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7.3 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i]
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马老师说:“我们是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中,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他把它推动时,通常会生产某一种使用价值。”[ii]
劳动力是生产的能动性因素,任何社会的生产都不可能没有劳动力;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力的运用下,才能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发挥作用。但劳动力作用的效果,人们的劳动技能和经验又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善而日益发展的。
劳动力是任何社会中一切正常的、发育成熟或比较成熟的人都具有的,但劳动力当作商品来买卖,则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现象。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求一定的前提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在人格上是自由的人,也就是说,他既不能是nl,也不能是农奴,而应当是在法律上自由的人;(2)劳动力所有者应当不具有任何足以使他成为独立生产者的财产。因为,如果他有了这种财产[iii],他就不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成为独立的生产者了。由此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要求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在两方面是自由的,即:在法律上是自由的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上是自由的 自由得一无所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力所有者在出卖他唯一所有的商品即劳动力时,应该是按一定期限来出卖,如按小时、按天、按月以至于按年等。他不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终身出卖,如果是这样,那他实际上就是出卖了自己的身体本身,而不是出卖劳动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是nl,不是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劳动力成为商品,这意味着历史上一个极大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以前的成千成万的小商品生产者 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丧失了生产资料,变成了受雇于资本家的工资nl。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也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它有创造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的能力。资本家购买的正是这种劳动能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力是指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劳动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它是处于流动状态中的。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以后,就强迫工人为他劳动,换一句话说,就是消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消费[iv],会创造出新商品和新价值来[v]。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是一种断然的消费,例如一个面包被人吃了,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便不再存在,更不会由此引起新价值的产生。但劳动力这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却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而这也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由什么来决定呢?
“劳动力的价值,像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这种特别物品,从而再生产这种特别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vi]劳动力存在于活人的身体中,因而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是工人自身生命的维持。而工人要维持自身的生命,就需要一定量的生活资料。这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应该包括这样几部分:(1)劳动者本人维持生活的费用,如食物、衣服、燃料、住宅等等物质生活所必需的费用。在这一部分中,还应该包括工人购买书报、看电影、观剧等费用。(2)劳动者赡养家庭和子女所需要的费用。每个劳动者总是要si亡的,而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进行则不断需要劳动力,因此必须使劳动者有可能养活家庭,以便在他si后能够有接替者。(3)劳动者的一定的教育费用。为了使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合于资本主义的剥削,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是必要的。上述这些生活消费品或其他物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都是当作商品来买卖的,它们都具有价值,因此,这些物品的价值总和就构成了劳动力这一商品的价值。
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中,资本家随时随地都力求把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降到最低水平。因此,实际上劳动力的价格通常是低于它的价值的。
劳动力的价值小于劳动力消费时所创造的价值,其中的差额就是被资本家无酬占有的剩余价值[vii]。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自己掌握了生产资料,从而消灭了雇佣劳动制度,劳动力不再是商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是摆脱了bx的自由劳动者。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67页。
[i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76页。
[iii] 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iv] 即劳动。
[v] 其中包括剩余价值。
[v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81页。
[vii] 参见“剩余价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