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试卷答案

2023-03-25 00:26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1. 知识拓展

此部分教材提供了研究相关资料:

资料1介绍生态足迹的含义,图片表示的是生态足迹的具体类型: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碳吸收用地)和水域(渔业用地),用以说明生态足迹大小与资源消耗量的关系、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本教学设计将保留教材中的资料1,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域空间,但地球资源不是无限量的,若人类仍然按照目前的资源消耗水平进行活动,将超过地球承载能力。

资料2介绍的是全球人类生态足迹的现状,用折线图表示1960年到2030年按目前资源消耗水平所需要的地球数量、碳排放量减少30%所需要的地球数量,用以说明全球生态足迹超出地球承载力的年代、生活方式选择对未来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的影响。

本教学设计保留教材中的资料2,并增加2001-2016年郑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资料、2003年各国生态总足迹排名表(前10名)和相关的图文资料,从城市、国家、全球尺度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人类已面临生态赤字及其将带来的严峻问题,揭示合理利用并节约资源、减小人类生态足迹的必要性。

2. 执行任务

教材此部分分为三个步骤——计算个人生态足迹→制定减小个人生态足迹的行动方案→交流与分享。

通过计算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生态足迹并提出减小个人生态足迹的措施,从个人小尺度说明从自身做起、减小生态足迹的可行性。

此部分设计将“计算个人生态足迹”调整为在课前进行的社会调查活动——教师根据“个人生态足迹计算器”所需要的资料范围,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向,学生调查搜集自己小区内居民的生态足迹相关资料。在课堂中小组计算并展示调查结果,再讨论交流制定出行动方案。通过亲身调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调查中认识到减小生态足迹的必要性,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内容的是选学地理的学生,此时已经学完必修一到选择性必修二所有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高中阶段要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部分的知识基础。

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对于某一特定问题,具备了一定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归纳能力。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自然环境具有服务功能但资源数量有限、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关且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此时用生态足迹来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人类及个人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引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思考如何付出行动以减小生态足迹的动机。

    但生态足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陌生且深奥的名词,除了揭示其专业的含义外,需要将其转换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如转换表示方式,用图的形式表达。

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教材资料1,说出生态足迹的含义并说明其与资源消耗的关系。

2. 结合教材资料2的折线图,分析得出全球生态足迹的未来趋势。

3. 计算自己家庭和小区居民的生态足迹,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个人减小生态足迹的方案。

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  教学课时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 课前:执行任务【计算个人生态足迹】

首先在课前向学生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

其次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调查不同的小区。随机选择几个小区的住户,调查其日常行为、消费情况,并整理归类。

注意提示学生需要调查的内容方向:居所用材,食物构成与来源,交通工具与里程相关信息、生活垃圾废弃物、能源使用情况等)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