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顺从和荒芜
我发现,人自闭,就永远无法想象不自闭的世界,而人只要稍微开放一点,就自然会明白开放的好处:如果因为开放而让别人更容易理解你,就自然会吸引人喜欢你、信任你和尊重你。那种来自别人的发乎内心的在你意料之外的肯定很令人欣喜,拨云见日般,很多问题一下子都消散了。
人都是孤独的,这没错,我非常明白这一点,但人与人相处时发生的快乐也是真实的,这二者并不矛盾。你说你“没有安全感,很难与人交心”,那也许是你尚未真正地“进入”过外部世界,你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全出于内部的构建——你一直在外围打转,然后再自己揣测里面是多么荒芜。
比如你说“你在努力顺从这个世界”,“顺从”这个词好怪,看起来挺自卑的,但认真想想,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自矜吗?“委曲求全”看起来卑微,实际上有清高意味,是一种精神的俯视。当你把世界脸谱化和概念化,将其视为敌人、奴役你的人,当你认为世界愚蠢、恶毒、漠视且不会理解真正的你,你也就同时失去了世界的真实、鲜活和复杂,真实的世界也就一样无法平等看待你了。
因而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可以喜欢独处,可以热衷于与自己对话,但如果独处让你感到困扰或痛苦的话,就转过头去广泛地接触人,也不必交心,就从普通的交朋友开始。要平和、对等、善良、豁达,不要觉得自己在“顺从”谁,没有人需要你顺从什么,所谓顺从,很可能只是你的主观想象。不要空想别人,更不要空想自己,要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真正地得到或失去。
只有你真正去联系别人、帮助别人、对别人好、与别人互动,真正放下“顺从别人”的姿态,切实感受过那种被人需要、喜欢和尊重的体验,才能知道开放的好处,才能获得并确认自己的确拥有集体生活的素质。这种素质不光是用来与别人相处的,更是用来克服如你所述的独处时所伴生出的虚无感的,它让你在独处时有底气,保护你在飞起来时不至于断线,随时可以落地,被大家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