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理事会官员告诉冯德莱恩,他们不想联美制华

文/刺客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盟在欧委会那帮政客的误导下,沦为美国的战略附庸。欧洲经济因对俄制裁而损失惨重。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为首的欧盟政客,非但不敢就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向美国讨说法,反而按照美国的指令继续祸害欧洲。
众所周知,欧元区经济深陷滞胀泥潭中难以脱身。然而,布鲁塞尔的那帮政客,似乎还嫌祸害欧洲不够狠。据观察者网报道,欧洲理事会因担忧冯德莱恩可能会与美国采取一致的对华政策,一名高级官员指出,欧洲不是美国的附庸,不能按照美国的指令与中国经济脱钩。
欧洲理事会之所以对冯德莱恩感到警惕,是因为拜登政府目前正试图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他们参与美国对华打压行动。根据欧媒的说法就是,冯德莱恩在访美时发表的言论,令人感到担忧,因为她似乎“正打算在对华事务上采取与美国更加一致的步履”。
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是欧盟三大支柱机构。不过,与后面两大机构都由各国政客组成的不同,欧洲理事会却是一个由各成员国部长组成的、具有重要决策权的机构。所以,欧洲理事会官员告诉冯德莱恩,他们不想让欧洲联美制华,并要求她“在对华事务问题上,必须得到欧洲理事会的授权”。
由于欧洲理事会是决策机构,其对华姿态能够代表欧盟各成员国的观点。因此,在美国不断施压欧洲反华的背景下,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去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晤后,还计划在今年上半年访问中国。由此可见,与欧委会和欧洲议会相比,欧洲理事会才是真正捍卫欧洲利益的机构。
其实,欧洲理事会之所以会在一些重大事务上,都要跟欧委会对着干,是因为欧委会代表的不是欧洲的利益,而是美国的利益。出于巴结美国的需要,他们不但破坏中欧合作关系,同时还想将欧洲经济置于死地。欧委会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日前表示,欧洲目前需要转向“战时经济”模式。不过,他这一说法,很快就遭到欧洲舆论的猛烈批评。
布雷顿提出的所谓“战时经济模式”,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就是:让欧元区所有经济发展都让位于国防工业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武器弹药的产能,以“应对高强度冲突的现实”。说白了就是向商界和金融界施压,要求他们与军火商合作,通过参与军工生产、或者增加贷款等方式,为军火商制造杀人武器提供更多资金和产能。
一场俄乌冲突,把欧洲的经济、产业和民生都搞得一塌糊涂。近期,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爆发的反战示威集会,民众有关“要和平,不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呐喊,反映了他们反对欧洲转入“战时经济”模式的心声。因此,很多欧洲舆论布雷顿的表态感到愤怒,因为这将意味着:美欧国防工业获得更多资金只是个开始,欧洲私人需求被国家需求取代,才是欧洲人无法忍受的现实。
所以,有外媒指出,欧洲现在面临的是局部战争,并非全面战争。因此,欧洲各国政府当下首要考虑的,并非是让欧洲进入“战时经济”模式,而是如何让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显然,在利益攸关的问题上,很多欧洲国家根本就不打算被欧委会那帮政客牵着鼻子走,沦为美国附庸。
冯德莱恩在替美国把欧洲拖入到俄乌冲突的泥潭之后,现在还想让欧洲参与美国的反华阵营,因而遭到欧洲理事会的抵制,也是她在咎由自取的结果。毕竟,欧洲很多国家为了一场俄乌冲突遍体鳞伤。现在还有人蛊惑他们与中国脱钩,除了东欧的某些不入流小国外,那些稍微有点独立自主意识的国家,谁愿意听他们的?
所以,有欧洲媒体认为,欧洲三大机构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发生分歧,其实就是冯德莱恩在搞鬼,因为她及其团队被指“同美国关系过于密切”。显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冯德莱恩及其团队在很多欧洲人心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出卖欧洲利益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