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穹五星 七幕 诸相非相

狂风席卷着风沙之中,一道身影由东而来,行走于这茫茫沙漠……
五千年前是一个圣人辈出的时代,更开创了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儒,道,墨,法,阴阳等各家思想涌现,更对大虞皇朝带来了极深远的影响。只是百家之中有一家较为特殊,此家创派者在留下三卷经书后,便只身走出西部长城,进入了了无人烟的沙漠之中。
一座烂柯寺,一夜间于这沙漠中拔地而起,佛家就此扎根生芽。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烂柯寺内,众比丘僧分两排合十而坐,聚精会神的静闻当代佛主,青灯晓世佛讲经。
正在这时,一个小沙弥从寺外慌张跑进,打断的讲经,令众比丘僧不悦的向之盯来,令跪在地上的小沙弥冷汗直下。
“不妨事。”
青灯晓世佛一言让众比丘僧皆回头称“罪过”,随其又慈蔼的看着小沙弥,道:“尘念,何事让你这般惊慌?”
“禀佛主。”小沙弥心中一松,合十拜道:“妙音菩萨回来了。”
瞬间,寺内吵闹了起来。
“妙音菩萨,她不是东入魔境,再也没有回来了吗?”
“至今已有四年,我还以为她已经圆寂了。”
“魔族凶残,她是如何平安归来的?”
……
就在议论不决时,青灯晓世佛合十,道:“言之犹多,乃惑迷乱心,乱心耳不静矣,不得大乘。”
众比丘僧皆言:“阿弥陀佛。”
“妙音尊者能平安回归,当是我佛家大幸,快将她请来。”
只是小沙弥却犹豫了。
“怎么?”青灯晓世佛问道。
“妙音菩萨,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她还带回来一个婴儿,是一个‘咒婴’!”
小沙弥一言,在众人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妙音,拜见佛主。”
轻纱遮面、白衣着身,身上每一处无不透露着超凡圣洁之意,佛祖手下四大菩萨之一,妙音菩萨拜于佛前,只是她的怀中抱着一个襁褓,引得众比丘僧的注目。
青灯晓世佛点了点头,道:“能回来就好,一路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打算无视妙音菩萨怀中的襁褓,但还是有人觉得不应坐视不管,站了出来。
“禀佛主,我有几事想问妙音尊者。”明景菩萨起身言道。
轻皱了眉头,知道此事今日是过不去了,但无奈,青灯晓世佛只得答应。
一拜称谢,明景菩萨转身正色向妙音菩萨质问:“妙音尊者,当初你只身深入魔境,久不闻音讯,为何四年后方才回归?”
“弟子不才,被魔族收押,一月前才被放出。”
“以你之力想要脱身,应该并非难事。”
“阿弥陀佛,当初我本想以佛家之说劝诫七十二柱魔神放下成见,止下杀伐,不想还是失败,也本想就此离去,却不料大日龙魔神,以一千人性命威胁,若我走那千人必死。无法,我只得留下。”
“就这样?”明景菩萨疑问,却不想遭到了对方的反问。
“明景尊者,一千人的性命在你的一念之间,是你又会作何选择?”
明景菩萨一时语塞,觉得自己问了一件愚笨的事,目光躲闪的坐了回去。
以为就这样结束?一人又站了起来。
“佛家视苍生为重,不望生伐,在座的各位如遇妙音尊者这般也定会这样选择。”普闻菩萨一笑,让人如沐春风。“妙音尊者能平安回来,我等也是欣喜万分,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既然魔族将你囚禁,又为何放你回归?”
沉默,在过了许久后,妙音菩萨摇了摇头。
“不知。”
“够了,普闻尊者,你是在怀疑妙音尊者会与魔族勾结吗?!”早已不满的藏觉菩萨出声,打算阻止普闻继续追问下去。
“呵呵,藏觉尊者言重了,我自然相信妙音尊者对我佛的诚心,只是四年未归,还是有些事情问清楚的比较好,比如这件。”
普闻菩萨一挥袖,一缕轻风吹向妙音菩萨,将其怀中的襁褓掀开了一角,露出了一头白发和一对小角。
“咒婴”,由人、魔混血而诞生,多是人族女性在战后被虏遭到魔族强迫后产下,其都会有三处共同的特征:生角、白发、赤瞳。
魔族自然不会将他们认为杂种的存在视为同类,而人族也因为“咒婴”生来的特征认为是不祥的诅咒,也将之厌弃。
可以说“咒婴”,是不被两族认可的。是被认定只能处理掉的存在。
妙音菩萨此时怀中所抱,正是一个“咒婴”
“妙音尊者,此是何也?”
独自一人前往魔境,四年才回归,又带回了一个“咒婴”,不得不让众比丘僧心中有所猜想,藏觉菩萨也皱起了眉头,不知该从何帮起妙音菩萨。
面对普闻菩萨的询问,妙音菩萨并未回答,整个人充满慈母天性的哄睡了被吵醒的婴儿后,向青灯晓世佛一拜。
“弟子有罪,然此子是无辜的,佛曰:众生平等。弟子甘愿受罚,只求佛主能放过这个孩子。”
众比丘僧的目光再度聚集向青灯晓世佛,等待其给出答复,青灯晓世佛则深望着长拜不起的妙音菩萨,半晌后才长叹一息。
“来。”
青灯晓世佛向前一招手,妙音菩萨怀中的那个“咒婴”便向其飞去,最后改由青灯晓世佛怀抱此子。
轻抚着稚嫩的小脸,哪怕已是超凡脱俗的青灯晓世佛也不由的露出了亲切慈蔼的一笑,只是又很快掩下,向妙音菩萨望去,道:“暂不问妙音菩萨是否有错,也为了以防万一,先将其押往紫竹林,待结果调查清楚后再做商议。”
“我佛慈悲。”普闻菩萨带头,众比丘僧向青灯晓世佛一拜。
“谢我佛宽恕。”叩头三拜,妙音菩萨没有任何异议,起身与前来押送她去往紫竹林的两名比丘僧向寺外走去,离去前,妙音菩萨又扭头望向青灯晓世佛怀中的“咒婴”,脸上露出了一笑。
妙音菩萨离开后,青灯晓世佛再度开口。
“不论你们怎么想,我始终相信妙音尊者不会做出有违我佛家清规之事,此子也与我佛家有缘,令法号‘尘回’,今日起便为我佛家弟子。”
“阿弥陀佛。”
收“咒婴”为佛家弟子,这是自佛家创立以来,从未有过之事,虽然每个人心中各有想法,但这是当代佛主的决定,也只得将之藏在内心,闭口不言。
“尘念。”
“在!”被佛主点名,之前的那个小沙弥满心紧张的上前跪下。
“从今日起,坐回就交由你负责了,务必让他能健康成长。”
“啊!”真如九雷灌顶,尘念不由得大叫起来。
只是不容尘念拒绝,青灯晓世佛先发话了:“尘念,我相信你会做好的。”
如此,尘念只得认命,低头答应了下来。正在这时,明景与普闻两位菩萨以眼神在私下交流起来,普闻先是点了点头,望在眼里的明景又转睛看向了从青灯晓世佛怀中抱过“咒婴”的尘念。
之后,原本今日的讲经大会,因妙音菩萨之事提前结束,众比丘僧散去,向各自住所而回。
“真搞不懂,佛主他老人家干嘛要我来抚养你?”一路上,尘念抱着自己的师弟尘回,口中不断的咕叨,心里更是百般不解。
“只不过没想到我的师弟会是一个‘咒婴’,喂,听说你们以人血为食是真的吗?”
将婴儿尘回举过头顶,却只得到了咿咿呀呀的叫声。
“算了,你又说不出什么。”撅了一下嘴,尘念继续往住处赶去。
在回去的路上有一片莲花池,并未搭桥,所以尘念要回去必须绕过莲花池才行。也就在尘念来到莲花池前,继续绕着池边行走时,原本平坦路上,一块石头突然滚来,绊倒了没有注意到的尘念。
襁褓脱手而出,划出一条抛物线后,直接落入莲花池中。
“糟了,我杀生了!”
尘念趴在地上,心中正懊悔和后怕时,接下来一幕让他终身难忘。
只见襁褓落入的位置,射出一束金光,随之一朵金莲从中长出,张开足有脸盆大小,而坐回正毫发无伤的坐于金莲之上。
“这!这是!”金莲伸到岸边,重新接过尘回的尘念还未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又有异况发生。
一条金鲤跃出水面,从嘴中射出一条水线,金莲中也飞出九颗莲子,以水线为引,以莲子为珠,在空中串成一串念珠后,落下稳稳戴在尘回的脖上。
一切不过在十息之内,金莲与金鲤一并退回了池中,只留下怀抱尘回的尘念,满脸惊愕的呆坐在岸边。
“金莲救子,鲤串念珠?”路上,正行间的普闻听闻后也不禁一奇。
“没错,我亲眼所见,错不了。”在他身后是明景,此言也表明其当时正在现场,并且不是偶然在那里。
负手,普闻抬头凝望上空,良久,发出一声嗤笑。
“定是晓世佛的手段,暗中保护了这个‘咒婴’,不然这般奇迹可与佛家始祖出生有九莲相迎、五龙浴身相比。难不成一个‘咒婴’能做佛主?哈哈哈哈!”
“师兄说的是,下任佛主之位只有您可担当。”
“哼,四年才好不容易将妙音的支持者打压下去,更将藏觉一派压得抬不起头来,还有十八年就是双佛会,我绝不会允许任何意外发生。”
捏紧拳头,普闻毫不掩盖的说出了他的野心。
双佛会,每千年一次举办,为佛家大典。是旧佛退位,新佛主持的重要之日,故有双佛会之称,而普闻正是看中了佛主之位。
“师兄天资非凡,在烂柯寺中更是德高望重,下任佛主必是师兄您的囊中之物。”无疑,明景便是普闻的支持者,四年甚至更早开始,两人便在策划,如今的烂柯寺中已有八成是他们的支持者,青灯晓世佛除了在众比丘僧心中还有威望,其实早已被普闻架空。
明景的阿谀奉承,让普闻很是受用,转过身伸手拍在了明景的肩上,道:“师弟,你放心,我成了佛主,自不会忘了你的功劳。”
“谢师兄,只是师兄,那个‘咒婴’该如何?”
“如果真是晓世佛暗中相助,也不太好下手,且也只不过是一个‘咒婴’,又会掀起多大风浪,先不去理会。最主要的还是紫竹林那边。”
“那便请师兄放心,我已收买了负责看押的比丘僧们,不许任何人前去看望,更在紫竹林内设下法阵,外面的人进不去,妙音也绝无可能从中走出。”
“做得好,做得好。”发出满意的欢笑,递给明景一瓶丹药后,普闻转身生行离去。
在原地恭送普闻离去后,明景却一把捏碎了那瓶丹药,并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紧闭窗门,并布下隔音法阵后,明景从怀中取出一枚水晶放于桌上,一会儿,水晶便泛起萤光,后在空中投影出一个坐于王座之上的高大身影。
“如何?”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
“一切如陛下所料。”明景跪于地上,对眼前之人的恭敬更甚于对普闻。
“好,双佛会?哼,到时将会是我魔族的屠佛大典!”
一场惊天阴谋,正在暗中悄然进行着。
十三年后,佛家一如以往,只是那名“咒婴”已经长大,法号尘回,于六年前成为了佛家藏经阁的一名普通扫地僧。
幼时所得的九莲水引念珠仍戴在他的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