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槊蟒记》完结感言暨新作谈

2018-03-23 20:21 作者:泓烧鸭BurningDuck  | 我要投稿

——【文】泓烧鸭

 

前言

 

我是泓烧鸭。

42个小时前,我为之奋斗将近三年的巨作《槊蟒记》上传过了最后一章、正式宣告了收官完结…现在是3月1日深夜1时41分,我坐在电脑前、写下了这篇文章。主要向大家谈谈这部作品,梳理、回忆下这些年的心酸历程,一些完结后的感受、以及我对接下来下一部小说的一些想法等。

我不知这篇文章是否会有人看到,我也不曾在意。嗯,无所谓的…正如这部二百万字的长篇史诗悲歌般:

我写下来,只单纯地因为‘我想’将它写下来而已。

如果你们能来看,我会很感激。

倘若没有,没兴趣,我也不怪你们。

对了,不管是否有人看到,我还是善心提醒一句为好:以下内容会涉及到小说正文情节的剧透,阅读之前还请做好心理准备。

 

血泪艰辛——了解《槊蟒记》一路过来的创作史

 

《槊蟒记》是我创作于2015至2018年间、发表于逐浪中文网的人生第二部小说(第一部为《妖圣再世》,创作了约71.3万字后遗憾封笔),亦是目前篇幅最长的一部,是我对武侠题材的初次尝试。

在此前我的创作人生,只经历过两次为一部亲自编创的长篇故事划上句号、所带来的这般复杂情绪,那即是我作于初中时期的漫画《魔界》与《吴昊大冒险》。

而作为小说,《槊蟒记》则是首部。

作为我所呕心沥血,付出最多艰辛与努力的巨作;《槊蟒记》也是我当前个人创作能力的极限之作,没有之一。

2015年6月15日,当时仍在高中,是由我亲自开启了这个豪情万丈、坚韧不拔的梦想…

及至不久前刚刚完结,历经988天的心酸岁月后…在一家网咖内、敲下了它正文的最后一个字,完成共计2167329字的冗长篇幅。

全文创作的时间跨度超过两年半以上,当中或因构思变化、文笔水平提升以及疏忽等,会出现许多前后不通、相互矛盾以及错别字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日子内会进行大程度、从头到尾的整修。

而创作它的过程,也让我经历了一段破碎的青春。

从刚开始写起不久,我即面临了区艺术统考,之后又轮到校考,接着我父母离异,过不久又是一模、二模、三模等为高考而准备的各式紧张的练笔。直至真正的高考、毕业、查分数、填志愿,进入大学校门、再为了创作而休学从中走出…

这些,都是在《槊蟒记》创作过程之中,我所亲身经历的。

夹杂在这之间的,更是有我不知凡几的通宵创作、发病,遭人质疑、诋毁以及嘲讽等…多少艰难险阻,难以想象,我都坚挺了过来。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二百万字,这在网文界似是个极慢的速度。

但若将之代入以上、我的诸般青春里…这,便已经很辛苦了。

至少我自己认为是。

至今,我走上写作的路途已经五年。前作《妖圣再世》分文未入,而《槊蟒记》在敲下句号、完结了的那一刻,总共收入不过五千余元出头。在大部分人眼里,这是个极“得不偿失”的付出。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心思,还累垮了身子,便只有这个回报。按他们心底里的想法,对此仅愿以一个字形容:

傻。

这不奇怪,他们眼中只有“收入”,只有粉红色的钞票与增长着的数据,对笔下作品之质量他们则毫不关心。这样的人我见多了,而时常回首自己以往人生、明白心底所求的我也庆幸,自己正好是这样的“傻”人、从未转变。

我写书,为写而写、并非为钱而写。

我写小说,则为通过我的文笔水平、以编创一个个故事的方式,向读到这些文字的朋友们、传达我所想传达的。我的思想,我的见解,我的世界观等等。我的书是“作者写”的,而非“读者写”的。

我其实也一直明白,这正是我无法赚取财富、赢得盆满钵满的原因。但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键盘坚决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永不绝望。这些年支撑我走来的,正是反复回荡于心中、极其空匮且虚无的二字:

梦想。

多年来,都是这二字,指使我不会在心理崩溃的断崖上纵身一跃,不会在追寻传说的道路中转身折返。不曾经此磨难、亦坚持自身之人,是无法理解这五百多章以来我这“密不透风的煎熬”的。

这多年来,也使我经历了也从“被迫孤独”进入了“享受孤独”的境界转变。

我喜欢这样的转变。

至于为何,此前多篇文章我都提到过了关于我人生、许多详细的记载。我不愿再老生常谈,是故也不必在此解释了。

总之,孤独、痛苦、梦想,是它们支撑我完成了这部百万巨作。

而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介绍这部巨作…嗯,也许我该进入正题了才是。

 

追源溯始——回忆《槊蟒记》最初之前的灵感源

 

《槊蟒记》最初的原文于2015年6月15日开始动笔,那天的记忆我都还十分清晰:那时仍在柳铁二中,高二(9)班,当日下午的某节课堂上(那节课间我还打开过《节奏大师》玩了4键困难歌曲《The Prince Of Darkness(黑暗王子)》)。我坐在第二组第五排靠走道右边的一张桌上,以一支廉价、劣质的钢笔,在一部粉红色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属于它的第一行字:

“如果这部作品可以成功,那么这个日子理当被记住——《蟒》开工日期,2015年6月15日”

这个粉红色的笔记本我仍留在房间的书柜内,而将来它能进入博物馆,则是我梦想达成的目标之一。

从开始写到完结,关于《槊蟒记》创作的来源,我的解释一直“改编自漫画《蟒》(我高中时期所作长篇漫画)”,其实如今可以坦白,关于《槊蟒记》真正灵感的源始,还有很长一条线可以追寻过去。

接下来,就由我向你们解释吧:

《蟒》是我作于2013至2015年间的漫画,共绘378页,已塑造了一个成功的世界观与二十余位生动形象的人物,但仍遗憾封笔、无疾而终。其所讲述着“在地球南印度洋的黑牛帝国(即黑翳王朝)里,七个黑帮杀手在一次行动失败后被迫流亡(即西门天宇与六徒弟)全球各地,之后却偶然牵扯到一个反社会组织、将一则更大的阴谋从黑暗中揪出”的故事。

由于原故事涉政、涉黑,且架构于地球,导致创作上诸多不便、越往后越为困难,最终封笔。而我后来则将它另一形式的生命延续了下去,这即是武侠,而正是大家所熟知《槊蟒记》的由来了。

而在笔稿刚开始时,我并未有将它写作武侠的想法,所以开头才会写“《蟒》开工日期”而非“《槊蟒记》开工日期”,也之所以笔稿版的第一章会出现“钢筋混凝土”类词眼。直到一两个月后、上高三前的那个暑假中,我才决定要将它写作一部武侠小说。

而之所以有《蟒》的诞生,则来源于2013年10月,那时正在刚上高中不久的军训当中,我结识了同班里一群性格高亢激昂、极为好玩的同学们,他们以一个天生骨关节有特异功能的同学为首领,自立了一个“帮派组织”,这即是“蟒”。“蟒组织”包括我在内、有共十八名成员(即金蟒卫),当时大家都很年轻热血、团结一体,关系非常好,还出钱印过“蟒服”。因“蟒组织”的出现,心血来潮的我,才开始了漫画《蟒》的编绘。

正因是“心血来潮”、“想画就画”,所以如何构思个好情节、又该如何在后来圆好这个故事,便有了充分的难度。

开工前准备不足,于是即导致了后来的无奈封笔。

《蟒》的主线情节,其实非我原创。整个故事各主角的历险足迹、牵涉背后的阴谋与诸多设定等,都从我更早时期的《华纳大冒险》改编而来。《华纳大冒险》则绘制于我小学时期、2008至2010年间,那便是更久远的记忆了。可其实,还可往上追溯;

《华纳大冒险》的故事,又完全复刻自当时、在4399小游戏网站上我所玩过的一部经典Flash单机小游戏系列《荒原狼:X生物计划》,这个名字或许不熟悉,但它在4399上的名字:“华纳冒险史诗连载”,相信部分同学便有些眼熟、有那么些朦胧的记忆了。

《荒原狼:X生物计划》的全篇游戏分作六章,每章四集,共二十四集(小学时我便全都通关过了)。而将之串联起、成一篇完整的故事后,这便是一段极是动魄惊心的历险了。

它所讲述的故事是…我懒得手打,便直接从百度百科上截图给你们好了:

之所以它只是一部小游戏系列,便能如此影响我、让我为之复刻了一部漫画(虽仍无疾而终),究其原因便在于这整段精彩纷呈的故事。

而这,也可说是《槊蟒记》所创作灵感、最后的源头了。

若是有些凌乱、没怎么看懂,我可以为你们捋一下:

1:《荒原狼:X生物计划》是一部许多年前出现在4399上、长篇连载的Flash单机小游戏系列,也叫“华纳史诗冒险”系列。我自借在校的电脑课和与周末偶尔的碰电脑时间接触到了它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在了其中。

2:我打通了全系列后,便动了心思,在2008至2010年间复刻、绘制了漫画《华纳大冒险》。

3:后来,心血来潮的我急欲以“蟒组织”十八名成员为原型绘制漫画,便通过以前自己的《华纳大冒险》所改编,于2013至2015年间编绘了漫画《蟒》。这两部漫画皆未完成、无疾而终。

4:而再后来,因《妖圣再世》的失败与我对武侠及时所生的痴迷,我又将《蟒》重新换血、大洗再作,才有了今天、我作于2015至2018年间的长篇武侠小说、我当前唯一的代表作——《槊蟒记》。

这个长篇故事,有着一层接一层的源始可以追溯。甚至都可直接说《槊蟒记》即改编自《荒原狼:X生物计划》,我不会反对。但经了这般多年的构思、更改与创作后,《槊蟒记》已经褪去了曾经稚嫩的、模仿而来的外衣,有了它自己深刻的灵魂、属于它自己的精彩故事。

如今对比两作,你能找到的共同点已经少之又少了、甚至于没有了。

其实呢,还是有的。

我不奢望有谁能惊喜找出,过于冷门与无人问津的这一切,如今只能由迫不及待的我亲自来为诸位解答了:

(以下为方便对比,暂时将《荒原狼:X生物计划》简称为《华》,将《槊蟒记》简称为《槊》。)

其一,在《华》中,男女主角艾伦和梅格前三章所探险的顺序为:刚果丛林、珠峰、多诺万公司总部与南极废弃研究基地(分头行动)。在《蟒》中则也先到了委内瑞拉丛林(同样遇见了恐龙、并为采血而去),接着亦是珠峰,然后是莫斯科郊外的废弃研究基地(同样有位失败研究体被囚于此,往后则未再画)。而如此丛林、雪山到公司本部的顺序,延续到了《槊》——在《槊》中,主角王隶则先去的鸠毒林(同样为寻找某人而去),再去的白蟒山(同样在路上屡遭艰险),而后去了隼阳门本部(同样最后落网造擒)。探险顺序,这是一个藏的很深、十分核心的共同点。

其二,在《华》中,男主角艾伦·凯恩在摘掉眼镜、纹上纹身,成为“荒原狼”后的这个角色,也让我搬运了进来。基本相同的设定,即成为了《蟒》中的神秘丛林高手“史蒂芬·沃尔夫(即SteppenWolf,正乃荒原狼之意)”。而在《槊蟒记》中则经充分改编、有了金佛国王子“金手小圣佛”阿瑟律。我曾绘制过它的人设图,结合漫画再将三者造型一对比,便可立见分晓了(我这么懒的人,就不亲自放图了)。

其三…除此之外,应该没了。也许还有,但我现在想不起来了。

总体来说,《荒原狼:X生物计划》确是部对我影响颇深的游戏,它精彩纷呈、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促成我后来创作了《华纳大冒险》、《蟒》与《槊蟒记》三部作品。而这三部作品的出现,也是我情节方面从完全复刻、到自我填充完善,再到自我构思淬炼、最终完全进化出属于我自己的创作灵魂的,一个成长的过程。

可说《华纳大冒险》是部同人作、相当于游戏的漫画般,《蟒》是有区别于游戏的主线、算是模仿之作,而《槊蟒记》则完全创作成了我自己的故事,只剩下借鉴、致敬之意于其中了。

你不能说我任何一部算抄袭,因为我已坦白承认了来源何处。属于它应有的名声与赞美,我可是一点也未抛下。

再说一个是现代科幻历险,一个是架空修真武侠…这要怎么抄袭?

同学,你抄一个我看看?

 

浩瀚壮阔——进入《槊蟒记》精彩纷呈的大世界

 

说了这么多,这部书的创作历程、灵感源始等,我们一直在这部书之外徘徊…既然作为一部小说,不妨接下来,由我带你们进入《槊蟒记》的世界。

这个由我泓烧鸭,所“创造”的世界。

在整个浩瀚的网文界中,《槊蟒记》的世界观并不算大,甚至可说是其中极小的一个——它仅由一片大海,海上两座大陆、及密麻如星点的诸岛屿们构成。说实在的,其实在动笔之前,我便早已明确:《槊蟒记》只是我用于练笔的作品,而在完成它后,《妖圣再世》会继续更新。

后来,似乎是倾注的心血过多…我竟把它写成了我至今最为满意的作品。

在“番茄”我吃西红柿的武侠小说《九鼎记》中,主要的世界观也限定在了一个世界内,分为了两座大陆,九州大陆与北海大陆。这与《槊蟒记》的设定相似,黑翳大陆与金佛大陆。但容我再行强调,你或许可说模仿、借鉴等,但这跟抄袭并无一丝关系。

因为“黑翳大陆”,确是我亲自构造的世界观。

最早使用这个世界观,可追溯至我2010年的漫画《黑牛帝国》中。那是南印度洋上一个十字型的大陆帝国,划分四省、绝世而独立。国家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军事、商农文化等体系,发展完整。漫画的故事,则讲述了总统“黑牛”的发家史,其如何从孑然一身之力、经过奋斗,最终在乱世中打下整片江山、成立了这座帝国的故事。

接着,黑牛帝国、黑牛大陆的世界观继承到了我2011年的漫画《吴昊大冒险》,这是我绘制过最长的一篇完整漫画,也是至今最后一篇。这部漫画沿用该世界观,时间线在《黑牛帝国》十余年后,且讲述了完全区别于前作的另一个故事——雪村中的少年吴昊,如何卷入一场魔法世界相关的危机中、及其走遍黑牛大陆历险,最终击败恶魔、拯救家国等。在其中,我也以彩蛋的形式使《黑牛帝国》中的诸多“开国先辈”有过登场。

在使用RPG Maker Vx Ace软件为《吴昊大冒险》所制作的RPG游戏版中,“黑牛大陆”首次有了完整详细的大地图;从四省五城,至各省的冒险地图,雪森、港口、盆地、东南峡谷、湖心岛、夹银山、人山人海草原…这一切的一切,皆从我的脑洞当中具现了出来。

或化作笔下漫画,或成为游戏场景。

后来,在2013年的漫画《蟒》、即《槊蟒记》的原型作品中,继续沿用该世界观;且时间线设定在刚建国不久之时,黑牛总统三度现身,且也因其如狂风骤雨般对国内黑帮势力的铲除,才与主角们扯上关系、因而搅动此一系列关系。虽然正文未编绘完全,但漫画的大纲、我则已构思好了十之八九。

且说经此三部漫画、一部游戏后,我的“御用世界观”“黑牛帝国、黑牛大陆”基本已经塑造完全了——而我将之继续沿用了下去,跨界、从漫画进入到了小说中;且从现代或魔法时代回到武侠时代,其名字自然也经了更改:

黑牛帝国、黑牛大陆,便到小说中变作了黑翳王朝与黑翳大陆。

黑牛总统,在小说中虽有多位“黑翳”,但与三部漫画中的设定最为相近的,自当还是七主角之一、为复国而独自努力了许久的十六代皇太孙:“黑翳鸿”。与以前不同的是,小说中的鸿复国是失败了,甚至娶了仇人的女儿、自此住回家族祖岛上,再不问复国事——这也是我以另一种方式,对我放弃同样努力过很久的漫画、而开始写小说的自嘲。

不过在《槊蟒记》结局中,黑翳鸿与唐芸之子“黑翳扉”最终仍即帝位、做了子龙王朝第二位皇帝,算是圆了他先辈们一个凄惨的梦吧。

说完大体,来回细说;在黑牛帝国中,“五省”的名字极为随意,直接便称作东省、南省、西省、北省而已,那时的中部没有行政区域。首都“黑牛城堡”只位于四省交界。到黑翳王朝后,我则为中部划出了一块地。东南西北中,在黑翳/子龙王朝中的名称,便是“海渚流清江”。

五个皆带三点水旁的单字,究竟有何特殊意义?

或许有吧,但我当时确是随便想的。

其后,便是各省省会——

起初的我文学造诣不够,起名都极为随意,在四省省会上更是如此;四座城市,名字全叫做“黑牛”,只是以村、屯、县、镇四个后缀区别而已…而到《槊蟒记》中不仅变作了夏宫封雪京五城,还多出了洛郡、野英镇、嵩郡、仑城、敦郡、边郡、阳郡、丝工郡等等……也算是给这地图,完善、充实了许多吧。

除此外还有各大门派、各姓家族、诸多新增人物,及周边岛屿等。而相比较之前漫画、游戏等世界观的如此空虚,可说对《槊蟒记》所倾注的心血,我还真是超越了以往所有作品呢…

这个世界,绝对是足够精彩的。

黑翳大陆过完,便到了金佛大陆——在原文设定中,后者地理面积小于前者、是仅相当于三州之地大(即六成左右)的三角形大陆,位于前者正南,须航行将近万里(约三个月)方能抵达,正中还隔着个小灵山岛呢。

在我的构思草稿中,十字型的黑翳大陆万年来历经了诸般多朝代,光写入书中的就有叶氏王朝、黑翳王朝、子龙王朝等,草稿中则写了上古蛇皇时代建立过“蟒氏王朝”,不过并未写入书中。而金佛大陆则不同于黑翳大陆,自有记载开始、这里便一直是“金佛国”。全国上下尊佛学、兴佛法,与我印象中的古印度“身毒国”设定相似。

说到这,还得再提;《槊蟒记》中阿瑟律的形象,虽借鉴、综合了《荒原狼:X生物计划》的艾伦·凯恩与《蟒》的史蒂芬·沃尔夫(也许这便是以上没想起来的其三吧),但其实还有他者。与此形象相像者,众位熟知的有《拳皇》系列中的大蛇,而少有所知的则有《轩辕剑陆:凤凌长空千载云》中的迦兰多等。可说“阿瑟律”的出现,从以上提到的四位角色中,都汲取了相关灵感。

关于金佛国,我构思与设定得远不如黑翳大陆所充实与完整,所以在小说中、它出现的篇幅也不多;五百二十章的故事里,主角王隶在金佛国不过只游历了约四五十章左右,其它时候、可都是在黑翳大陆。

关于两座大陆的事,我还能说很多…但是眼下,想想还是到这里够了。

更多的,只待你们前去探索,或来问我便好(虽然不知会不会有人来问)。这个世界观…不知接下来我是否还会继续沿用,或许…我也会创造新的吧。

 

百芳璀璨——认识《槊蟒记》缤纷繁杂的人物们

 

说完世界,来说说人物。

在《槊蟒记》中有许多人物,在一部作品中登场、可说已超过了我以往漫画们构思的总和。但这些人物十分有意思,因为我起名真的很没创意,说实话,大部分原型(至少名字)都取自于我生活当中认识的人们。

主角王隶,在《蟒》中是王小康,王小康原型便是我一位高中同学…

包括他在内的金蟒卫、“蟒组织”十八人,在我的高中同学内,更是都能一个个清点数出来。这里为保护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姓名,我就不一一提出了。不过可明确告诉你们的是,金蟒卫的第一蟒“尸蟒”、《蟒》中的神鹰局失败实验体“泓”,便是身为“僵尸蟒”的原型我自己……嘿嘿。

可我自己担当的角色,还不止一名呢。

之前说到黑翳鸿,在《黑牛帝国》、《吴昊大冒险》、《蟒》中他皆作为黑牛总统存在(《吴昊大冒险》中甚至有个黑牛大神,拥有无上之盾、无上之剑等BUG设定级实力)。不过其实…“黑牛”这二字,则是我初中时,同学们对我所起的外号。我的同学们都能作证,其中甚至有些人…至今仍这么称呼我。

所以可以说,尸蟒、黑翳鸿,都是我。

但其实…没有最巧,只有更巧,或者可说甚至是故意;在《槊蟒记》中,秦瑝、秦蕙、秦泗是一组三兄妹,即长兄、二妹与三弟这般的关系。而在此可毫不造假的说,我的外婆在四五十余年前,所带来世间的、恰好也是一组三兄妹;他们正是我的大舅、母亲与小舅。

所以,你可以将他们也代入…致使我也有可能,是“乔昭”或是“乔炎”吧,嘿嘿。但《槊蟒记》是我的书,这两百万字前后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由我所创…所以,我还有更多的分身在其中。

而最典型的,比主角王隶更像主角的本书核心人物——王伊宁,就更不必说了。我在创作时,几乎就把王伊宁当成了我自己来写。当我将《蟒》从漫画转编作小说时,因为从现代转进古代、许多人物的名字因而需要重编。许多在原漫画中极简单与随意的名字,到小说中后,都改成了古名古姓……这么做,是为了让这部书读起来时能更像一部“武侠小说”。

但王伊宁不一样。

仍在《蟒》中时,他便叫做王伊宁,转入小说并未发生更改。只因我觉得这名字十分适合这个人物而已,但名字有何特殊含义,我却完全讲不出…或说其实根本没有。它在四年多前那时就好似一条忽然闯入我脑海里的闪耀的灵感流星般,恰好被我捕捉了到,让我收入了囊中。

然正如我所言,《蟒》、《槊蟒记》中的王伊宁,也都是当成我自身来画/写的。

他们的一生也大体相同:都在年少时因王家被灭的事故后,乔装潜入了秦家的阵地神鹰局/隼阳门中,从底层一步步混到顶端,最终完全掌控,再一发将整个秦氏势力连根拔除。虽然小说版添加了许多人物,但两个王伊宁的故事、其实都相差不多。

可以说,在这部小说里,尸蟒、黑翳鸿、昭炎兄弟、王伊宁…都可以是我。在创作他们时,都注入了我镜中之影。

倘若未来真有机会成了电影、电视剧的话,也许我自己就能饰演他们。

除此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人物、名字等,譬如后期登场的镖师三兄弟老徐、老朱与老耿,原型来自我的三位大学同学。譬如武林大会时一闪而过的几个名字、以及黑翳王朝的前一个为何叫叶氏王朝,都是我对前作《妖圣再世》某种程度上的缅怀。譬如灵山真人白丘的弟子为何叫弈成,这名字也取自我一位高中同学“亿成”等等……

最后,来解释下金佛国将军阎若罗麾下四护法的名字。

唐云,裴沃,毕安丝,狄采。唐云是随便取的。而之后三人,“裴沃”将之调转、代表的是“我呸”。“毕安丝”代表的是“Big Artist”即“大艺术家”。“狄采”代表的是“地才”……

在此看来,我可能也素一位淋家的姐妹厚。

吸吸。

 

永不放弃——完结《槊蟒记》后关于新作的想法

 

写小说的道路我既然踏上,至今历经这么多磨难、立下这么多血誓,一直走到了今天…可以说,我绝不会再放弃。

如果我放弃了,你们可以截图这里的这句话发给我,我绝不删。

然后我要么选择继续写,要么选择自杀。

我说真的。

《槊蟒记》的故事完结了,但创作的道路我仍在走着,一部书写完之后自然该接着下一部。但现在的我一来需要休息、掸一掸这两年多来粘上身了的汗尘与血泪,二来刚好休学时间结束、复学后回校的我生活中再次被诸多杂事占据,三来目前没有灵感、关于续作还无法立即开更,目前仍在构思与准备着。

不过可以承诺、在5月27日之前,我泓烧鸭的第三部小说、继《槊蟒记》之后的续作,一定会在逐浪中文网正式发布。

至于写什么题材、长篇还是短篇、还写不写武侠之类…虽然我已有了许多的构思与想法,但目前则仍无一个确切的定论。

我也不羞坦白,这么做是确为了领到那两千元的完本奖…

不是我贪这点钱,而是在创作上我的“入不敷出”程度确是太过了。读者与收入都一直接近于零,再写下去只会遭受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与嘲笑而已(虽然我不在意)。况且,对于我的付出,领到这笔钱、我也觉得应该才对。

以下可以给你们分享分享这些关于续作的构思,如果有什么意见或是建议,也欢迎你们前来找我提出或是探讨之类。

在目前尚无确切定论的情况下,关于续作的构思,我是多半倾向于三个方向的:一,撰写一些或系列沿《槊蟒记》而开始的后传、外传、衍生作之类。二,重写我的前作《妖圣再世》,弥补当年的遗憾、走完曾经的梦想。三,继续从我以前的诸多漫画中或对我影响颇深的其它作品中寻找灵感、将之改编成为小说(《槊蟒记》本身也来自漫画改编,这点众所周知)等等。

也许这次,我还可以试着挣脱来自以前灵感的一些束缚、选择原生态的直接从小说开始,叙写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人物、新的情节故事等等。

在三个月内会有结论,不过目前…这些都仍说不定。

关于续作我能说的不多,但我十分期待甚至亟需你们的意见、建议与指教,若有想法,请一定多来找我探讨。

我是泓烧鸭。

 

结语

曾经以为一篇小小的完结感言,我在一号当晚就能写完。可谁想掘开了思想之江的堰口后,灵感便如泉涌般暴灌进来,这一写便成了现在的九千多字…这也与我的《槊蟒记》所差不多。本想只写个小故事,却奈越写越长,一些就是两年半、一写就是二百一十六万字…

正在此时,我耳机中正播放着的歌单、为我随机到了一首非桥段调教作品《灯芯不灭》,也正如来自1999年动画《宝莲灯》中孙悟空的一句话:

人无心则死,灯无芯则灭。

人心不死,灯芯怎会灭?

五年过来,手书两部作品近三百万字,至今这颗炙热的创作之心仍在、这盏照亮前路明亮的灯,又怎会熄灭呢?

开始写下这篇文章时,我仍在我广西的家中。

而如今敲下了这结尾之前的句号时,已过去七天,我已北渡四千余里、带着一腔迷茫回到了我曾经想从中逃出的大学校园。而现在是2018年3月8日下午14时18分,我坐在东旭网吧001号机、为这篇文章敲下了句号。

网费不够了,我起身去加了六元。

之所以加六元、是因为口渴顺带买了瓶统一阿萨姆奶茶,而直接给了网管一张十元,懒得要补就加六元了。

虽曾经说过绝不归来,但如今还是重回此地。

对此虽有诸般不可说的原因,但也并非我不想回…曾经为了创作而休学,如今复学却也不意味着放弃创作。

我怎会放弃创作呢?我永远不会。

在此,继续引用在我前往学校时、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张先生”在我朋友圈中评论,而我所回复他的话语:

“只要梦想尚在,李某便当活着。梦想倘若离去,某也绝不苟存。”

这也是我至今仍未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

 

这篇冗长的完结感言,到这里便要结束了。

感想颇多,匆匆的九千字其实也根本说不完…只是没必要再说更多了。我应该收拾包囊,起身继续踏上这条路才是。

返校阻止不了我继续追求梦想,我仍会继**磕到底。

在此,我衷心感谢能读到这的读者们(虽说应该不会有),虽然口头上的鼓励与支持不会起实质任何作用,但也多少能温暖一阵我孤冷寂灭的心。为了创作我已舍弃了太多,创作已经是我的生命。

倘若我已不再创作、或是放弃了它,那我的生命跟结束了再无区别。

我是绝不会放弃创作的,绝对不会。

 

此致,敬斗志、敬生命、敬梦想、敬自己。

我是泓烧鸭。

——我是泓烧鸭

——2018年3月8日14时28分,作于盘山大道东旭网吧


《槊蟒记》完结感言暨新作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