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科普
本专栏为非专业性、非学术性科普,如有错误欢迎提出纠正
石墨烯这个名词已经被泛化使用,本专栏粗略论述石墨烯与石墨烯类产品的物理性能。
1.单层连续石墨烯
1.1 具有“类超导”特性,二维平面纵向的导电、导热、光学性能优异;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能发射较强的红外线,热辐射性能强。
1.2 主要由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制备,单层厚度为nm级。薄膜的连续面积以cm2计量,碎片的粒径以um计量;低粒径的产品制成分散液,计价单位为mg/100mL,用于化学分析研究;面积在cm2以上的石墨烯成品率与产量极低,主要用于科研,无实际生活工业用途;
2.多层石墨烯
2.1 为多层石墨烯叠加,形状不规则,单块多层石墨烯在其纵向平面上具有单层连续石墨烯的特性(参上)。
2.2 主要是机械剥离法制备,相对产量高,产品一致性差,根据其粒径、层数进行筛分。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的层数在10-100层左右,粒径um级别,计价单位为g。(通常认为100层以上为石墨)
3.金属氧化物石墨烯
3.1 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具有媲美金属的导热、导电性
3.2 主要由氧化还原法制备,暂处于研究阶段。因其制备复杂、纯度低、成本较高,且未发现具有超越的替代性的优异性能,未用于实际工业生产。(就像矿泉水很好,但主要还是喝白开水)
4.石墨导热片
由石墨粉末与粘连剂、填充剂等混合制成的混合物,石墨含量不高,具有非金属材料中较好的导热性和低电气环境下的绝缘性,具有一定的热辐射与电磁屏蔽性能,成型好易于加工,材质柔软,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的散热,导热率徘徊在6-10Wm/K,受限于必要的绝缘性,石墨含量提升空间有限,且石墨本身导热性不强,整体导热性能提升空间小。
5.石墨烯导热片
由多层石墨烯粉末与粘连剂、填充剂等混合制成的混合物,石墨烯含量不高,相较于石墨导热片具有更好的导热性、热辐射与电磁屏蔽性能,其余性能参考石墨导热片。导热率能做到20多Wm/K,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同样会牺牲绝缘性。
6.石墨烯发热材料/散热涂层
发热、散热的主体并不是石墨烯,而是在主体中掺入或者涂抹石墨烯来改良其热辐射性能,使得热辐射具有更高的能量,提高被加热物体热辐射吸收效率。涂层因涂层的厚度过薄且石墨烯碎片无序混杂,不体现单层连续石墨烯的强导热性。但石墨烯本身具有较高的热辐射吸收率,能更好地吸收来自周围石墨烯发出的热辐射,能起到一定的均热较果,提高散热效率。
总结:
受限于生产成本,目前石墨烯的主要用途是改良,通常不起主体作用,且大多数用的是多层石墨烯粉末,在无序混杂后并不具备单层连续石墨烯的超强导热导电性。由于公众对于石墨烯的实际生产应用了解不足,较多商家以石墨是石墨烯的无序复合体这一观点出发,用混杂石墨烯制品甚至是石墨制品,标榜单层连续石墨烯的超高性能,造成虚假宣传与公众认知错误,特立此专栏,尽己所能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