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宰贤Tmxi的最佳配胶(多尼克C2,雷赫)


经过多轮次配胶的验证,基本上可以确定安宰贤tmxi的最佳配胶方案了。正手适配德系50到55度的内能蛋糕海绵,有粘性的会更好,我现在正手贴的是多尼克C2。估计正手也可以配斯蒂卡dna赤龙,多尼克r1,骄猛中国光,骄猛捷踏中国。只要是蛋糕海绵内能粘套基本上都可以贴tmxi正手,但不建议55度以上的,55度以上的都有点偏硬,手感不会太好。
关于正手配狂飚的问题,首选排除普狂橙海绵,手感不太好,裹球感一般,虽然底劲是挺足的。能不能配橙海绵省狂?我觉得应该可以,但还是建议配无机蓝省,裹球会更好一些,毕竟蓝海绵的发泡孔径比橙海绵大一些。另外,安宰贤的正手好像就是贴的蓝海绵国狂。
有的球友正手可能也想打软一点的涩套,这样裹球感会更明显,这也是可以的。47.5度是正手的下限,不能配更软的,到时候支撑力就明显不足了。如果想手感更舒服,贴软的可以,比如多尼克m1,多尼克s1,尼塔库g1,v15e等都是可行的。实际上,欧米茄五亚洲也不算硬,虽然是50度,但手感硬度其实类似47.5度。
反手配胶,建议45度为主,这个硬度好裹球,支撑力也不错,速度快,底劲也足够。我现在配的德套雷赫就是45度的,实际打起来速度和旋转媲美张本alc配t05。其实反手配47.5度的支撑力会更强,但我暂时没找到特别裹球的47.5度,估计欧米茄七tour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我经常和削球打球,所以反手要拉冲削球,对套胶的裹球要求就特别高。如果你不怎么和削球打,反手配47.5度的欧米茄七tour应该是十拿九稳。如果保守起见,为了裹球好,反手45度是最合适的。不要配更软的,支撑力明显下降了。
整体而言,tmxi的性能是和蝴蝶平起平坐的,有些东西还超过蝴蝶。我最近在打张本alc和奥恰alc,实话实说,骄猛底板做这么好,我很意外。尤其是手感,tmxi的手感真的挺高级的。关于手感,我最赞颂的是尼塔库,蝴蝶,斯蒂卡和红双喜。尼塔库的外置碳吉他,大师内置手感几乎完美,而且不挑胶,随便配胶都好打,但美中不足的是,尼塔库的底板底劲都做得偏保守了。大师内置配狂飙底劲倒是不错,但是重心靠拍头,手腕累。蝴蝶不用说,应该是现在的乒乓器材第一大佬,但品类繁杂,它的底板都依赖蝴蝶涩套,而蝴蝶涩套数量又不多,所以配胶有时候就是个问题。斯蒂卡曾经的纯木宗师,但纤维板起步太迟,所以现在的技术能力感觉不是一流。红双喜就靠狂飚打天下了,配狂飙确实是老大,但配外套就感觉不太行;而且红双喜太依赖特制打天下,市场版做的喜忧参半。以前的骄猛说是毁誉参半不为过,套胶其实口碑还不错,底板基本上没精品,骄猛的精品可能还停留在柳承敏的单桧时代。之前打过36.5和外置冰淇淋,不温不火,但tmxi真的就是直接腾飞的感觉了,说它是内置反手第一不为过,正手也没毛病,速度和底劲都很突出,有了直接对标张本alc和奥恰alc的实力。
正手配的多尼克c2,反手配的德套雷赫。多尼克c2是55度的粘套,海绵硬,整体很扎实,胶面也比较韧,这个胶皮性能可能比不过骄猛捷踏中国。捷踏中国是最新的技术,胶面变得更软了,这个应该是更配tmxi的。不过我手上有开封的c2,于是试了一试,性能谈不上绝对的顶级,但多尼克的胶皮其实没有难打的。这c2,表面没有盖胶层的,没有r1那么粘,c2的粘性像d09c,正手拉高调是能吃住球的,小高调好拉,不会乱飞。小球控制也是不错 ,不易冒高,没有虚弹感。还有一点,这c2几乎不缩胶,对缩胶敏感的,这个可以放心入。如果你想和968比底劲,正手还是得配无机蓝省刷油。但如果你不喜欢刷油,c2是值得入的,现在明显比它好的免刷油套胶很少。
德套雷赫45度,裹球感好,旋转不错,尤其是裹球感,比奥恰alc配t05还要好一点点。反手拉冲下旋命中率极高,单板质量是属于中上水平了,有较大概率一板冲穿对手。倒不是手雷赫多好,它其实只是入门级德套,但因为tmxi这个板子确实给力。打透底板的时候,tmxi的三纤维混合编织技术就体现出来了较大的优势,出球的质量比蝴蝶的内置alc,内置zlc都高,甚至是媲美超级张本的反手,明显是超过968的。而且难能可贵的是,tmxi的反手出球保持告质量的同时,出球的指向性和精度都很高,我愿称tmxi为天下第一内置反手。有一说一,我肯定会长期打tmxi,目前没有找到它的明显短板。手感上,足够酥脆,不震手,不发木,出球很扎实,防守稳定,进攻的落点很精准。搭配内能套胶,正反手出球速度都媲美外置,而且旋转会更好。
或许tmxi也有不足,但我暂时没有发现。而且就配胶来说,tmix是更容易的,它配各种品牌的德套都还不错。不像蝴蝶的板子,它确实依赖蝴蝶套胶。蝴蝶的板子当然好,但不好的地方就是不那么好配胶,挺折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