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关《蝇后》创作的二三事

2022-04-08 01:33 作者:夜神不说话  | 我要投稿

有关《蝇后》创作的二三事

1.     

《蝇后》的剧本写于2020年9月9日。

2020年8月底,梁颖女士发布微博声称遭到罗冠军○○,导致罗冠军被工作单位开除,同时承受成千上万的网络暴力,网民纷纷骂他是○○○。

9月4日,罗冠军发布长文《罗冠军的自白与呼吁》,称自己已“完全社会性死亡”,声誉尽毁,即使自己公布“全部事实经过与相关证据”,甚至女方也“澄清声明”都于事无补,因为永远有人相信“他做了”。

9月5日,梁颖女士委托律师发布声明,称“罗冠军并没有○○自己”,并同时向公众和罗冠军以及他的朋友道歉。

但,网络暴力并没有停止。在无数网民的眼中,罗冠军依旧是一个○○○,甚至认为,是罗冠军胁迫了梁颖,才最终让梁颖发布了这则有关罗冠军的无罪声明。

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被网络永远地毁了,而暴力的参与者们依旧觉得自己是正义的。

于是我决定创作《蝇后》。

面对互联网和平台,也许我什么都做不到,但至少我能够做到,在我的影响范围里,去影响更多人。

 

2.     

《蝇后》剧本写完之后一个星期,重庆市公安局对所谓的○○案不予立案,经审查罗冠军没有犯罪事实。

理论上,这条消息应该能够对罗冠军的清白之身做出一个认证。但实际上,即便是官方定论了以后,有关罗冠军○○一事依然众说纷纭,依旧关注这一案件的网友们认为,即便官方认为罗冠军是无罪的,那么罗冠军就真的无罪了吗?

一定是证据没有被搜查出来,一定是官方在这个事件上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于他们而言,罗冠军依旧是一个○○○。

即便官方证明罗冠军无罪,梁颖为自己的△△行为贴公告道歉,他们也只认为,这一切都是罗冠军的诡计与花招。

 

3.     

那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因为正义网友坚信,自己永远都是正义的。

倘若正义网友不正义,那一定是正义本身出了问题。

在《蝇后》里我塑造了一个艾说话的角色,他是整个游戏里唯一没有收到“伤害”的人。

因为他根本不在乎真相,他唯一在乎的,是自己的立场。

我的立场是正义的,那么与我相悖的,就不正义。

那么,我的反击便是合理的。

艾说话是一个愚蠢的人。

 

4.     

我的网名叫夜神说话。

也许聪明的你发现了,艾说话的名字,是从我的名字里拆出来的。

每一个网友都有其愚蠢的一面,我并不希望让你觉得,我通过这个故事在进行说教。

每个人都可能是艾说话,也许是你,也许是我。

我也曾经坚守心中的正义,到最后发现所谓的正义其实无足轻重甚至错漏百出。

因此,艾说话就是我自己。

《蝇后》的故事,也是我写给自己的警钟。

 

5.     

晏清的意思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但所谓的天下太平,其实是一种逃避。

晏清一直在逃避接触,她能看见世界的真实,但又逃避那些真实,总是在真相离她临门一脚的时候放弃继续探寻,因为她害怕那个真相。

“只要绕开所有的争议性话题,于我来说,争议性话题就不存在了。”

但世界因此变好了吗?同样没有。

晏清代表着无数面对话题只旁观不参与的朋友。

自然,这一角色里,同样也有我。

“唯有更多人表达喜欢,我才能表达喜欢。”

“更多人表达厌恶,倘若我不希望被人讨厌,那我同样也得表达厌恶。”

 

6.     

但无论随风摇摆还是缄口莫言,都会成为互联网的背景板。

背景板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没有人在乎你的想法。

当其他人用脚投票的时候,没有人会在乎我们希望看到的未来。

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极端,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发声。

我们只是看着,但只是看着是没办法改变世界的。

 

7.     

其实这一次的《二三事》我本来是不打算写的,我觉得被误解是创作者的宿命,当一篇故事被创作出来,有关它的解读就都是读者的事情了。

譬如有人觉得,我通过《蝇后》在写自己的故事,因为也许我以前骂过别人,又或者我也曾经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被网络霸凌。这些猜测都是合理的,因为有凭有据,有理有条。

不过事实上,被人网络霸凌这件事情,从我没有粉丝到我十几万粉丝,每天都在发生,每一次被骂的时候我都会觉得百感交集,但这种百感交集的程度每一次都变得更低。

因为我是互联网时代的裸泳者,从无人问津到全站热门的“围观”,我都经历过。

我是极其幸运的。在我承受力低下的时候,我受到的霸凌威力同样也是低下的,而当舆论体量变大,我自身的承受力,也在之前的无数次打击中变得更强。

我永远能够直面所有的恶意,因为我已经千锤百炼了。

但“陈一三”不同,他从一个普通人突然就到了一个百万人围观的位置,那之后恶意就像大山一样压了下来。

 

8.     

最终让我决定写《二三事》,是因为这次的上海□□。

在睡觉之前,我看到了一位女网友“潔潔周咩咩咩”,因为感谢骑手帮忙跑了27公里送外卖,赠送给骑手200元感谢费,而骑手又同时获得了公司2000元奖励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美丽的女士和一位善良的骑手。

这样感人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呢?

是在微博的评论区,无数的正义网民认为,200元感谢费太少了,说这位女士△△、△△、△△△乃至△△△△。

他们说上海人就是△△△△,又有人说这位女士丢尽了上海的脸面。

但事实又是什么样呢?

事实是,这位女士家庭条件并不好,封闭期间每天都帮失聪的父亲做菜,眼看没菜了,又难以抢到,最终通过跑腿才抢到菜,同时主动感谢骑手小哥,额外打赏200元的同时,又找到大V,希望让骑手的善举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夸奖。

 

9.     

故事的结局,是这位女士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因为她看见了无数的恶意朝自己涌来,让本来双赢甚至三赢的善举里,一定要出现一个牺牲者。

那个牺牲者就是她自己。

在网民的正义感中,她的小小善举反而成为了恶行。

这样的恶行被无数的网民无数次加工,最终变成了滔天之恶,恶得罄竹难书。

 

10.  

正义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我想,在网络时代,所谓的正义感,无非是满足自我罢了。

无数人打着正义的旗号在网络上“去异”,你做的事情与他们所想的不符,你便是罪大恶极。

但所有的这些事情背后,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呢?

 

11.  

其实没有人在乎真相。

一个月以后,不会再有人看到我的帖子。

一年以后,也许这件事情都会从网民的记忆里消失。

这个时代人们能接触的信息太多啦,一个人的死亡所带来的共情,又能持续多久呢?

也许最长只能持续到下一个热门明星偷税漏税的时候吧。

等到下一个热点出现,前一个人的死亡就会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

 

12.  

但至少,我在乎。

我在乎周女士的纵身一跃,我在乎罗冠军并不是○○○。

我能怀念的人有限,但至少,我能用《蝇后》这个作品,让看到这个作品的你,和我一起思考。

他们做错了吗?

如果他们没错,那么,错的又是谁呢?

 

13.  

二周目的“霸王条款”,是现实世界某平台的真实条款。

如果你对条款进行复制粘贴,就能找到这个平台的原型。

我没有改动一个字。

二周目里所有的条目,也都是现实世界里能找到的真实行为。

我没有夸大任何一个台词。

 

14.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社交平台都能够实名,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有发言负责。

希望有一天,社交平台与社交媒体的“法庭”属性彻底消失。

 

15.  

你眼中的恶人,真的是恶人吗?

他的恶是谁传播的?所谓的恶又是否是你亲眼所见呢?

即便他真有恶行,是否每一个恶行都应该“以死谢罪”?

除了法庭本身,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代替法庭。



有关《蝇后》创作的二三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