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比武!李小龙截拳道VS黄淳樑咏春拳:实用咏春大师温鉴良口述历史

主持人:冯志丰(香港资深龙迷和李小龙收藏者)
受访对象:温鉴良(香港咏春派黄淳梁师傅弟子、李小龙师侄)
来源:2008年香港电台纪念李小龙特备节目《小龙问路》第一集
翻译/整理者: LYC1988ET

温:他(李小龙)就问我师父(黄淳梁)说“我的(腿)脚怎么样?”,我师父说“(腿)脚就很好,不过看你的戏呢”,当年放了《唐山大兄》给他看的……
冯:嗯。
温:他说“看你的戏呢,(感觉你的)手一般般喔,‘返’快过‘出’喔”
冯:什……什么?
温:就是收手和出手,呵呵!
冯:噢噢!
温:小龙说“不是喔,我觉得我‘返’、‘出’都那么快喔!”然后两个人就开始比画了,比画完就开始试手了,就这样两个人开始比试了。
冯:怎么比试?玩“黐手”还是玩搏击?
温:最初是玩“黐手”,然后玩“距离(搏击)”,(再)后来是起脚。
真的好精彩!我到现在都印象非常深刻,李小龙的脚其实好厉害,好快。如果认真评分比的话,像现在一样公道地比(赛),其实小龙如果真的拳拳到肉打下去,我师父都挺难顶(难挨),呵!
踢完了之后,(就)玩完(结束)了。我师父就是“手”拿得很密,以及拿“中线”很完美。

冯:你说的是玩“黐手”的时候还是?
温:“黐手”和“离身(搏击)”都是。因为他(黄淳梁)厉害,他有经验,他不让小龙(和他)有距离。李小龙一侧身他就进逼,李小龙准备起脚他又进逼。但李小龙也走(脱身)得好快。
冯:那么通常这种切磋是不是很难点到即止的?
温:呃……其实他们两个都留手留力的了。
冯:嗯。
温:因为我师父抢了“中线”逼过去之后,小龙“走横”(打横变换路线)的时候,他都没用“横的手”,只是用“追直线的手”。
冯:嗯。
温:如果以现在的角度去看,我们有“第二节‘小念头’”里面是(有)“追横手”的。
冯:嗯。
温:就是好像“开、合”这些“手”。
冯:呐,因为我们就比较外行嘛,
温:嗯。
冯:您可不可以说得比较清楚些呢?就是……呐,您说他(李小龙)会“走横”,
温:嗯。
冯:他(黄淳梁)又用“追横手”,
温:嗯。
冯:那意思是怎样的?
温:就是……呐,咏春就是人都知道“中线”、“直线”的了,但是(旁边)侧面这条线呢它……很多人呢……以前我们玩的时候都还没有那么灵活性的,只是“追(直线)”而已,所谓“追迎”、“朝迎”(当面迎击)。比如我直接正面向着你,突然间你“走横”,我都是转身然后重新朝向你这里,不会横着手去追你的。就是这样。
冯:噢!

温:那么李小龙就厉害了,他的“马”其实很灵活,他整天练,都是“退”或者“走”的时候好快。呵!
他给了一个启发我,就是告诉我,他说当你(运)动的时候,你就不可以站定,一定脚后跟离地,离地(就)灵活,松了你才能走得快;当你准备迎战的时候,你的脚后跟就不要离地了,当你离地的时候整个人就“浮”了,就算你出拳也好,打到了对方也好,对方也不会受很重(的力),就是因为你自己也在“浮”。
哇!他讲这番话真是其实很应用(实用)。
冯:就是那天玩完之后就告诉你?
温:还没玩就已经说了。
冯:嗯。
温:讲给我师父听。就……我是在“偷师”而已其实。
冯:哈。
温:我师父就说他也认同这一点的。就是因为他“转马”也不是转脚后跟的,是拿“中线”转脚趾,脚板转而已。那么讲完之后两个人在玩、试手的时候,哇,好精彩。
不过小龙的脚好快,你(对手)就算是膝盖以上都可以踢到你。哈,不仅仅是脚面。那么我师父进逼,他有迫切感……可能是在房间里(空间)受限制,有些东西摆着,但是他(李小龙)走得很灵活。我师父追他也挺“生”(灵活)的,也很灵活。
就这样两个人在比划,打到……哇,惨咯,原来当时我师父穿着一件“梦特娇”,长袖的,我还记得是黄色的,哈。李小龙就光着膀子,呵!穿着运动裤,哇,真的很灵活,他练的一身肌肉,哇,真是“正”(漂亮)!好羡慕。我说当年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他)这样练呢?哈。
他(李小龙)说我摆了很多时间在(训练)这里的,要你有兴趣,又要能挨,很辛苦的其实,练到这身肌肉。他讲得好啊。
他说要练到肌肉有“爆炸性”,又不要硬不要僵。他给了很多意见我们的。
哈,那么我师父有很多东西,后来见了他(李小龙)回来之后,有很多东西都学他的,例如集体去练“气”啦、练跑啦都有,一开始(这些)是没有的,哈,下学期就有了。

冯:那天他们练、玩了多久啊?
温:就不是太久,大概也就是四……四五分钟吧最多的了。因为玩玩讲讲停停,就直接“黐手”就久一些,离身打就反而快,但是……凄凉啦,玩完了之后回去,我给我师父用跌打药酒揉擦两只手臂,因为他打上去他用……当年他说用“摊手”消(解)(李小龙的力量),但“摊手”是摊他的“上五寸”、“下五寸”而已啊,他的脚是到(肉)的嘛,所以(被打)到这些位置。
哇,一块块好像皮蛋一样(青一块紫一块),不过幸好当年还是没有被人看到他受伤,呵!没有被人看到他是(被打得)淤青了。
冯:呵呵!因为穿着“梦特娇”吧?
温:是啊。长袖的“梦特娇”,还有他很能忍疼。这一点如果让我来就肯定不太行了。他也是好样的。我师父虽然是……当年他不是很胖,但是他当年也是有肌肉的,是。
冯:就是当时打完之后就“没事没事”是吧?
温:没有,没有,没有。
冯:小龙有没说“喂,有没事啊?”这样?
温:没有,没有问。因为大家都知道留了手,也留了脚,那么后来玩完了之后,大家抱着。
小龙说“哈!你的手还是这么快,拿中线还是这么准喔。”然后他(黄淳梁)说“我都告诉了你啦”。他始终是师兄。小龙说“不过我走得很快,避开了你很多次呀”,(黄淳梁说)“嗨,你避得了初一避不了十五的嘛”,哈哈哈!然后两个人就“拌嘴”。
到后来小龙都一直很尊重我师父。
冯:是。

【访谈实录】2008年香港商业电台《小龙问路》系列访谈之温鉴良谈李小龙
【注】温鉴良师傅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一九五八年移居香港,一九六二年拜咏春名师黄淳梁为师,成为其最早期的入室弟子。一九六九年获得黄淳梁咏春国术会高级教练资格。以深厚实战功底,曾被获邀为前香港警队保护政要组(简称G4)的咏春拳总教练。目前在香港传播“实用咏春拳”,国内外弟子众多,深受好评。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来李小龙在世时,到访过“龙居”的温鉴良师傅,而温鉴良师傅要介绍一下了,他就是黄淳梁师傅的徒弟。而黄师傅就是李小龙的师兄。那为什么温师傅去过李小龙的故居?原来有个故事的,那我们就来听一听
主持人:我知道你有一次跟你师傅去过九龙塘的李小龙故居,能不能讲一下当时的情况?
温:当时我就在馆里。我记得那天师傅正在训练,哪里知道听到电话响,果然就是小龙。他问师傅有没兴趣上他家去坐下谈一谈?师傅就说那就去吧,去坐一下,我说我去方便吗?师傅说没事的,就是坐坐、谈谈。于是我们就坐“的士”过去了。坐到那里一下车,李小龙就从窗户望出来看到我们,就叫马仔来开门了,他紧紧抱着黄淳梁,我师傅还摆手出来拍打了二下。然后我们就坐下了。
主持人:当时做徒弟的是否不出声的?
温:哪有权出声!
主持人:他们喝茶吗?
温:我倒茶。
主持人:你当时多大?
温:二十岁左右了。然后我们进去他那个训练室,不错的,绑了很多球。有一个网球是用丝袜绑着的,我师傅问他为什么用丝袜?他说有弹性的,还有一台增压机,打下去会弹回来的。
主持人:现在很多杂志说你师傅跟李小龙有一个称之为十二小时的密室练功?
温:当时我在,事实上没有十二个钟。他告诉我们什么器材是训练什么的,很有步骤。实际上,李小龙当时没打算让我一起进训练室的,我师傅说来一起看一下,他没办法嘛,才让我进去的。
主持人:当时你见到小龙称呼什么的?
温:当然是师叔了,尊重他嘛。后来李小龙演示踢用鱼线吊着的活动小球,他踢那个目标很准的,可以凌空踢到3个用鱼线拉着的不同方位的活动小球,很灵活。
主持人:你觉得难在哪里?
温:它有弹性的,前后左右无规律,不是那样容易可以掌握的。他问师傅觉得他踢的怎么样?我师傅就说你戏里好像收手快过出手,小龙说不是啊,我出手收手都快的。就这样二个人开始讲手了,先黐手,黐手最后玩距离。现在公道的说,他的脚是很厉害,如果现在公道的说,如果是真打,我师傅都不是他对手。他们不是真打的,我师傅当时穿了一件“梦特娇”,小龙是光膀子的。他说肌肉要有弹性,回来之后,我看我师傅的手臂,有很多淤青,好在穿着“梦特娇”没被人看到。

附录:樊梅生谈李小龙
﹡著名香港演员,当年邵氏的大块头武师,常出演莽夫壮汉类角色,也常在幕后唱男声。其子是香港动作演员樊少皇。樊梅生和小麒麟两人都是功夫巨星李小龙在港时的亲密好友。曾导演过一部电影,先后出演电影77部。
主持人:大家看最初的李小龙电影是国语了,而帮他们配音的就是配音室工作人员,为他配音的就是张佩山先生,大家第一次看李小龙电影都是国语的,大家都知道他不会讲国语,就要请一个班子给他配音。
不讲不知道,大家应该知道六十年代一个武打演员:樊梅生先生,就是现在武打明星樊少皇的爸爸。原来当年还是演员的樊梅生先生在嘉禾已经跟李小龙合作过了,但合作就在那个录音室
樊先生,我们认识你就在那个邵氏的电影,还有如果大家有看《A计划续集》有一场成龙大哥跟你和陈惠敏的一场打斗戏。但大家都很少知道你做过配音的。
樊梅生:做了二十几年了,白天演戏,晚上配音。
主持人:因为生活是吗?
樊:是的。
主持人:那时候配音钱满多的是不是?
樊:是的,多过演员。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六、七十年代国语影片兴盛?
樊:是的。那时除了邵氏出品的国语影片,还买了几百套日本的、韩国的。
主持人:你是邵氏演员,你都好吃香,为什么嘉禾也能做?
樊:邵氏是演员,不影响嘉禾配音的。配音不违反合同的,邵氏也知道。
主持人:你是一个武打演员,竟然同李小龙合作在配音室里。为什么呢?
樊:因为我的朋友小麒麟和李小龙是好朋友,他介绍我们认识的。
有一次我们拍戏,小麒麟说小龙在上面拍戏,上去看看,小龙一见到我说大佬你来了,拍照、拍照,因为当时有很多记者在。开始配音大家都好好的,他都会在现场的,在那里说话。
主持人:那他的《唐山大兄》、《精武门》都是你们配的吗?
樊:是的。
主持人:我觉得奇怪,他不会国语,为什么来配音室。
樊:因为他很关心他的戏,他很认真的,小小不对都会跟领班说,这里情绪应该怎样?应该怎么配。特别是那种打斗叫声,他说普通的叫声不行,没那个气势,然后我们一个个试都不行,张佩三配他的对白,他完全满意。
十几个配音员个个试,没一个行,不用说这个肯定要叫的,我说你自己叫。
他叫的很怪,我们都觉得好笑,但是出来电影效果很好。他有一套的。
主持人:就是说是无心插柳,但是效果很好,
樊:是的。
主持人:就因你说叫他自己配音,现在我们听到的怪叫都是他自己的。
樊:是的。全是他自己的声音。

主持人:我听过一个说法:有些电影如《精武门》《猛龙过江》里外国人都是他配的。
樊:是的。他的声音别人做不到的,他也喜欢帮别人配一下。
主持人:他这个人怎么样的?
樊:没架子的,我大他两年,大哥大哥的叫我。
他在我面前说起他的截拳道,他说以前的师傅,这里不打,那里不打,我的截拳道没这种限制的,是攻击人的技击术。
就算我倒地了,但是有机会咬断你喉咙,咬断都是我胜利了,就变成一种没什么限制的技击术。
主持人:那你们年轻的时候都是血气方钢的,有没想过玩一下。
樊:不可能的,我认为他是当时武功最好的。平时那些速度快的我见过,力度大的我也见过。
主持人:都他录音室会这样玩的吗?
樊:玩,他完全不停的。他是一路踢脚、打拳的。这个怎么打,那个怎么踢。因此我说有的
人训练十年都没他一年训练得多。
主持人:他有没在你面前示范过踢脚、打拳。
樊:有的。他叫你拿脚靶,我都拿过,一脚过来止不住退好多步的。真的够大力的。
主持人:你已经够顶实的了。
樊:是的。那时我都很大力,很有力的,年轻的时候。
他说我知道你力量大,我们扳一下手腕。他说你要用最大力量。结果我用最大力量几秒钟都办不到就败了。
他很大力的,照他的身体的体重,他应该没这样的力量。他的力量应该说是超过他身体本身的重量。但他就是有这样的力量。
他的踢脚很快,他说电影踢高是为了好看,他说真正动手呢,我离你的下腹,下阴都很近,一下就叫你起不来。他的力度、速度、准确度没人可以做到了。因此你说我跟他试没这种可能的。
主持人:我听人家讲他这个人很讲义气的
樊:是的,那时候台湾有个唱歌的,光头林风,我们都是山东人,他说我们弄一个电影,叫李小龙——那时已经很红了——李小龙帮一下,我说我问他一下。
我说我们山东帮弄一个电影,你帮忙一下行吗?他说我跟嘉禾有合同的,怎么帮?我说你做武术指导,他说不行啊,我没那么多时间的。
这样,我答应你做武术顾问,我说你要多少钱,他说我一分钱都不要,只是帮一个朋友的忙。我问他帮谁,他说小麒麟,他说只要这部戏,请他做主角,我什么条件都没有。
主持人:用他的名字,星海公司赚了很多钱,就是那部《麒麟掌》?
樊:是的。原来叫《大天二》,后来改为《小麒麟》,改成《麒麟掌》。
主持人:他为朋友是很讲义气的!
樊: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