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文观止(一)——豫让,诸葛亮,方孝孺与向领导报恩

我看过的书里面最有逼格的就是古文观止了,所以先来说说这个。
古文观止这书,是指康熙年间两个文人编辑的历代尽善尽美的文章合集(所以没有清朝的文章),这么看起来古人大概是不用管什么版权的,把别人的文章合起来就是一本书。
今天的主题是豫让,诸葛亮,方孝孺。
虽然按时间来讲豫让在前面,但是我还是先说诸葛亮,因为一般来讲这几个人里面你肯定跟丞相最熟。
丞相进了古文观止的文章有两篇,《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都是丞相跟阿斗说老子要出门北伐了,你蹲家里好好看家,别整幺蛾子。
前篇是讲我们兵也练好了,后方也安定了,可以出门砍人了。

相比于前篇,后出师表就更为绝望,才过一年,我们家已经死了这么多人了,你再不让我们打仗,精兵良将就死的干干净净的了。所以不要听那些人瞎扯,说什么不能打,再不打就可以直接投降了。
于是阿斗也没辙,谁让老爹死前让你辅政呢,你去打吧。

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但是你仔细研读一遍就感觉,从斗神的角度看这文章就很尴尬。
明明这文章是写给斗神的,但是却出现了14个“先帝”,只有7个“陛下”,字里行间一副因为你爹器重我,所以即使临死时候塞给我这烂摊子,虽然感觉没什么希望,但我也只能努力干活的感觉。

至于后出师表就更过分了,一共有6个先帝,只有一个陛下。内容就是我们现在不如刚开国的时候,更别说不如西汉那时候了,敌人又这么强,这局面只能拼了,而且还是输了也别怪我。
你要是斗神你高兴吗?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黑丞相。北伐有多麻烦,现代人的我们又没带过兵打过仗,所以只能从游戏里找感觉类比一下。
这么多年玩了很多代光荣的三国志游戏,北伐都是个麻烦事。(别提11代,有丞相在,那根本不是事。)
说老实话北伐刚正面最困难的还是得数三国志13原版。你高高兴兴起大兵北伐,从西川慢慢的把兵往北带,接着就发现敌人的几十万几百万大军横在那里等着你,然后你好不容易打掉几拨,回头一看没兵粮了,士兵也死的七七八八,面前还是几十万大军,对面还总是出现伐蜀先锋徐元直和死不投降姜伯约,每次看到他们气就不打一处来。只能骂一句MLGB然后默默点了撤退,最后灰头土脸的回去见皇上,说下一局我们一定能赢。
所以大家评价三国志13都是:确实反映了北伐的辛酸。
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斗神宠幸宦官,虽然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不敢搞大动作,但是诸葛亮病逝之后就比较那啥了,最后直接投降了。
所以这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算你是他干爹,你也要尊重领导。
忠不忠是一码事,领导听不听你的话又是一码事。
当然,反过来说,所有领导都想让自己的下属当诸葛亮,但是你不认他当爹还给他这么恐怖的任务的话,他估计会跑,这也是有道理的。
至于另外一个豫让,就相对来讲陌生一点。虽然讲他的名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似乎比他本人更为知名。
《史记·刺客列传》里的男人(刺客列传没选入古文观止),接连做了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属下。后来这俩被智氏灭了,豫让也成了智氏手下。
后来智伯被赵氏和反水的韩氏魏氏联手灭了,豫让不去刺杀这俩二五仔,反过来去刺杀赵氏的老大赵襄子(可能是因为赵襄子把智伯的脑袋做成了酒器),结果被抓住了。赵襄子觉得这家伙是个义士,就把他放了。
一次不行还来一次,这次还把漆涂在身上让皮肤腐烂,吞炭让声音沙哑,自己老婆都不认识(但是他朋友竟然还能认出来,大概是真爱)
结果行刺又失败了。
赵襄子说你TM怎么不去为范氏和中行氏报仇,(而且你为啥不去杀那俩二五仔),却来找我。
然后他就抛出了这句名句,说范氏和中行氏都不重用自己,但是智伯重用自己,所以老子就只为智伯报仇,范氏和中行氏哪凉快哪待着去,并要求赵襄子脱件衣服给他比划一下。

结果赵襄子非常感动,然后把衣服脱下来送给他。豫让连续拿剑对着衣服砍了好几下,觉得自己可以回报智伯了,就自杀了。
总之在场的所有人觉得他是个忠义之人,现在邢台还有豫让公园。
对自己好的人要报答,这谁都知道,谁都想要做,但是不是谁都做得到的。特别是报答起来非常困难的时候。
豫让的介绍就这么多,接下来是方孝孺,他选入古文观止的文章有两篇,《深虑论》和《豫让论》。深虑论暂时不提,我们还是说说豫让论吧。
上面说了很多人觉得豫让是个义士,但是方孝孺毫不犹豫的开始批判豫让了。
说豫让没能在智伯活着的时候规劝他,反而在他死后搞事情,简直是愚蠢。
如果真的要死的话,就应该多次进谏,如果智伯不听就来一波自杀,然后还能搏个死谏的美名。
为了防止别人喷他,最后加了一句,虽然豫让无法被称为国士,但是起码比那些早上还是仇敌,晚上却厚脸皮的成为了君臣的人好的多。

但是回头看看方孝孺的故事,你发现这就尴尬了……
做为皇帝的老师,朱棣造反的时候,虽然方孝孺用了计策,但是不是被识破了就是失败了。皇帝说别杀我叔叔,他也没制止。朝廷派去的将领是一败再败,也没有找到什么将领来抵抗敌军。
不知道燕军攻下南京的时候,刑场上被车裂的时候,他会不会想起自己的豫让论。
虽然说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但是他起码没有违背最后一句。这一点也足够值得敬佩了不是吗?
最后的总结就是,人都不是万能的。即使领导是你的晚辈,让他听进你的意见都很困难,更别说现代社会了。
至于怎么样让领导听你的话……我要是懂这个我就不用写这个文章了。
赠品
最后再聊聊我吧,虽然我是没法和这群人相提并论的。
我呢,刚毕业的时候没找到工作,因为找不到工作没法转档案,所以托家里人的关系,找了份工作,工资也很低。
长辈告诉我说,家里的某某某亲戚原来就是从底层干起来的,后来就是领导了,所以你也要沉下心来好好干。我说行。
没干多久我TM就后悔了,我觉得工作量和工资完全不能成正比,之后还精神紧张导致睡眠不足,到现在有时候也会精神紧张,整个就一悲剧。至于工资,别提了,过了试用期之后基本就没涨过,而且还越来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我还干了一年,辞职之前还为同事做了几个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方案,然后封金挂印下岗再就业。
虽然我并不觉得我自己的水平有多么高尚,但是起码个人认为我的人格还是可以看的。
从我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在现在这个时代,不混个好多年,别觉得你可以当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