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3 水丸的制备与质量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泛制法制备水丸的操作方法、技能和要领。
2.熟悉水丸药料与赋形剂的处理原则,正确选择起模用粉及丸模筛选的时机。
3.了解水丸的质量检查方法。
4. 半自动制丸机、V型或槽型混合机、摇摆式小型药材粉碎机、减压干燥机和振动筛的使用操作。
二、实验原理
1.水丸系药物细粉用冷开水或黄酒、醋、稀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又称水泛丸。
2.泛制法适用于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等的制备。制备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处理→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质检→包装。
3.起模应选用处方中粘性适中的药物细粉,粘性过强或过差均不宜作起模用粉,如用水为湿润剂,必须用8h以内的凉开水或蒸馏水。起模时每次加湿润剂及药粉的量和方法应恰当,防止因过多过少而造成小颗粒过多或粘结成团。起模的用粉量和丸模的数量应适当。
4.手工泛制过程中应交替使用团、翻、撞等动作,以保证丸粒具有适宜的硬度且圆整光滑。
5.加大成型时每次加水加粉应均匀,用量应适中。防止出现粘结或大小不均。应及时筛选、分档,再分别加大成型。
6.水丸处方中含有芳香挥发性或气味特殊、刺激性强的药物,单独粉碎后泛于丸粒中层,以掩盖不良气味或避免挥散。
7.泛制丸含水分多,湿丸粒应及时干燥,干燥温度一般为80℃左右。含挥发性、热敏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丸剂,应在60℃以下干燥。
三、实验准备
设备器皿:棕刷、泛丸匾、铝锅、药粉勺、药粉盆、水盆、棕或马兰根刷子、药筛、选丸筛、电炉、手称、、剪刀、半自动制丸机、烘箱(或减压干燥机)等。
大型设备:半自动制丸机、V型或槽型混合机、摇摆式小型药材粉碎机和振动筛。
药品与材料: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淀粉、冷开水或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
【处方】 逍遥丸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炒)10g
茯苓10g 炙甘草8g 薄荷2g
淀粉:与药粉1:1比例
【制法】
将上述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粉碎,混合,过80~100目筛,将混合后的药粉与淀粉混合均匀泛为小丸,低温干燥,质检,包装即得。
【功能】
疏郁健脾,养血凋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
五、水丸的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
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大蜜丸和小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滴丸应大小均匀,色泽一致,表面的冷凝液应除去。
2.重量差异
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A)。按丸数服用的丸剂照第一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按重量服用的丸剂,照第二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装量差异
单剂量分装的的丸剂,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A),应符合规定。多剂量分装的的丸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应符合规定
丸剂需包糖衣者应在包衣前检查丸心的重量差异,包糖衣后不再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