老对于这种人类历史上常见因为私心举起大旗迫害他人的严酷矛盾通过这么和谐的方式解决多少导致这个问题探究不够深入,而且没有让谷之华本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影响了人物的拓展。在后期作品武林天骄里他着重进行了描写,不过还是没有让主角檀羽冲敢于去正面对抗,多少也导致了武林天骄的檀羽冲评价不如狂侠天骄魔女。台湾根据云海改编的《天山英雄传》中将曹锦儿彻底黑化塑造成实际上的头号恶人虽然也有点过分,但多少把这个矛盾拓展得比较足,也让被作为女一号塑造的谷之华正面面对这样的矛盾,让她的人物更加立得住了。
如果说这一回前半段还有些意思的话,后半段就开始下降了,也是云海全书比较无聊的一段。武林大会一般都是矛盾集中爆发的,本就不好写。哪怕金庸倚天屠龙记的屠狮大会也显得过于冗长还不如光明顶一战,天龙少林大战就原著而言也有些机械降神解决,前面给三主角戏份而让乔峰陷入1对2苦战还不如电视剧让乔峰威风的1V3爽快。写的最好的应该是笑傲江湖中的并派夺帅,尤其左冷禅和岳不群两大反派的比斗可谓处处透着算计精彩纷呈。而梁老的风格写这类武林大会更是叫人提不起兴趣来。武林大会一般上来都是先配角们比试类似拳击的“垫赛”,这些比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般是作为试探和人物拓展,为后面的最终决战作层层铺垫。但是梁老对武打的描写和行文风格其他时候就经常造成二三流配角的戏份和打斗占据过多篇幅。在武林大会这种剧情中更容易在前面的“垫赛”过于罗嗦比着比着主题都找不到,叫人看着看着提不起兴趣了。即便是云海也没能免去这个问题。因此接下来的几回虽有亮点,但算得上全书写的比较弱的地方。因而这几回回评字数会少一些,分析这些配角拖沓的打斗实在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