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熟语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熟语
101教育高中语文知识点频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中常见的熟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熟语考查范围:高考语文对熟语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选用和辨析,命题点通常落在词义的轻重、大小、褒贬等方面的差异上,反映在词语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对应、搭配等方面。
高考语文常见的误用类型有望文生义、不明对象、褒贬颠倒、前后重复、不合惯用句式、谦词错位、理解片面等。在考查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中,以考查成语为主。
一.【高考语文】常见考法
本考点题型设计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①语境运用题。提供一个语境,让考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熟语。这种题型不仅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积累的水平。
②俗语、成语置换题。这种题型将熟语中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形式进行了互换,旨在考查考生的成语、俗语的积累和运用。
做熟语辨析题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二.【高考语文】词义辨析
(望文生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谦敬错位)
望文生义,即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有些词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意已经不再使用,人们只采用它的引申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误用褒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运用时要根据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命题者往往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
谦敬错位,是指有些词语本身表示自谦,有些词语则表示敬称,如果辨别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三.【高考语文】语境辨析
(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自相矛盾、不合习惯)
用错对象是指有些词语只适用于特定的人或物,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故意搞错,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犯用错对象的错误。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词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语的含义与考查的词语本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词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罗嗦的毛病。
自相矛盾是指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有些词语的意义与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相反,如句意肯定,而词语却否定,或句意赞成,而词语却反对等,这些都是词语使用自相矛盾的表现。
不合习惯是按有些词语有约定俗成的意思,不能按词语本身的含义解释,有些词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或用于特定的场合中,这些情况都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综合判断。
四.【高考语文】高中常见熟语
1、上乘:一般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选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
2、大亨:指社会上有权势地位的人。
3、斗胆:形容胆量很大。4、双簧:本是一种曲艺演出形式。现在,人们常把生活中一方出面,一方在背后操纵的活动叫做演双簧或唱双簧。
5、吃香:原意为凭借职权而享受到的某种好处,现在一般指受人欢迎的意思。
6、舌耕:人们把教书称为“舌耕”。
7、沙龙:原指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后指一种在欣赏美术品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现在更多的是指这样的集会。
8、抬杠:两人互相狡辩,互相驳斥,南方称作“讲扳理”,北方叫做“抬杠”。
9、说项:表示替别人讲好话,替别人说情。“说项”也叫“逢人说项”。
10、映雪:表示勤学苦读。
11、点卯:旧时官吏的一种考勤方法,现在常用来指到时上班应付差事。
12、借光:指请求别人给自己方便。
13、捉刀:指请人代笔作文,也可指代人做事。
14、狼烟:原本是古代军队报警时燃放的,后便成了“烽火”的同义语,“敌兵”的代名词。
15、圈阅:“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
16、悬壶:比喻行医卖药,后称那些医药名家为“悬壶济世”。
17、黑马:喻指那些潜心努力,不畏强手而一举成名的后起之秀。
18、蓝桥:人们把恋人或夫妻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
19、碧血:人们常将“碧血”与“丹心”连用,称赞忠臣义士为国殉难,保持高尚的节操。
20、鼻祖:多用来称最早创始人或祖师。
21、囊萤:比喻勤学苦练。
22、捧臭脚:对权贵言过其实的吹捧夸耀,博得一欢。
23、二百五:人们常把那些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叫做“二百五”。
24、八斗才:人们常用“八斗才”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形容富有才学。
25、三不足:人们用它形容反对守旧、勇于革新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6、耳旁风:又叫耳边风,比喻对事情漠不关心,丝毫不往心里去。
27、闭门羹:泛指拒绝客人进门,回避不见。也有用来指拜访他人时,主人不在,自喻吃了“闭门羹”的。
28、老皇历:人们常把过去的事称作“老皇历”,指与现在的形势不符。
29、应声虫:比喻那些毫无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别人的人。
30、忘年交:指不够年龄辈分而结成莫逆之交的朋友。
31、阿堵物:指这个东西,即指钱。
32、花架子:指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33、护局子:护自己孩子短儿,护自己单位或下属的短儿。
34、刮地皮:指地方上的赃官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
35、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36、卖关子:泛指设置悬念或故弄玄虚的那一套手法。
37、破天荒:形容创举或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38、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39、鬼门关:比喻僻远险阻的地方,也指克服困难的关键所在。
40、莫须有:指无中生有的诬陷或冤狱。
41、跑龙套:指那些寄人篱下,干些无足轻重的事情的人。
42、娘子军:指由妇女组成的队伍。
43、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44、跌份儿:指降薪降职,现在还牵涉到脸面、身份、气派。
45、喝墨水:形容知识的多少。
46、装门面:比喻制造表面繁荣、好看的假象以掩盖衰败、空虚的本质。
47、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的人引荐和提拔而声誉加强。
48、遮羞布:比喻遮挡不好事物的东西。
49、搞名堂:形容那些让人不明不白甚至有点神秘色彩的行动。
50、敲竹杠:指勒索钱财的行为。
51、磨洋工:指怠慢、磨蹭、拖延工作时间。
52、弄潮儿:指在社会上勇于拼搏进取的人。
53、八面光:形容世故、圆滑,各方面都应付得周到。
54、白热化:原为物理学术语,物理加高热后发出白色光亮,称为白热。现常指事态或感情发展到最紧张的阶段。
55、摆擂台:擂台,古代为比武而搭的台子。现在在劳动竞赛中,常用“摆擂台”比喻挑战,“打擂台”比喻应战。
56、摆架子:指自高自大,装腔作势。
57、败家子:原义是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今也指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58、半瓶醋:近似“半罐水”,比喻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
59、半吊子:指做事有始无终。
60、绊脚石:比喻在前进的道路上起阻碍作用的人。
61、抱佛脚:从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省略而来。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62、背黑锅:北方口语,指受冤屈或代人受过。
63、蹩脚马:象棋用语。常用来比喻行动上受到牵制的人。
64、插撬杠:比喻有意制造阻力。
65、插楔子:比喻有意在别人中间制造隔阂。
66、炒冷饭:比喻重复别人已经说过或已经做过的事,并无新鲜内容。有贬义。
67、出风头:表现自己,企图得到别人的羡慕。
68、传声筒:比喻自己毫无主见,人云亦云的人。
69、打官腔: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或是装腔作势的训人。
70、打闷雷:北方口语,比喻不明底细,闷在心里瞎猜。
71、打抽牛:又作“打秋风”,吴方言,指利用各种借口向有钱的人索取财物。
72、带头羊:以羊群中的带头羊比喻某一行动的带头人。
73、挡箭牌:以古代武器中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
74、刀把子:比喻权柄。
75、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
76、赶浪头:比喻随着别人去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77、故纸堆:泛指多而旧的图书资料。
78、急刹车:比喻赶快停止行动。
79、假面具:本指人造的各种面具,现常用来比喻虚伪的外表。
80、啃骨头:比喻做难办的而又没什么油水的工作。
81、七十二行:比喻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82、七情六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
83、小道消息:指非官方发布,而是道听途说的消息和传闻。
84、大千世界:形容广大而丰富多彩的世界。
85、五音不全:指那些发音不准或唱歌“跑调”的人。
86、不三不四:指行为不端的人。
87、红得发紫:指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地位达到了巅峰,好得不能再好。
88、羊肠小道:形容细小而盘曲的险道。
89、好好先生:指不肯辨别是非、不得罪人的老好人。
90、乱七八糟:指有些事情没有秩序或物品放置没有条理,乱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