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动词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动词的9种变形
动词原形,一个动词最原本的样子,一切动词的变形皆由原形变化而来。一般教材上写什么先变为ます形再变原形,这种逆向的编写逻辑其实并不好。然后要注意的是,在五段动词中,只有以「ぶ」结尾的动词,不存在以「ふ」或者以「ぷ」结尾的动词。在动词原形的基础上,再衍生出9种变化。
1.动词「て」形
把「て」形放在第一个讲,主要是因为这个变形非常百搭,甚至有一部分的语法都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有的也叫连用形。「て」形的用法是连接前半句和后半句话的,比如像是阴阳师日服里,点出张蓝票要抽卡的时候,蓝票下面写了一句话「霊符(れいふ)を描(えが)いて式神(しきがみ)を召喚(しょうかん)(する)」后面括号里的する是省略掉的。其实原本是有的,不过为了显得更为简短些就省略了。当然,也可以在「て」形后面加一个动词,作为语法出现。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词尾以「う つ る」结尾的都是变成「~って」;词尾以「ぬ む ぶ」结尾的都是变成「~んで」;「く」和「ぐ」分别是「~いて」和「~いで」;以「す」结尾的就是「~して」。一段动词,直接去词尾加上「て」就行。三类动词,「来(く)る」和「する」分别是「きて」和「して」。
2.「た」形
它是动词的过去形(简体),顾名思义就是表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た」形后面可以接个名词,表示事情的后续。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词尾以「う つ る」结尾的全都是「~った」;词尾以「ぬ む ぶ」结尾的都是「~んだ」;「く」和「ぐ」分别是「~いた」跟「~いだ」;以「す」结尾的就是「~した」。一段动词,直接去词尾加上「た」。三类动词,「来る」和「する」分别是「きた」和「した」。我们可以看到的是,「て」形和「た」形的变形的套路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把「て」或者「で」换成「た」或者「だ」,因此这两者的变形方式可以放在一起去掌握其规律。
3.「ない」形
这个是动词否定形式,不用多说,意思一看就很好理解,可能有的还叫成未然形。可以在后面接续一些名词去表达不同的意思,或者再接个助词「で」表示连用。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以「う つ る」结尾的分别是变为「~わない」「~たない」「~らない」;词尾以「ぬ む ぶ」结尾的分别是「~なない」「~まない」「~ばない」;以「く」「ぐ」「す」结尾的分别是「~かない」「~がない」「~しない」。一段动词很简单,去掉词尾换成「ない」即可。三类动词「来る」跟「する」分别为「こない」和「しない」。「ない」形比较典型的一个,比如,死亡「死(し)ぬ」这个动词。就是动漫里这个角色快要死了,然后好基友在一旁出于感情并急切地说「死なない、死なないで!」你不要死,你不要死啊!这样。
4.意志形
动词意志形,也有叫推量形。这个一看也是顾名思义嘛,意志,就是想要做什么,打算做什么。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以「う つ る」结尾的,分别是「~おう」「~とう」「~ろう」;词尾是「ぬ む ぶ」的就是「~のう」「~もう」「~ぼう」;词尾以「く」「ぐ」「す」结尾的是「~こう」「~ごう」「~そう」;一段动词也很简单,去掉词尾换成「よう」。三类动词「来る」和「する」分别是「こよう」和「しよう」。哎,我们可以看见,意志形的五段动词变形都是变成了长音。其实是词尾「う」段的假名,同行的「お」段的假名再加一个长音的「う」得来的。
5.「ば」形
动词「ば」形表示假设,如果。如果什么什么的话,就能怎么怎么样。通常都用于一个人的设想。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词尾以「う つ る」结尾的是变成「~えば」「~てば」「~れば」;词尾是「ぬ む ぶ」的分别是「~ねば」「~めば」「~べば」;词尾是「く」「ぐ」「す」的,分别是「~けば」「~げば」「~せば」。一段动词就是去掉词尾换成「れば」,三类动词「来る」和「する」分别是「くれば」和「すれば」。
6.可能形
可能形,有的也叫作能动态,表示能够做什么,有能力做什么。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没什么限制。一句句子中经常前半句用「ば」形,后半句用可能形。就是如果什么什么的话,就能怎么怎么样。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词尾是「う つ る」的变为「~える」「~てる」「~れる」;词尾是「ぬ む ぶ」的变为「~ねる」「~める」「~べる」;词尾是「く」「ぐ」「す」的变为「~ける」「~げる」「~せる」。一段动词是将词尾改为「られる」,三类动词「来る」变为「こられる」,「する」就特殊点,是「できる」。
7.命令形
看名称同样也是顾名思义,就是向别人发出生硬命令的动词形式。通常都是用于上级命令下级,但只有一个逃跑「逃(に)げる」特殊点,命令形是「逃げろ」快逃。使用频率不高,日常用得不多。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词尾是「う つ る」的变为「~え」「~て」「~れ」;词尾是「ぬ む ぶ」的变为「~ね」「~め」「~べ」;词尾是「く」「ぐ」「す」的变为「~け」「~げ」「~せ」。一段动词去词尾换成「~ろ」,三类动词「来る」和「する」分别是「こい」和「しろ」。
8.被动形
被动形的这个被动,不仅是表达人或事处于被动的情况,承受外来的动作或者影响。还表示得到什么,或者表示受益。再或是表达碰到了某种遭遇或受害。通常用于客观的事物描述。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词尾是「う つ る」的分别变为「~われる」「~たれる」「~られる」;词尾「ぬ む ぶ」的变为「~なれる」「~まれる」「~ばれる」;词尾是「く」「ぐ」「す」的变为「~かれる」「~がれる」「~される」。然后一段动词,也是全都去词尾换做「~られる」。三类动词「来る」和「する」是变为「こられる」和「される」。这其中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一个一段动词的可能形,一个以「る」结尾的五段动词被动形,以及一段动词的被动形,它们变形后的样子单独来看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变成了「~られる」因此这种情况要根据整个句子表达的内容来判断是可能形还是被动形。
9.使役形
使役形的意思是说,别人让你做什么事,你是愿意去做的。或者表示别人逼迫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还能表达别人允许你做什么事情。当然,放任别人做什么也用使役形。
具体变形方式:五段动词,词尾以「う つ る」结尾的变为「~わせる」「~たせる」「~らせる」;词尾以「ぬ む ぶ」结尾的变为「~なせる」「~ませる」「~ばせる」;词尾以「く」「ぐ」「す」结尾的变为「~かせる」「~がせる」「~させる」。一段动词是将词尾变成「~させる」,三类动词「来る」和「する」分别变为「こさせる」和「させる」。这个也是同样要注意的,以「す」结尾的五段动词,一段动词和三类动词的使役形,单独来看,全都是词尾变成了「~させる」所以也要根据整句话的内容来判断。
另外,还有个被动使役形,简称被役态。这个的话……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是一个变形。因为你看前9个,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遵循“以动词原形为基础的变形”的原则。但是被役态只不过是把一个动词的被动形和使役形两个拼接在一起,来表示某种被迫的动作,比如奔跑是「走る」被动形是「走られる」,使役形是「走らせる」,被役形是「走らされる」。像这种把被动形和使役形拼在一起的形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使役形已经可以表示被迫的动作了,被役态却又把被动与迫使的意思给重叠了。因此我一直就怀疑,这可能只是编书的时候撰写进去的,并不是日语上原有的一种动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