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思想政治试卷答案

2023-03-25 00:26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问题研究: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 课标要求

无明确对应的课标要求。

在选择性必修三课标总的教学提示中,提到可以采用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资源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等;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图、表等数据等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及全球生态足迹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社会调查(自己、家人等生态足迹),帮助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 教材分析

(一)    整体分析

本节课内容来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本章的主要内容。虽然本节为“问题研究”,在课程标准中并无明确对应的内容要求,但其渗透于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内容要求中。

第一章前面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及其特征与利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多,人类活动带来的地球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而此问题研究为“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即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多大,探讨的是如果按照我们人类目前的生活标准,到底需要几个地球才能养活目前所有的人,因此前面三节内容是进行本问题研究的知识和情感基础,本节内容是对第一章内容的升华。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态足迹,通过了解全球生态足迹的大小及其变化与自身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意识到人类日常行为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树立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树立人地协调观。

(二) 具体分析

本问题研究部分是对本章学习内容的实践和应用,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建议研究思路、知识拓展、执行任务。

1. 研究思路

教材提供了整个问题研究的过程,将此问题研究设计为四个步骤——认识生态足迹是什么→了解全球生态足迹的大小及变化趋势→计算并分析个人生态足迹→提出减小个人生态足迹的行动方案。

教材思路逻辑性较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知识的讲授逻辑,但为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对问题认识的深度,本教学设计在教材所给的研究思路基础上稍作调整,将“计算个人生态足迹”这一步设计为社会调查活动,先在课前的周末对计算社区生态足迹所需要的资料进行搜集,其后在在课堂合作交流环节中“计算并分析社区生态足迹”,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小组展示。总体上可以遵循“提出问题——根据资料、所学知识及调查结果开展研究并形成对策—表达交流研究成果”。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思想政治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