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遇到两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2022-08-19 14:51 作者:道心一斤  | 我要投稿

概念

系统,要素,联系,结构;方面,主要,次要,量变,质变,度,否定,肯定,内因,外因


概念结合

方面=属性,主要方面=主要属性=主属性,次要方面=次要属性=次属性,主要方面要素=主要属性要素=主要素,次要方面要素=次要属性要素=次要素,主要方面要素结构=主要属性要素结构=主要素结构=主结构,次要方面要素结构=次要素结构=次结构





如何兼顾?


1、系统的两个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属性,主属性,次属性。系统的要素中,具有主属性的要素是主要素,具有次属性的要素是次要素。主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结构,是主结构;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结构,是次结构。系统的两个互相对立的属性不平衡,即是主次结构不平衡,需要对主次结构进行调整。


结构调整的方式,主系统拥有次系统的次属性,主系统通过对次系统联想到的信息、要素、结构进行拥有、依附和固结,来获得新的结构。新的结构,在主属性的基础上拥有次属性。这种结构调整方式针对的是平衡型矛盾,即不能一刀切的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想要兼顾次要方面,则主属性需要拥有次属性,即主结构需要拥有次结构,即主要素拥有次信息,主要素固结次要素。


将主结构一分为二,一部分主要素保留主性质,一部分主要素拥有次性质(内结合法、内固结)。在内结合化解矛盾的基础上,联想与次性质相似的外主体,进行外结合,主结构固结依附外主体,进行结构和信息的重组。同理次结构也是。就像太极图,阴鱼代表次结构,阳鱼代表主结构,阴鱼一分为二,阴中之阴为次结构中的次要素拥有次性质,阴中之阳为次结构中的次要素拥有主性质(固结主要素);同理阳鱼也是。


实际运用中,要把事物看作是一对矛盾,去使用矛盾分析法;要把事物看作是一个系统,去使用固结法。





拓展概念


1、相似性原理是否是化解矛盾、矛盾双方融合的关键呢?

相似性原理是指,具有矛盾双方具有一对以上相似的要素,即一对的主要素和次要素相似,一对的主信息和次信息相似。其中矛盾化解和融合重要技法是,相似信息和要素迁移,即把某一方面的相似信息和要素迁移到另一方面。另外,我们要寻找的是什么样的相似信息呢?我们要寻找的是核心的、特征的相似信息,即充分表现出某一方面性质的相似信息。



2、矛盾是带有创新的矛盾,创新是带有矛盾的创新

矛盾要解决的是创新性的发展,创新要解决的是创新时出现的矛盾。



3、差异性是对立的前提条件,相似性是同一的前提条件,对差异进行否定引起对立,对相似进行肯定引起同一。



4、固结法与辨证否定的关系。辨证否定包括了否定、肯定、添加新要素、形成新结构的四个环节,而固结法除了没有否定环节外,其他三个环节都具备。因此,在使用固结法的时候,有意识的对旧的要素进行否定和抛弃,那么整个固结法就符合了辩证否定的规律。



5、固结法中的矛盾关系。使用固结法产生的新事物中,如果主体的固有性质中,有一个性质和新事物的新性质,也就是客体的性质相反对立的(新事物的新性质来源于客体),这时新事物和主体在这点性质上就会形成一对矛盾,本质上是主客体在固有性质上的矛盾。这时候需要使用“修正三”的观点,对原主体结构一分为二,一部分主要素拥有主性质,一部分主要素拥有次性质,来化解融合矛盾。在主客体结合时,如果主体客体的固有性质存在矛盾冲突,化解矛盾方法的实质是,对主体进行辩证否定,主体的一部分要素肯定和保留原来的性质,主体的另一部分要素固结添加了新的要素和性质。同时运用层次性原理,适当的缩小或放大系统所处的层次,纳入更多的要素来解决问题。



6、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矛盾的数量单位是“对”。而我们所说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指事物存在两对以上的矛盾时所说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也就是说内部矛盾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外部矛盾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于两个事物。内因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即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即外部矛盾,是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7、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8、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客观事物形成概念,下定义的过程。借助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即感知、知觉、形象;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感知、知觉、形象中形成概念。



9、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分,需要找到一个参考整体、参考系统。比如夫妻之间的矛盾,以男主人为参考系统,夫妻矛盾是外部矛盾;以家庭为参考系统,夫妻矛盾是内部矛盾。



10、在确定系统的要素是什么时,要理解要素的含义。要素是必要因素,是一个系统缺少了就无法维持整体性的要素。分析系统的要素是什么时,一者要靠抽象思维、归纳法,二者要进行概念的百度百科、上网调查。



11、有形的、形象的矛盾容易化解,难的是无形的矛盾。有形象的要素、同一时空的结构的矛盾,更容易处理。要把知觉、形象的认识形成概念,再对概念进行处理。要把无形的概念化为有形的概念。


遇到两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