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让焦虑与困局束缚了孩子的未来

2023-05-18 15:31 作者:京北视点  | 我要投稿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的流动人口已超过3亿,他们的未成年子女或随父母进城成为流动儿童,或随祖辈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既不适应农村,也难融入大城市,他们迷茫、孤独、无助,像小草一样野蛮生长,成长道路障碍重重,“家庭闭环发展”将成为他们的人生轨迹,教育的选择和孩子的未来成为了小城市普通家庭最大的焦虑。

  

图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人口和资源不断向着京沪津,珠三角,长三角等大城市带集中,形成了两千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几百万人口的中型城市。而一些曾经繁荣的小城市,因地理因素、产业变迁或是资源枯竭等原因,经济逐渐衰落,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型城市。人往高处走,小城市的人们纷纷流向大中型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以创造更好的生活。

  

图片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从小认定的道理,然而对于小城市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条路越来越难。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都在大中型城市打拼,不少人会把小孩接到身边,但流动儿童的教育处境一直都很尴尬。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整体来看,相比本地初中毕业生超过六成上普高的比例,流动儿童能升读普高的比例不到40%。打工的父母想让小孩留在城市继续上学,但由于“差别化落户”,他们很难进城市公办高中就读。

  以积分入学制代表的广州和深圳为例,根据《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从异地中考的情况来看,2017年广州流动儿童能进入公办高中的比例仅为14.1%,而深圳这一年也只有24%-25%的流动儿童可以考取公办普高学位。

  城里留不下,要回去也很难,回流儿童不管在学业还是生活环境上,很大可能会水土不服,回老家后他们的留级比例达到 22%。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回户籍地,都很难进入普通高中。

  

图片


  还有的父母把孩子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在农村成长、上学。受城乡差距影响,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这些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多,动辄花上亿元建设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而一些农村学校,却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数,农村孩子的高中入学率远远低于城市。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农村孩子就算考上了高中,也很难跟城里孩子比拼,基本上不了好大学。

  

图片


  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讲,让孩子上不好的大学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而且毕业之后工作不好找,即使找到工作工资和没上大学的也差不多,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成本太高,产出实在是太低了。因此,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选择和父辈一样进城务工。

  孩子上升通道相对狭窄,难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很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已成为当前小城市普通农村家庭最为焦虑的问题之一。这些孩子大多数只能和父辈一样,流向大中型城市,从事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他们的孩子也只能继续重复他们的人生轨迹,陷入“家庭闭环发展”的困局。

  以前,大家都会觉得,考不上一个好大学,那便是人生无光,就会和“体面、高收入”的工作绝缘。其实,人生的路不止一条,考试的分数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在获得高收入的同时,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不上一个好大学,我们完全可以变换赛道,通过职业教育去学习和掌握技术含量高的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我们始终要相信

  幸福生活是艰苦奋斗出来的

  高考并不是人生中唯一的选择

  去努力,去拼搏

  解决焦虑,打破“闭环”

  改变 “宿命”

  许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别让焦虑与困局束缚了孩子的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