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海玉弓缘回评(11-20回)

2019-04-14 00:01 作者:呆呆兽面包  | 我要投稿



第十一回 凶僧辣手图翻案 侠女青霜护掌门

这一回接着第十回,主要讲的是对阵前来的危机灭法和尚和事后处理。

全回金世遗大放异彩,既体现出了出色的武功,又显出他具备足够的手段故意成就谷之华的名头帮助她打败灭法和尚,也好好羞辱了这些来挖吕四娘坟的恶徒。

可以看出的是在谷之华表现出出色武功和对邙山的忠诚之后,场面上已经有了明显变化,出来为她讲话的人更多了。其实曹锦儿的死党并没有多少,只是一时被她以规矩和私人恩怨挤兑住了。这么一下大多人都彻底确认曹锦儿是个草包,谷之华年纪轻轻武功高强又肯出头对抗灭法这样的强敌,赶走了她对于邙山派是一大损失。如果谷之华自己能更加勇敢的站出来,以大义告知群雄,群雄只会对她进一步刮目相看。到时候曹锦儿除非希望自己掌门当不成,否则再也不敢提赶走她的事情。在这种斗争中,一味退让和软弱是没有用的只会让自己受到屈辱。甚至她之前稍微腹黑一点可以让曹锦儿把面子丢个够再出手。

这样的行为并不过火,相反曹锦儿的行为于私是将谷之华往绝路逼,于公是违背吕四娘的遗愿削弱邙山派的力量,既造成本方战斗力大概率倒向孟神通,更影响对付主要矛盾清廷。这是对正道的大大违背。于公于私,谷之华作为吕四娘的关门弟子都应该勇敢出来在一定尺度内对抗抨击而不是一味给曹锦儿面子迁就她,这不是单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邙山的整体利益和未来其他人不受这样的伤害。换成吕四娘也不会任由他人摆布。这里给人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谷之华只得吕四娘的形,“神”的方面相去甚远。作为一个正派女侠可以平日内敛一些,可以有失败的时候。但是关键时刻一定要挺得住,不光是面对反派,更是面对其他丑恶和不公的时候。有手腕也并不是什么错误,任何正派领袖哪个不需要内压偏见外斗恶人,哪个是能凭借一腔热血成事的?而谷之华这里的软弱,极大地损害了她这个人物作为女侠的形象。

上一回揭露出的孟神通女儿的身份其实也给谷之华这个人物增加了很多潜力和深度也能让她摆脱吕四娘的光环。就好比乔峰的契丹人血统一般。最常见的生恩养恩,道德与人性之间的纠葛。论人设潜力谷之华其实是要比厉胜男来的更大的,几乎是大女主级别的设定。但是这里和全书都没能充分体现出她的纠结。这个人物面对这么复杂的矛盾,只是继续拘泥于正派而不是通过正派的矛盾认清真正的正道显得迂腐有余大智慧不足。整个人物在这样的经历上也缺乏足够的成长。之前描写让人觉得她对金世遗是大姐姐,但是这个矛盾高潮上,金世遗却明显才是更加成熟和务实的一个人,不管是武功使用还是人情世故上,谷之华能打败灭法和尚正是他转瞬之间想出来的办法,最后也是他让谷之华决定走人。相比金世遗所绽放的光芒,这里不管作为正派女侠,还是作为纠结于正邪之间的更深入的角色在拓展上都不算成功,这就多少造成了谷之华的人物作为女二号没有能很好的立住。

不过感情上这里铺垫得很成功,谷之华这里已经和与金世遗初逢之时有所不同了,这个下一回时具体说说。


第十二回  太息知交天下少  伤心身世泪痕多

这一回开头依然是金世遗开导谷之华,她依旧觉得金世遗不该羞辱曹锦儿,还在意旁人,更显这个角色多少有些迂腐不讨人喜欢。

相比起来金世遗的开导才是真正通透侠义,尤其这句说的太好,让人拍案叫绝。

金世遗笑道:“你只要心中有你的师父,学她生前的模样,在江湖上行侠仗义,那岂不胜于守在她的墓旁?

下面这段对话,更是显出金世遗的通透和看破了世俗。吕四娘正是有这样的胸襟,才会对毒龙尊者施以善念感化成功。而谷之华相比起来却差的不少。

金世遗何尝不知道她伤心的症结所在。只是不便触及,见她一直郁郁不欢,再也忍耐不住,忽地紧握她的双手,大声说道:“你是你,他是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莲出污泥,仍是花之君子,枉你是吕四娘的弟子,连这点道理也不懂么?”谷之华颤声问道:“旁人将怎么说?”金世遗大笑道:“做人但求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理得旁人说什么?我被人称为毒手疯丐,把我当作无恶不作的魔头,但我自问并没杀过好人,也没有做过大奸大恶之事,我便仍然我行我素,根本就不理会别人是看轻我还是看重我。我被人认为魔头也毫不在乎,何况你仅仅是魔头的女儿?你以前曾劝过我,愿我做一个初生的婴儿,好吧,我今天就将这番话劝你,你只当你的父母早已死了,在你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何物孟神通与你毫无关系!”

  这话说得非常彻底,除了金世遗也没有人说得出来。谷之华泪下如雨,但心中却比以前好过得多了。

金世遗为何如此激动?正因为自己曾经孤苦无依,看透了世间凉薄,也更因此珍惜世间美好。对厉谷他都有同病相怜之感,因而更不吝啬真情。

金世遗这个角色为何有如此人气,连正统的梁老都对他如此待见将他如此拔高?正是因为他狂放外表下这种激烈的情感,敢于不顾世俗眼光去寻求真爱的精神。这不是一般的侠客可以做到的,在整体偏正的梁书中,更是一股难得的清流。纵使是在所有武侠小说中,这个人物也称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历这件事,谷之华对金世遗也就此生出了真正的爱情。她这个人物虽然没有最大程度拓展好,用情至深却不亚于厉胜男,一个如同烈火一般燃烧殆尽一个如同流水一般守候多年,这是为何?

虽然二人个性截然不同,但金世遗都在她们最为孤苦无依的时候挺身而出对她们俩伸出援手。谷之华从小的生长环境远不如厉胜男那么险恶,但是邙山上这一出一下让她发现,自己平日相伴的人、并肩作战的人和敬仰的人在自己根本没有犯错却要被逐出门墙的时候,不是为虎作伥就是退缩在一旁,没有人敢为自己奋战到底,这一下就几乎摧毁了她平生全部的安全感。在这个时候金世遗却出来为自己辩护乃至出手相助,也说出了自己心里有却不敢说出来的华。当全世界都和自己为敌的时候有人能在身旁保护自己支持自己,这样的人得不到爱才是奇怪的事情。就是萧峰这样的粗豪男子汉也因此被阿朱打动一生不忘,更何况是两个女子。正是这种至情至性让她们和李沁梅都对金世遗用情如此之深,如果冰川天女没有强行被剧情影响,或许也会有所不同。

谷之华情感处理上还是有水准的,她谈起吕四娘告知的乔北溟地图,也愿意和他一同出海几乎就俘获了金世遗的心。但是金世遗久久摆脱不了厉胜男,第一次为二女纠结起来乃至喝醉了酒和正派弟子们动手。他理性上已经愿意接受谷之华,但内心潜意识中却明白厉胜男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和同类。他不仅是在为两个女子纠结,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选择,在本性和理想之间纠结。


第十三回  壮志欲酬湖海愿  知音谁识坎坷人

金世遗和谷之华的初次深入互动在这一回划上了句号。吕四娘可以说是联系两人之间的重要纽带,是金世遗的偶像,又对谷之华早早分析了金世遗的为人,这是她能和金世遗有共同语言的关键。

谷之华甚为感动,其实她这次受了这样沉重的打击,所以能够支持得住,这固然是由于她自幼即受谷正朋与吕四娘的熏陶,但金世遗的开解与鼓励,也给她增添了不少勇气。

金世遗对侠义见解江湖风险所知甚多,虽然他说谷之华是姐姐,实际上两人互动中,金世遗对她的开导更多。固然有金世遗长期以来受的白眼,更因为他独自闯荡江湖多年。很多人觉得他是个孩子,实际上真的论对江湖人心险恶的通透他可以说是同龄梁书角色中数得上的。因而他早早看出了曹锦儿的居心,并不顾其他敢于出来和她作对。而谷之华不管这一回还是之后,却体现出对江湖只知道表面的规矩,不懂得内在的险恶。比较遗憾的是她作为孟神通的女儿本有可以机会像萧峰去拓宽眼界乃至解决问题的尝试,她却没有进行哪怕进一步的思考,造成了这个人物在潜力巨大的情况下缺乏实际拓展,尤其是在云海的主题下难以绽放光芒。

当然,谷之华情感上也体现出了不少小女儿情怀,已经对金世遗种下了爱,又心思细腻会因为李沁梅而在意。而关于李沁梅的思考这一段,更是非常令人感触:

谷之华暗暗叹息,心中想道:“你懂得自己,也懂得她,可是你却不懂得一个少女爱慕一个人的时候,她是怎样的心情,苦海变成乐园,地狱也是天堂,你说这个是她的幸福,她又岂能相信?”

通俗小说尤其梁书中经常有这种情况,多男追一女或多女追一男,结果除了修成正果的那个,其他人往往被其他心仪他们的男女截击乃至被男主角女主角撮合,他们在对方的攻势和他人撮合下不不久就接受。这样看起来皆大欢喜。但实际上,他们真的高兴么?李沁梅论深情虽然略逊厉谷但也可以算是痴恋金世遗多年了,直到最后她的真爱都是金世遗,被强行撮合给钟展对她来说真的是彻底幸福么?金世遗自己在下一本书多少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和所谓的好归宿终成眷属,只是掩盖了生活问题,对于爱的追求可以说更加悲剧了。因为哪怕孤独一生也敢勇敢说爱,好比郭襄给徒弟起名风陵,如果和他人结婚,再有这样的爱就是对丈夫/妻子的一种伤害了,而这种爱对于人来说又磨灭不去纠结不已。好比卓一航和练霓裳那样表面无果的爱情,实际上两个人都有极大的满足,让他们找个所谓更合适的人守候一生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折磨。从故事角度来说这种情节多了也显得俗套和破坏了人物的用情。所以说太多的和谐拉郎配收尾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其实从文学和艺术上说才是真正的悲剧。

而谷之华被逐出邙山后,她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孤苦无依。因为其他正派也要卖邙山派的面子不会接受这个弃徒,这也是为何这种惩罚被认为极其严厉的关系,等于废掉了这个人在正派的立足之地。曹锦儿这么做哪怕从利益而言也是极其愚蠢的,因为实际就是把她朝着孟神通这里逼。果然,她很快就被孟神通的爪牙所掳走。

在这个阶段,谷之华对孟神通的情感还算比较符合她的个性和背景,因为她从小都是受到这样的教育,也不知道孟神通对自己的感情如何。而自己的教育从小来自正派,所以她不经意间就把仇恨给了自己的父亲,觉得他是造成自己不幸的根源。可是这本身是非常不理性的一种想法。孟神通再有错,生下谷之华没错,谷之华也不背负任何父亲的罪孽。真正造成谷之华不幸的是利用这个出身来打压她的曹锦儿。谷之华如果能在和父亲的接触中明白这一点,整个人物就会有很大突破了。


第十四回  难消冤孽肝肠断  痛失奇书祸患多

这一话也非常巧妙,是谷之华和父亲首次的相见,然而孟神通却不知道她是自己的女儿。

谷之华对父亲可以说还是有一些劝解在其中的,也坚决不离正道。而孟神通在这一话中并不知道谷之华是自己的女儿。对话之间也体现出了枭雄风范。对吕四娘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表面上不落气势,实际上却内心铭记少阳神功秘诀。

曹锦儿的草包之处也在这一话明确展现,少阳神功如此重要的秘笈,短短的时间就让姬晓风偷走还被他成功带给了孟神通。邙山派在吕四娘死后本来就缺乏实力连灭法和尚都对付不了,赶走谷之华这一唯一有天赋的人物实在是愚蠢至极。姬晓风这个角色也在这一话通过他的过去体现出了他的亦正亦邪。

而孟神通在不知道谷之华是女儿的情况下,却潜意识的产生了对她的怜悯同情,这正体现出了这个父亲对女儿的感情至深,梁老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十分动人。

孟神通皱皱眉头,道:“别哭,别哭,你不肯说,也就算了,我不杀你,也不打你,你不用害怕。”说出之后,他自己也感觉奇怪,这是在他一生之中绝无仅有的事情,竟会对一个“不相识”的女子大发慈悲。
孟神通摇了摇头道:“那可不成!”忽然又似想起什么,大声说道:“你今年几岁?”谷之华道:“二十一岁了。”孟神通身躯摇晃,好像站立不稳的样子,但随即又在心中想道:“天下断没有这样巧合的事情。那年,我来不及救她,她受了重伤,母女俩遗弃在荒野之中,周岁的婴儿,没人照顾,哪能独活?可是她为什么用这样的眼光看我?她又刚好是二十一岁!”

  想到这里,不觉全身颤栗。谷之华道:“你不杀我,又不放我,要我在这里做什么?”孟神通忽然想起了她是吕四娘的弟子,神智倏地清醒过来,想道:“吕四娘留有克制我的功夫,她的徒弟,我岂能轻易放走?嗯,也许是因为我太过思念亡妻,见她神情相似,遂触起了心事,以至事事疑心。其实天下二十一岁的姑娘不知多少,又怎会这样凑巧,恰恰是我的女儿?”

这样的大魔头无论如何都不下手甚至温和相待。这一下就给他注入了浓浓的人情味,也和之前的曹锦儿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为何孟神通和女儿之间的描写在梁书的亲情中如此突出和经常被提到,就是这种在双方敌对和不知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依然能隐约感受到的,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心有灵犀。爱情和亲情一样,要有障碍要有矛盾才能体现真情可贵。孟神通这种变相霸道总裁式的亲情,不仅对他本人,对谷之华也是很大加成。整本书谷之华的故事线几乎完全是靠孟神通和她的互动支撑起来的。我写同人时候开始只是觉得孟神通这个反派好给冰川天女他义女的身份,结果惊奇的发现效果竟然极好,不仅亲情动人,也把冰川天女的背景设定个性养成都做了很好的填充补完比原著合理了不少。云海的成功,孟神通这个完美聚合结构又衬托主角的金牌绿叶大反派实在要牢牢记上一功。

还有一点,长期和一些朋友有争议的孟神通的夫人到底是不是和他一伙的,其实这一话中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揭示

原来孟神通在这时候,竟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心中说道:“对啦,对啦,正是这副神气。以前每逢我做了什么坏事,她就是用这样的眼光看我的。嗯,她死了二十年了,我也几乎忘记了,想不到今日又看到了这样相似的神情!”

从孟神通的心理描写可以证实孟夫人非但不是什么和他沆瀣一气的鸳鸯大盗,甚至是对他的恶行颇有不满的。之所以和侠客们动手只是为了保护丈夫和女儿,从这方面来说,谷之华单纯把她划到反派阵营丝毫不顾母亲的惨死,多少是欠妥的。

结尾灭法和尚带着李沁梅来到,也是表示孟神通和天山派的矛盾很快要不可调和了。


第十五回  一女自伤身世恨  双魔会合练神功

这一话中,李沁梅和谷之华进行了一下互动,除了看出她们的个性相投外,谷之华也觉得李沁梅本人非常可爱,虽然开始有点在意,但在明白她不是无比看重男女之情后更是放下了心,将李沁梅搂得更紧了。不过正像她感受到悲哀一样。李沁梅其实也很可怜,真正爱着金世遗却不能放开其他不管不顾地去追求,她自己心里怕也是难过的。相比起来厉胜男和谷之华虽然都有包容之处,但还是不轻易妥协勇于追求,不轻易搞什么“放下大度”的。所以两个人能更进一步。爱情就是要放开来追的,必要时候不能兼顾各方和谐。梁书中这样的专爱之人少,但也因此这样的人才更可贵。

除了李沁梅和谷之华的友好闺蜜交流之外,主要对孟神通的枭雄一面做了进一步的描绘。

孟神通也是老江湖,明知灭法和尚的居心,却和他商讨计划勾心斗角表面上不动声色。在得知谷之华是自己女儿的情况下,尽管无比激动,却也没有彻底慌神。这才是对女儿的保护。

 灭法和尚的说话有如晴空霹雳,饶是孟神通这一生经历无数风浪,也从未这样震动,但见他身躯颤抖,登时跳起来道:“此话当真?”灭法和尚哈哈大笑道:“孟老哥,瞧你高兴得这个样儿!我岂会哄你欢喜,吕四娘的弟子,确确实实是你的亲生女儿!”孟神通定了定神,急忙问道:“你怎么知道?”灭法和尚道:“我到邙山之时,正巧碰着曹锦儿处理你们父女这桩案件!”孟神通道:“她怎样处理?”灭法和尚道:“就因为她是你的女儿,所以曹锦儿将她驱逐出邙山派的门墙之外了!”孟神通“哦”了一声,心道:“原来她是被曹锦儿赶下邙山的!”

  既然灭法和尚亲耳听到,而且曹锦儿还因此将谷之华逐出门墙,那当然是不会假了,可是孟神通尚自不敢相信,又问道:“我听说吕四娘这个关门弟子,乃是两湖大侠谷正朋的女儿,难道那是假的?”灭法和尚道:“谷正朋是收养你女儿的人。我问你,你当年杀了丐帮帮主周骥之后,是不是曾被人围攻?”孟神通道:“不错,有这回事。”灭法和尚道:“后来你们夫妇被他们穷追不舍,因而在青云河附近的荒野中散失了?”孟神通想起往事,切齿说道:“内人那时受了重伤,我无力照顾她母女,至今引为大恨!那时小女方才周岁,跟她母亲一起,我以为她们早已死了。”灭法和尚道:“谷正朋和他的弟子柳行森当时也是参加追击你们的人?”孟神通道:“不错,我知道有他们师徒,不过未曾碰上。”灭法和尚道:“那就一点也不错了,这些事情便是柳行森在邙山上对曹锦儿说的!”

  证据确凿,无可置疑,孟神通又惊又喜,但见他长须抖动,好久好久,都说不出话来。灭法和尚暗暗纳罕,他从孟神通的神色看得出来:孟神通在欢喜之中似是也带有几分恐惧。

  灭法和尚尚未知道谷之华也已落在孟神通的手中,这时孟神通正在回忆刚才的情景,他明白了谷之华为什么用那样的眼光看他了,“原来她果然是我的女儿!”“她宁愿我杀死她也不愿留在我的身边,呀!你竟然如此憎恨你的生身之父吗?”孟神通思念及此,不禁潸然泪下,这还是他有生以来第二次落泪,第一次流泪,便是他在二十年前失散妻子之时。

这一回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心思深沉和父女情深两面,让他的塑造进一步深入读者之心。孟神通算得上是梁书一号反派人物,在武学创新能力一般的情况下,硬是在天山的巅峰时期能和唐晓澜大战一场,就因为他能屈能伸既保持枭雄气度又不吝手段。

而和女儿的互动而言,孟神通作为大魔头和父亲却比谷之华这个女儿要动情得多,做出的让步也多得多。多少造成了父女线是孟神通的变化成长比谷之华多,也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和感觉到真实的人性。如果说一开始孟神通心中有愧而谷之华变相埋怨父亲造成自己窘境还能理解,后来没有足够变化就多少局限了人物。梁老这么写谷之华,本意应该是极力突出她出淤泥而不染意志坚定,但是仔细看来却显得不通人性。这也是为何人物塑造并不是越伟光正越好,否则样板戏应该是人物塑造的模板。

本回中也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一次冲突,俩父女除了彻底相认,第一次价值观上的冲击也来了。谷之华认为正派不可动摇,还要孟神通给别人道歉。孟神通认为武功力量比什么都重要。老孟说穿了就是“强权就是公理”,谷之华是“得民心者走遍天下”。

孟神通冷笑道:“所以你宁愿要你的死鬼师父,不要你的生身之父了?可惜,你羽毛未丰,还保护不了你的邙山派。纵然我不动手,也有人要掘你师父的坟墓,毁你师父的棺材,将曹锦儿从掌门的位子上拉下来!”谷之华道:“我知道这个人是灭法和尚,他现在就住你家中,他想毁我师父的坟墓,那除非是日头从西边出来!”孟神通道:“你以为你当真赢得了他?”谷之华道:“我知道我上一次是侥幸赢他的,但我只是邙山派一个未入流的弟子,他即算再战胜我,也算不了什么。”孟神通道:“不但是你,你邙山派谁也不是他的敌手,你怎敢说他要毁你师父的坟墓,那除非日头从西方出来?”谷之华道:“世间岂有只恃武功便能横行天下?何况我师父生前领袖群伦,死后亦为武林钦仰,他若敢动我师父坟头的一草一木,只怕不必邙山派的弟子出手,定然有人出来,要他死无葬身之地!”

  孟神通所顾忌的,正是武林各正派高手群起而攻,所以他还未敢公开露面,他听谷之华侃侃而谈,虽然说的是灭法和尚,实际亦是说他,禁不住心头一凛,但随即冷笑说道:“世间只有强存弱亡,哪有是非黑白?若然练到武功无敌,我就不信不能横行天下!”

从辩论角度,谷之华其实这里已经输了,她把“邙山派存亡”偷换概念变成了“如何横行天下”,真要说天下已是满清的天下,这恰恰就是对过于谈论正道的讽刺。有意思的是最后的厉胜男也是用直接行动表示了她说的是多么不切实际。曹锦儿在邙山上对她的迫害,也能看出就是正派人士很多时候看的也是非常俗套的门户之见和个人利益,真正能无畏遵循正道的人少之又少。如何让这些人为正道出力,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其实两人的逻辑都有过于极端之处,江湖和庙堂这方面是一样的,要做大少不了外儒内法。老孟只看到最深处的内法,对外儒软实力的重要性还是轻视了。不过他的思路还更加现实一些,至少看到内核的东西所以足以成为一代魔头只是限制了进一步走高。谷之华则还是个小年轻傻白甜,既没有看到内法的酷烈,也没有学到外儒的手段。因为老孟毕竟是几十年的魔头,谷之华只是出道不久的少女。在这个阶段俩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孟神通是反派年纪大了格局跳不出也就罢了。遗憾的是全书并没有让谷之华的观念通过一系列和父亲的互动实现成长,造成了这个人物不仅有些不通人情,在正道坚持上也过于迂腐不切实际,真正为人称道的只有对爱情的坚守。

结尾这里孟神通放走女儿之时更是显出父亲的柔情,而谷之华却透露出金世遗出海的事情,多少更是显出这个人物思维考虑的不周。


第十六回  机心识破生疑虑  隐秘难瞒种祸根

这一回前半段,孟神通面对亲情和事业的冲突上,更是体现出了一定的能耐。

面对灭法和尚和自己女儿的斗法,玩了一把小小的苦肉计。既能表面上不让自己显得立场软弱不和这个盟友过于搞坏关系,又实际上保护好女儿让她出逃。全书这样的事情他也干过不止一次。孟神通这个角色正因为这两面显得非常给人印象深刻和讨人喜欢。既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继续朝着邪恶霸主的事业迈进,又对女儿亲情尽显,处处想法通融乃至出手相助,前后也能看出在纠结中出现了很多变化,更是适时做出了不少非违反自己根本原则的让步。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好父亲。而谷之华却没有做好相应的互动。类似上一回时说的,作为女二号她的成长性本应比老爸这个魔头大反派多得多,但从头到尾不仅对于父亲的感情还是那样,坚持的理念也一再显出不堪一击。云海主题之一就是对于正道的冲击,而谷之华本应是以怀柔手段内部改进正道的种种缺陷,她没有做好这点,多少影响了人物本身和云海的质量。尤其她对于金世遗的意义是他所向往的道德理想一面。

厉胜男也和谷之华第一次互动起来了,虽然有江湖经验和智谋,暗暗跟踪陈天宇夫妇两天后下手。暗器和轻功也展露出了她为何能在江湖上混这么久没出事。但毕竟她正面作战的武功低微还成不了事,甚至对付不了陈天宇和幽萍。她和谷之华的对话中虽然小女儿情怀强烈,却也颇有自己的算计。看到谷之华和她谈及金世遗出海多少心中有想法。表面虽然暂时是一路人,但实际上这里几个人和她在思维处事上很明显的体现出了个性处事的差异。厉胜男的很多心机别人特别是陈天宇夫妇都看不出来。她暗暗算计对付孟神通和寻找金世遗,甚至有意说谎支开其他人,只有谷之华才猜得出一些端倪却也一时琢磨不透。

幽萍这里的发言也很有意思。在冰川天女传中她对金世遗要多讨厌有多讨厌,这里他救了自己的命还是喊出金大侠了。我同人中她为金世遗说话并无违反人设之处。只是她对着厉胜男的态度又像极了当初对金世遗。说明她也是保留了冰川中的本性,不再讨厌金世遗却还是讨厌冰川里他这样的人。

陈天宇的妻子幽萍也上来谢道:“全靠金大侠和谷姑娘帮了江南这个大忙,他才得以将碧灵丹送来救我一命。”一方面向谷之华致谢,一面却用眼角瞟厉胜男。

也能看出耍智谋方面,这几位还是缺乏江湖经验。就是金世遗和厉胜男相比还要略逊一筹。因为厉胜男武功不如他,生活环境还来的更加艰险有深仇大恨和远大志向。又是个女子,在江湖上要混自然少不了十足的斗争经验。而且她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对唯一的知己和救命稻草金世遗的情感自然是非常之深,也因此牵涉到他就必须支开其他人,尤其是关系到自己最重要的出海计划。

本回中还有一点,也是云海多次提到的地方一直让我生疑,修罗阴煞功和寒光剑冰魄神弹有相互抵消之力,又都是来自西域。一个发源地印度一个可探寻最早来自尼泊尔华玉公主这里。而且冰魄神弹寒光剑还有相应的使用内功和配套武功。极有可能两派武功实际同出一脉。


第十七回  冰弹玉剑消阴煞  泥沼荒林困老魔

这一回中,厉胜男等众人在武功不如孟神通的情况下,成功用智计从他和灭法和尚这里救出了李沁梅, 全队完好无损可喜可贺。

这一战中担任主要打手的是陈天宇夫妇。战况中能看出孟神通能以修罗阴煞功抵御寒光剑和冰魄神弹的天然寒气。同时陈天宇和幽萍的内功并不高,居然能在十招内抵御孟神通第七重的修罗阴煞功。由此看来冰川天女这一系的内功抵抗力不见得比吕四娘的少阳神功差多少。再怎么说,内功中催生的寒气和天然寒气终究应该是有不同的却能相互抵御和助长,乃至吕四娘针对修罗阴煞功创立的少阳神功也对寒光剑有抵御之效。这更让人怀疑这两门武功实际出自同源。孟神通要幽萍的剑,恐怕也是为了助他增强修罗阴煞功的威力。不过无论如何说,标题这里的“冰弹玉剑消阴煞”实在是过誉了,光靠陈天宇夫妇早被老孟搞定了。

厉胜男为了对付孟神通可谓准备充足,她也算得比较巧妙。只是打败孟神通的弟子,又不担任最危险的第一线打手,而是用祖传的毒物金针火焰弹在关键时刻拖住了孟神通确保自己和陈天宇夫妇的安全。加上江南打倒几个弟子放火故作声势,大家成功无损从孟神通这里救了李沁梅出来。可以说这一战是梁书少见的相互配合达成目标,既没有贬低孟神通的武功不让他这方有明显的受损,也突出了大家的机智各显特色。可谓是气氛比较轻松愉快的一回。尤其江南这一次算得上全书中最高光的时刻之一了。

不得不说的就是孟神通最强的帮手师弟阳赤符在这里划水也太严重了,作为本方战斗力第三人又有修罗阴煞功居然任由江南捣乱成功只会跑出来呼救招呼,要不是那两次还以为他出去办事了呢。论武功此人甚至要强于谷之华,比江南强得多要拿下他本应是轻而易举之事,如果他能适时出手厉胜男他们要全身而退就未必是易事了。

而灭法和尚也是书里运气相当不好的一个反派,甚至有点搞笑。几次出来武功都高于对手,脑子作为反派却太实诚被各种旁门左道的伎俩欺负。他的作用和了因类似,作为吕四娘/谷之华的垫脚石。虽然武功不下于当年的了因,吃瘪丢人程度却更强了不少。邙山上被徒弟叫骂灰溜溜跑路,这一回更是掉到臭泥潭中还中了那么多暗器被后辈嘲笑被打哭了,作为一个武林前辈实在是太狼狈了。

仔细揣摩起来,幽萍对金世遗的态度相比冰川真是来了个大转弯,这多少说明她对他的鄙视其实多少在于他对冰川天女的纠结,当这个不成为问题又有救命之恩后,她也不算那么计较了。

幽萍笑道:“妹子肯与我们同走,真是求之不得。我们正愁无以报答金大侠的恩德,现在有你同往,那就胜于送他任何礼物了!”

本回结尾救出了李沁梅后,厉胜男重复了自己的谎言支开他们和众人分道扬镳,谷之华是唯一起疑的人而且越想越怪于是也和大家分手,故事即将进行到两人的直接互动环节。


第十八回  弄鬼装神迷侠女  飞花摘叶见神功

本回基本继承了上一回轻松愉快的气氛。厉胜男的谎话在这一回中被彻底拆穿了,连李沁梅都完全明白了。不过厉胜男的缓兵之计目的也已经起到了,即便知道了是谎话后,众人依然是想不出办法只能分散行事。当然,主角关键互动时刻怎么能让电灯泡们跟随前后呢?幽萍上一部已经当了很久电灯泡了这一部就不能多掺和了。

这一回的亮点就是厉谷的彼此斗法,梁老没有让两个人直接对话互动,却让厉胜男在暗中设计不断捉弄谷之华。厉胜男先后假扮谷之华的兄长和孟神通让谷之华又疑又怕,对她既好生招待又故意下药延迟旅途。乃至于联系御林军来出手却又试图暗中保护。这也同时显出了这个角色的胆大之处和易容的高明。其实这一部分的厉谷互动也对之后结尾处两人的那次爆炸性互动起到了一定的喻示作用。不得不说,两位女主角这一“交锋”下谷之华更有些被比下去了,她原先设定中应该有的“见多识广的成熟大姐姐”形象在邙山上的关键时刻先是没站住,接着和CP对象金世遗、父亲孟神通和情敌厉胜男三个人的互动中都处于下风,和金世遗的互动中没有显出懂得大义拘泥于表面,和厉胜男的互动中没显出更有江湖智谋,和孟神通互动中亲情和立场更是显得既不通人情也不懂世理。也就通过陈天宇李沁梅等人略微体现出了她的心思还算细腻猜到了厉胜男的计策。要不是怪客(其实也很好猜不是冯琳还能是谁)出来打岔,而是让厉胜男跑出来救人的话谷之华就要彻底被压下去了。

好在多回之前的龙套反派昆仑散人和桑木姥又出场了,灭法和尚的两个徒弟军官也出了手,他们依然是找谷之华的麻烦也被很快打发了。这类角色适当反复利用是比较好的,有助于加深印象和集中矛盾。也能对这些人物进行进一步拓展,以及毫无下限地作为主角们的垫脚石经验包,谷之华当初的威风就是通过昆仑散人等人树立起来的,在连续吃瘪后自然又到了他们出场的时候。尽管如此,对方一起上又只能“我命休矣”。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谷之华的武功虽然不错,比武中的应变也算良好,但是她缺少类似毒龙针、冰魄神弹这样的救命暗器或者特殊保命招数,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可以顺利撤退。这是她作为武者的一个缺陷所在,当然也不能怪她,邙山派本身的武学并不算很强也偏正不玩旁门左道。吕四娘之后她可以说是少有的拿得出来的人物了。

到这里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么?那就是男主角金世遗已经有足足四回没有登场了!这在梁书也很常见,主角被彻底抢走风头乃至换主角都不少见,掉线更是家常便饭。

梁老较爱护女性,所以很少写两个女主角PK特别抢男人,或者两女一男一起这种戏。甚至让来让去的都很多。描写三角恋这种都是两个女角色分开处理两条线,乃至再出来一个男角色大家都有归宿。

但是这也影响了三角恋模式下的塑造和结构,两个女主角必须分开和男主角写而且很少直接对手戏,要塑造的冲突强烈有张力就很困难,结构也容易散。这么写对作家水准要求很高。

连云海这本这么出色这样这么有深意的,实际结构也更像金厉二人转。除了他俩塑造最丰满的是孟神通。全篇厉谷都占据大量戏份的就是一起冒险那段,还为此不得不让金世遗下线。其余时候厉谷很少同时在线,哪怕邙山大会都出场也是分开来露面的。这就严重影响了人物塑造增加难度,结果厉胜男大获成功,谷之华获得的戏份和人物都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好在在他掉线这段孟神通和厉胜男先后挑起重担让剧情依然跌宕起伏也让他们的人物得到了拓展,江南也算分担了一下没有让故事变得乏味。回想我读龙凤宝钗缘的时候,史朝英不出现的部分实在是味同嚼蜡,她一出来故事立刻妙趣横生。云海的成功实在离不开金世遗、厉胜男和孟神通这些不循规蹈矩又有血有肉的角色,他们和其他一些角色共同撑起了这部最受武侠迷欢迎的作品。


第十九回 崂山问罪情何忍 黄海浮搓梦已空

这一回老顽童冯琳露出面目,帮助厉胜男和谷之华有惊无险渡过难关。

因为之前厉胜男表现得过于出彩,这里也找了一下平衡让她没能真正阻碍谷之华,还在易容方面玩大了差点被孟神通抓住,甚至需要冯琳帮忙将她救下。谷之华也难得在这一回觉得父亲再如何你也不该冒充他,体现出了一点感情。不过她的易容术还是相当高明,除了身高都能模仿还能学声音,其实这类技能真的运用好不比绝世的武功效果差。

冯琳算得上和金世遗最有共同语言的正派长辈,因为她个性活泼不拘小节,又曾为毒龙尊者所认识的邪派人物萨氏双魔的抚养早年甚至有点亦正亦邪。因此从一开始冯琳就对金世遗颇为同情而且是感同身受。李沁梅也是继承了她性格中的一些元素才能和金世遗成为好友。金世遗实际上关系最深厚的也是她,虽然俩人相互间也出现过不少矛盾比如回末这里,毕竟她是李沁梅的母亲。俩人可以算一对欢喜冤家。母女俩也算调和金世遗和天山关系方面重要的纽带。而李沁梅相比年轻时的冯琳少的就是那一点邪气和特殊经历,不然和金世遗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本书前半段的冯琳是个很出彩的配角,后半段随着主角反派武功提升和李沁梅这条线的弱化光彩多少受到影响,不过没办法她是配角么。

早期孟神通的上限也在这一话体现了出来,和冯琳相当和唐家夫妇有巨大差距。金世遗这个阶段实际功力相差数年,实战逊色于二人一筹。

不得不说的是江湖、冰川和云海这三本书的人物年龄实在有不少问题。江湖中主要是冯家姐妹开场不过周岁,唐晓澜和吕四娘得陪着俩人熬年龄。而冰川和云海主要是因为金世遗是少有的平辈直接移到下一本书当主角。灭法和尚提到,了因送信的时候冯琳还是十七八岁过去了三十年,也就是说这里她有快五十岁了,对比冰川中提到她年过四旬可以看出的确过去了好几年。但是李沁梅却过去了这么多年还是十九岁。金世遗更是有明显的年龄回档,从海岛出道就二十一岁,还是在江湖上历练了几年才闯下名头。无论怎么算,云海到中后段都应该超过三十岁了,他却比其他人多年轻了很多年。这不得不说也是梁老的一种变相偏爱。

男主角金世遗终于在本回的后半段成功上线了。只是他一上线就要面对谷之华的醋意和不满。和谷之华的第一次矛盾也在此。在这里,金世遗对厉胜男尽管气味相投,但是依然不肯承认还是有点厌恶。因此在谷之华面前没少澄清甚至以死明志。只是可以从细节看到,每次和谷之华谈论都离不开两人的师父。而说到厉胜男还是不愿意道出她的秘密。金世遗对谷之华的仰慕和不愿意承认厉胜男,其实就是希望蜕变和进入正道,只是后面会有进一步的转折。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梁老很喜欢让没能成一对的角色甚至有情感的人物后人终成眷属,看重师承的延续性。乃至会出现师父撮合徒弟的事情,吕四娘之前给谷之华讲那么多金世遗还给了她这个地图任务多少也给人这个感觉。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其他人的投影和延续,师父是师父徒弟是徒弟。这样的路线多少影响下一代人物本身的特色。何况很多人物没能终成眷属是因为个性和身世而非师承。换成个性完全不同也没有身世矛盾的后辈根本称不上解开了当年的心结。最起码也应该像《雪花神剑》中,三代人除了血统在个性上都有相似即魔女的专情和决绝。聂媚娘像个传统的魔女一样投入爱却因魔教身份而悲剧,聂小凤徘徊后彻底成魔几乎毁灭一切,梅绛雪最后却能捍卫正义也看开放下形成了圆满的轮回。只是方兆南塑造过于花瓶远不如觉生罗玄和同辈的上官炜出彩影响了情感纠葛的效果。毒龙尊者对吕四娘的敬仰不用说,但是作为配角直接着墨不多并没有明说有没有爱意。有趣的是电视剧改编《天山英雄传》中直接挑明他有苦恋。若要强化金谷的爱情,真的没必要过度强调吕四娘反而不伦不类搞得吕四娘像个媒人红娘一样。更因为金世遗真正的“吕四娘”是冰川天女,谷之华错过了这个机会再走这个路线无论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


第二十回 极圣遥天愁黯黯 眼中蓬岛路漫漫

好消息是,金世遗重新上线后故事主线得以迅速推进,终于出海了!

同时三个女角色对金世遗的感情也在这一话比较完善的呈现了出来。

开场冯琳就狠狠揍了金世遗一顿。金世遗虽然难过也不愿接受李沁梅,但是以他的个性肯不还手给冯琳这么揍也多少看出他心底对冯琳是比较接受的,觉得她是长辈里比较了解自己的也感激她的恩情。冯琳也是一样的性情中人,为了自己的女儿而难过但不会真的打死金世遗的。

谷之华在这一话走了一步很臭的棋,可以说重逢那么多对话是前功尽弃。在金世遗如此苦闷甘愿被冯琳打的这段,本应是她能发挥作用进一步发展两人感情的时候,然而她居然在说了一句话无果,被冯琳提到负心汉后就哭起来跑了。这么做不仅让人觉得这个人物又是关键时刻顶不住缺乏女侠风范,多少也体现出她和金世遗的相似只是表面的,内在不是一类人。比较起来莫说厉胜男甚至不如冯琳和他有共同语言。其实冯琳虽然是个老顽童,但哪算什么不通人情啊,和曹锦儿比那是强了多少倍,对正道的理解也明白得多了。之前对谷之华的庇护也是非常周到的。横在谷之华面前的并不是什么难关,真要劝解真要拦在她身前不会过于蛮横。但是谷之华选择了走人,也等于放弃了和金世遗在这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这一回也可以说是厉谷的分水岭。

李沁梅这一话中都要比谷之华来得勇敢,在母亲如此说法下依然对金世遗深情一片遥望海边呼喊,至少是尽全力要见到金世遗问个明白而不相信旁人所说。她也是最早对金世遗动心的人,在冰川天女传就不惜一切去找他。只可惜因为开头说到的故事结构不好处理,也可能影响人物变化只能牺牲她退居女三号了。

在分别多回后,厉胜男也在这一回和金世遗再度聚首。何尝不知金世遗的心思,但是她即便和金世遗当面对话也有自信能搞定金世遗不怕两个情敌。这是她比谷之华勇敢的地方。这一回中,梁老又是写出了金世遗和厉胜男的种种相似之处,连他的诗厉胜男都能立刻接上。她对于金世遗的种种捉弄更是和金世遗以前捉弄别人异曲同工。比起谷之华和金世遗的互动可谓大相径庭。

同时厉胜男的小女儿情怀也体现了出来,船上对金世遗服侍周到。她虽然聪明伶俐,在海岛居住经验不足,这就体现出金世遗的见多识广,对她的保护把两人的关系更拉近了一筹。然而这正是她的勇敢追求换来的,也因为金世遗的确内心和她有强烈共鸣,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几回在海岛的经历会进一步加深情意。

三个女子都是很爱金世遗的,只是谷之华相对而言顾虑最多就像对父亲的感情一样跳不出条条框框,关键时刻站不住。李沁梅天真纯情却不了解金世遗,也缺乏智谋才略去体现好自己的感情,尤其勇于变化打破金世遗对她的回避一面。厉胜男不仅用情最深,和金世遗最有共同语言,也最有江湖手腕。也正因此她最终是金世遗最爱的人。我依旧认为,唯一能和厉胜男比一下在金世遗心目中地位的就是金世遗最早爱上的冰川天女,只是在这本书中被淡化回避了。

只是这回开始的海岛奇遇篇有一个问题,在武侠小说里人物和旁白用比较现代的语言说海底地震火山爆发这些事情多少有一些违和,我初次读云海就觉得如此,每次再读都是一样的感觉。虽然这部分展现出了梁老对风景和自然现象的瑰丽描写,但是用词上如果再符合武侠小说一些会更好。

此外梁书经常出现一种情况,上一本书龙套下一本中工龄上去也成宗师了。这一回里大放异彩的玄风道士就是这么个例子,居然武功比冯琳和早期孟神通还厉害。但是从结构而言,除非是反复利用或者明确作为反派升级的垫脚石,否则这么处理还是弊大于利,影响反派的威慑力。

倚天中出海是四女同行,云海除了金厉就只有几个魔头和孟神通了,不过顾虑少了也是好事可以相对专一发展感情。要是厉谷桂李一起出海那故事会难驾驭很多,但是也会给其他几位更多塑造和精彩的对手戏。


云海玉弓缘回评(11-20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