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再次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真是目的并非炸桥,而是把普京拉下台
当地时间7月17日夜,克里米亚大桥上发生的事情被俄罗斯媒体称为紧急事件,大桥交通中断。而乌克兰媒体则称之为安全局和乌克兰海军的联合行动。
我也是服了俄乌两国,大桥被袭击就是被袭击,袭击大桥就是袭击大桥,各方都采用了规避袭击大桥的说法,有点搞笑。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克里米亚大桥的第一次被袭击,是在 2022 年 10 月 8 日,当天恰逢普京总统的生日。那一次,是乌克兰方面在大卡车上安装了大量炸药,卡车到了大桥上再引爆,造成五人死亡,大桥公路部分的三个跨度倒塌,铁路桥旁的七辆油罐车着火。这次袭击,多方信息显示,是英国与乌克兰特种部队联手所为。
从此,俄罗斯加强了对克里米亚大桥的防卫。但没想到再次遭到攻击。
英国卫报特别指出,许多乌克兰人对克里米亚大桥事件的消息感到高兴。乌克兰一名议员称,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人都必须获得国家最高奖项。
乌方媒体解密说,据内部人士透露,“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是使用英国REMUS 600自主水下机器人进行的,并额外装载了大量炸药。由于它能够在深达 600 米的水下移动,并且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轻松控制,因此可以在爆炸前约 70 小时从黑海的一艘民用船上进行释放。
普京说,那座桥梁很久就没有军用了,纯粹是民用。但乌克兰为何再次对其实施袭击呢?难道乌克兰还没有教训吗?每一次此类袭击,必定让乌克兰遭到俄罗斯的加倍反击,结果是乌克兰损失更大。
上一次袭击,是普京的生日当天。而这一次袭击,也有一个重要的日子:粮食交易协议就在当天到期,联合国和西方国家都要求俄罗斯延期协议。
该协议的表面目的,是为非洲和中东最贫穷国家提供乌克兰粮食,俄罗斯必须保证乌克兰粮食的安全外运。这个协议对俄罗斯来说,就是一个束缚手脚的协议。因为这意味着,为了落实该协议,俄军就不得对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采取军事打击行动,才能确保乌克兰粮食外运,而乌克兰能从粮食出口中获得外汇收入。
那么,如果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断,必定激怒俄罗斯,可能导致俄罗斯不会延期乌克兰粮食外运协议了。乌克兰这不是自己害自己吗?
但其实,恐怕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如果普京拒绝延期协议,那就会被戴上“反人类”的帽子,全球多国乃至民众就会憎恨他,俄罗斯就将引发非洲和中东国家的不满,会更孤立。
如果普京出于大局考虑,忍辱负重延期协议,那就会遭到俄罗斯内部的反对,影响他的地位。甚至明年他会下台。
因此,乌克兰此次发动这样的袭击,根本动机就是要让普京两头为难,为俄罗斯内部推翻普京创造条件。
很显然,这不会是泽连斯基的点子,而是美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