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熊效应解释强迫症科学吗?
用白熊效应解释强迫症科学吗?
白熊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一些心理咨询师在给强迫症患者患者咨询的时候,常常用这个理论解释强迫症的原理,说你只要不想,症状就不会找上来,都是你自己强化的,导致症状不断出现,不断加重。一些强迫症患者也觉得有道理,但就是控制不住的乱想,当然也是没完没了的发作,痛苦不断。
强迫症的发作符合白熊效应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白熊效应是提前给你了暗示,就是提前提醒你不要去想什么,人的思维往往容易受暗示,会被提示的线索吸引,结果就是不由自主的想,但这种思维虽被暗示带着走,但往往不痛苦。
而强迫症并不是提前被暗示而是真真正正的侵入式思维,就是到了某些环境,场景,不由自主,控制不住的自动出现,并且念头往往很怕,觉得不解决, 不想明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力图通过想明白了来避免损失危害。
所以用白熊效应解释强迫症的人,基本不懂强迫症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