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和超炮的混合产物 ——谈我高中创作的小说
中二和超炮的混合产物
——谈我高中创作的小说
大家好,我是雨落。
本来想和大家写一下关于雨露的前世今生,但是我总觉得,在那之前,我得花点时间去谈谈我高中创作的小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包括雨露在内的一众人物,都是最早出自这部小说的,而且还是因为,这是第一部我在创作过程中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小说。
不知道我之前有没有和大家说过,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做游戏的,在我做游戏之前,我一直以文艺青年自称,也断断续续写过了很多文章,包括但不限于诗歌,散文,随笔和小说。当然,这些都是年轻时的事情,大部分的创作其实都在十八岁之前完成。我毕竟不是什么天才文学家,那个年龄的作品自然也是一言难尽。
就拿诗歌来说吧。虽然我曾经写过很多古体诗,但是我搞不清平仄关系,只知道押韵,导致我写的诗虽然都押韵,但是一来平仄对不上;而来我只注意押韵了,有时候写了半天也不知道我在写什么。而且,虽然是古体诗,但是语言却是白话。后来,我也尝试过写现代诗,不过大部分时候就是把一句话拆成两行的那种水平,东营贾浅浅了属于是。所以直到高中毕业,都没能在我们学校文学社的刊物《弘毅》上发表一篇文章。
至于散文,其实我并不好说。因为我都不知道我写的算不算是散文。散文讲究的是,“形散神不散”,但我要不是“形不散神也不散”的议论文,要么就是形散神也散的说到哪算哪的流水账。后来写文章一度也追求每句话押韵,自诩“散文诗”,实际上后来翻出来看看,我的文笔真的让我非常汗颜。
随笔,大概是我最擅长的一类文体了。随笔分为两类,一类是写日记。说起写日记,很多人可能会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其实我写日记由来已久,不过不同于我小学写日记是为了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我后来写日记,基本都是记录一天的想法,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再做一下评论。纯粹的流水账并不是特别喜欢。第二类随笔,就是关于某种事物的感悟。高中的时候,毕竟阅历少,看什么都觉得有感悟,经常是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或者是走路去食堂的道上,不知道看了什么东西,想起了今天讲过的哪个知识点,就突然有了感悟。大到天上的血量,小到饭缸里的一粒米,都能让我感悟良多。也因此写了很多我当时觉得非常有深度的文章,也成功在校刊上发了几篇。不过后来读的东西多了,才发现我那些所谓的感悟,要么是人类智力发育初期的茅塞顿开,要么就是心灵鸡汤式的文章。而且这类感悟,往往并不是结合实际的,而是自己根据一个事物进行逻辑联想,联想出来的产物,根本站不住脚。也难怪我们校刊推出十周年刊物的时候,我的文章一篇也没收录进去,毕竟我好歹也在校刊上发了得有十篇文章了。
最后就是小说。小说虽然是我很早就开始写的一类文章,但是并不是我最擅长写的。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写小说了,但那个时候的小说,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其他人的流水账故事,另一类是经典名著的身边化。前者比较有名的是我初中模仿杨红樱的日记体写的班级的故事,几乎完全就是我们班上的故事,只是稍微加了一点夸张,把一些现实中没有发生的事情写了出来,比如说我到处去参加班里同学的生日聚会,但这实际上根本没发生过。毕竟,除了那几个天天跟自己玩的人,谁去参加他们的生日聚会啊?然后,我把这些事情的主人公们,换了一套新名字,就成了小说。怎么样,很简单吧?不过后来我觉得这样太没有心意了,于是就加了一些新角色,而这些新角色之一,就有一个沿用到了现在的名字——欧阳雪。
另一类小说,就是其他作品的二创。当时,其实我是特别喜欢写同人小说的,虽然我自己那时并不知道“同人”这个概念。比如说,我自己写的第一部小说,四年级写的,就是哆啦A梦穿越到了我们的世界里。没错,别人的同人小说,很多是自己穿越到了原著的世界观中,而我的同人小说,是原著的故事发生在了我们身边。而且,在最早的哆啦A梦同人小说里,我就规划了整整十部,来做一个宏大的叙事。不知道我现在容易写小说把世界观写大,是不是从小遗留下来的毛病。
从我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写过五六部小说,但大多数都是自己娱乐时候的消遣,因为我知道以我自己的水平和文笔,写出来的东西压根就没有办法让人看。最早写的是哆啦A梦的时间观穿越;后来上了六年级又写出了了我们学校版本的三国演义,甚至出现了水淹七军的情节,其实就是把一个班的人关在屋子里,然后用水笼头往屋里灌水;初中时候没怎么写,主要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一部日记小说;后来初中升高中的那个暑假,因为受到了当时很火的电视剧《神话》的影响,我写出了我的第一部穿越小说,人家《神话》都是穿越到秦朝,可是我却很奇葩的选择了穿越到了宋朝,还特意写了靖康耻的内容,后来还穿越到了抗战时期,感觉别的穿越小说主人公都是穿越过去享受的,只有我是穿越过去受苦的。顺便一说,那个时候,我的小说里进行穿越的道具是——计算器。计算器计算出的结果,就是要穿越的年份。到了高中,我因为受到了看到的悬疑小说的影响,也开始去写悬疑小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主角终于开始固定下来了,不过并不是后来的主人公。而且,我当时的悬疑小说,基本都是猎奇向的,包括但不限于遮挡车牌的私家车,被啃去面部露出白骨的脸,以及复仇的少女等等;还有就是奇幻+玄幻,比如能够把人变成娃娃的魔法,以及神奇的圆珠笔。不过,在早期的创作中,主角大多是单身的,而且整个主角团里也完全没有女生的参与,这当然是因为——当时我并没有女朋友,不过,再后来,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时间来到了高二,准确地说,是高一的暑假。我们的高中有一项比较特殊的制度,应该是出于圣千,当时我们学校的高一的军训教官,是我们高二的学生,其实也就是一群刚经历了一年高中洗礼的学生。不过,从我们后来换校长之后立马请部队的人来军训看,这多半是校长个人的问题。不过,这项制度由来已久,从我昨天刚举行婚礼的堂哥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对我说其这项悠久的历史,看起来这个传统由来已久。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因为,在这次军训中,我遇到了同样报名教官,后来成为了我高中时期女朋友的陆珏。
陆珏其实并不是她的真名,而是她的笔名。既然都是喜欢写作的同道中人,那么自然不能以真实姓名相称,我们都是互称笔名的关系。她对我的高中影响极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那以后,我的小说里,主角雨落都多了一名叫做陆珏的女朋友,这也是游戏里陆珏的由来。而且,在军训期间,我也给陆珏看了我写的小说,并且给我写了批注。当时的我,基本上处于孤芳自赏的状态,有这么一个人愿意读我的东西并写出评价,那真的是让我很受触动。于是,那时开始,我基本上很少再去写随笔了,而是专心去写小说。
好了,说了这么多,终于要提到标题所提到的这部小说了。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极其复杂,充斥了各种机缘巧合。首先,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我受我身边朋友的推荐,开始玩了DNF。因为选的是冷门职业,有时候需要去网上学习打法,因此我就逛起了DNF视频站。说起来,那里可以说是我的早期“文化启蒙”了,沧月,《暝剑浣花传》都是在那里认识的。而当时我在看一个视频的时候,觉得配的BGM很好听,而作者标注他使用的BGM叫《电磁炮》。没错,写的就是这个,虽然通过我最后的一顿查找,发现这首曲子其实名叫《Only my railgun》,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打通了我进入二次元的通道。从此,我开始观看了第一部日配中字的番剧——《某科学的超电磁炮》。
当时的我对于这部番的喜欢,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入迷到了什么程度呢,那时平时从来不怎么熬夜的我,居然通宵看完了这部番(当时只有第一部)。它就像一把钥匙,直接打开了我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于是,我就发挥传统艺能,在看完了《魔法禁书目录》之后,开始写一部超炮世界观进入到我的生活的小说。当时听完Only my railgun的我,疯狂沉迷fripSide的歌,直到现在我都是fripSide的忠实粉丝,于是我就以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为了小说的名字——Memory of snow。
在当时,因为缺乏社会阅历,我的写作主要是依靠模仿。其实,整部Memory of Snow的情节,基本都在模仿超炮和魔禁的世界观。只是,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否认魔法的存在(实际上只是不喜欢魔法设定),于是只保留了超能力的部分,顺便还加上了我的一点其他设定。
整个故事所讲述的是,在我的家乡,山东省东营市,正在进行一个超能力开发项目,项目的人员满大街抓人,带到地下实验室,给每人开发超能力。然后,经过开发之后,每个人就都获得了超能力,不过,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超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绝大部分的超能力我都参考了超炮和魔禁里面描述的超能力,不过,鉴于我当时脑洞非常奇葩,给其他人想了一些很有创意的超能力。
首先是雨落,既然是本人,就要设定的强一些。不过雨落的超能力,有些过于强了。首先,一般人只有一个能力,而雨落有两个能力。第一个是【透光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隐身,这已经够强的了,不过,还有一个更变态的能力,叫做【三维空间制造】,也就是凭空造物的能力,感觉和MineCraft的创造模式有的一拼了。
其次,就是陆珏。陆珏的能力叫做【时间减速】。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让自己的时间变慢,其他人的1s,在自己这里就是10s。按理说这么牛逼的能力可以去做很多事情了,但是在我的小说里,陆珏的这个能力经常被用在——没错,是飞速去学校,避免迟到。感觉我那个时候还是想象力匮乏了啊,一个可以拯救世界的能力,居然是想着如何遵守校纪,可见高中生活残酷到了什么程度。除了【时间减速】之外,还有一个能力是【时间感应】,可以进入到当前时间的10min之前,去查看发生了什么,不过并不能改变过去。在整个作品中,只有我和陆珏是双能力者,也足以见得我的偏心了。
其他的能力,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了,比如说【放电能力】,基本就是按照炮姐来写的,再比如【心灵感觉】,【绝对记忆】,这就是把茵蒂克丝的能力改成了超能力而已。
那么,看完了这些人物的超能力,那么Memory of Snow究竟讲了什么故事呢?简单来说一句话,那就是高中生拯救世界。我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都一个样,高中的时候,都是在幻想自己拯救世界。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是纯粹的善良,有了超能力,基本上想到的事情就是去做见义勇为之事。从收拾校园恶霸,到拯救轻生少女;从扑灭一场火灾,到痛击超能力抢劫犯。可以说,主角团们所到之处,都在做着善举,从来没想过,自己的能力可以让自己轻易变成亿万富翁一类的。还是那个时候格局小啊。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角们获得了超能力,然后,开始尝试使用自己的超能力,也就是进行一些见义勇为的行动,不过,他们很快发现,有一伙人在利用超能力作恶,于是找了个时间去收拾了一下这伙人。这伙人隶属于一个叫做【能力者协作条约】的组织,他们的老大,叫做白雪。收拾了他们的老大之后,白雪作为一个孤儿,以后就住在了雨落家里。随后,雨落又遭遇了一阵子的“气候突变事件”,明明是春天,气温却下降到了-15℃,下起了大雪,于是雨落开始调查此事。经过调查发现,这件事情是由两个能力者造成的,而原因是这两个能力者在使用能力见义勇为之后,被当成了工具进行使用,由于不满自己的遭遇,于是发动了这次异变。在这次异变过去之后,为了制造绝对能力者,中美开始了一场军备竞猜。雨落这边,因为自己的能力过于强大,自己成为了被实验对象,不过好在在陆珏等人的帮忙下,阻止了这项计划,让自己恢复了正常,而美国那边,则是制造出了一个【矢量操作】的绝对能力者,名叫AFM,对雨落的城市进行了侵略。最终在雨落等超能力者的合力围剿之下,终于战胜了AFM,阻止了一次侵略。
在最后一个“绝对能力者实验”的计划当中,出现了一名新角色,这个角色对于击败AFM至关重要,这个角色名叫青云霜。他的能力十分特殊,如果说其他人的能力是改变物理规则的话,他的能力就是,改变这些人的能力高低。他能够调整能力者的能力等级,进而对于能力者进行加强或削弱。而写完了Memory of Snow之后,我看到了这个角色的潜力,又开始以青云霜为主角,进行了第二部该系列小说的创作,名叫The first snowflakes,名字取自于班得瑞的一首音乐。
在第二部里,除了第一部的能力者之外,引入了新的概念,叫做“突变体”。这里的突变体,可不是生物学上说的突变体,而是基因突变的人类。这些人类都是实验诱导产生的,每个人因为基因突变,都有一种特殊能力,不过,毕竟要遵守生物规律,这些人的能力就要弱了很多。而在第二部里,出现了一些新角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雨落的妹妹雨露。
第二部的主角就是青云霜和雨露,两个人也和第一部的雨落和陆珏一样,是互为女朋友的关系,那些想着德国骨科的人可以歇歇了。其中,青云霜是能力者,雨露是突变体。雨露的突变十分特别,是体内的淀粉酶,集体突变成了纤维素酶。也就是说,原本你是需要靠馒头来获得能量的,现在可以靠吃竹子来获取能量了,夺笋啊!当然,在故事里,雨露大多数时候吃的是纸,她的能力为数不多的用处,就是可以快速销毁纸质文件,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可以靠啃木头不至于饿肚子,以及用自己的唾沫当做木材腐蚀剂。
上一部里的能力者,还可以靠着超炮和魔禁里的介绍来找找有什么可以参考的超能力,不过突变体就完全没有任何参考了,完全是根据学过的生物知识进行现编。因为高二的时候自己正好也在进行生物竞赛,补了很多大学的生物知识,所以编的素材根本不缺,知识二次利用了属于是。不过,里面的突变体的能力,大多数是偏实用型的。比如说,其中一个角色的能力是可以固氮和合成维生素和所有氨基酸,只吃馒头就能自养了属于是。还有一个能够向身边释放皮肤制造的气态氢氰酸的毒人,基本是行走的毒药库。还有那种对一切病原体完全免疫的,还有可以看到红外线的,基本属于特能力功能人类了。
除此之外,当时我还按照魔禁里面“御坂妹妹”的设定,照着我们班的陈蒙同学,搞了一个“陈蒙妹妹”的翻版,不过并没有克隆那么多,只有32个,还是为了验证我当时上学时起的猜想,那就是桑椹胚的每个单独能不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感觉生物底子不牢的人,看我的小说也不是那么能看懂。
和之前的Memory of Snow一样,The First Snowflakes讲述的也同样是高中生拯救人类的故事。故事首先从突变体这一群体的出现开始,因为能力者可以选择用或者是不用自己的能力,而突变体无法进行选择,因为出现了很多歧视突变体能力的人,由此还引发了突变体和能力者的大战。在这场对立平息之后,很快青云霜又迎来了死亡病菌事件。从雨露开始,身边的人一个个因为死亡病菌而住院,青云霜于是率领主角团调查事情的起因,终于发现了一个制造死亡病菌的实验室,而为首的则是一名拥有释放氢氰酸的能力的突变体,他们击败了这名少年,很快大家的生活恢复了正常。很快到了五一假期,雨落要去济南参加竞赛培训,恰逢最近济南经常发生地下爆炸事件,青云霜、雨露和白雪就以保护雨落为由一起去了济南玩。在经历了几次爆炸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只能这几次爆炸的能力者,带着雨落安全返回东营。接下来,就是“陈蒙妹妹”的故事,有一天,雨落偶然发现,自己班上的同学陈蒙同时出现在了两个不同的地点,觉得非常奇怪,而没过几天,东营又出现了大规模的破坏行为,经过调查,主角们才发现了这其中的秘密。原来,陈蒙的基因在进行采集后,进行了克隆,用于进行“桑椹胚分割实验”,分割出了32个陈蒙,还对每个陈蒙的基因进行了修改,制造出了32个突变体。这些人的大脑中植入了芯片,由此连成了一个共享记忆的网络(基本也是参考御坂妹妹),他们在实验室受尽折磨,于是想着逃到地面去求助,最终主角团击破实验室,32个陈蒙妹妹来到地面,开始了各自的生活,有的是进入了高校进行研究,而陈蒙25号则选择了住在雨落家里,从此雨落家里更加热闹了(笑)。时间过去的很快,青云霜的班上,来了一个名为邱静的转校生,接着很快就发生了学校里的文科生集体昏厥的事件,雨落的女朋友陆珏也没能幸免。原来,这名名叫邱静的人是一个突变体,可以散发出一种特殊的体外激素,可以让大脑中进行文科思维的人陷入昏迷。不过,一名文科生能力者因为可以使用理科思维操作能力,并没有中招,而是和她进行了战斗,最终在雨落的参与下,击败了邱静。而她之所以特意转学过来陷害文科生,只是因为东营的另一所高中看着雨洛所在的一中文科成绩超过了他们而眼馋。整部小说最后的一个事件,从发生在城市的暗杀事件开始。最近青云霜和雨露总是能听到身边传来子弹的声音,终于在某一天的晚上,青云霜的大脑被子弹击中,雨露此时才发现,袭击他们的人,竟然是陈蒙25号。原来,陈蒙妹妹的行动,是由陈蒙1号(类似于最后之作)进行控制的,换句话说,只要控制了陈蒙1号,就可以控制其他陈蒙妹妹的行动。经过调查,雨落等人发现了有一个可以遥控陈蒙1号的遥控器,进而控制所有人的行动。通过跟踪电波来源,他们最终找到了另一个地下实验室,并击败了这里策划这次阴谋的三个科学家,最终,事件得到平息,东营市也终于恢复了安宁。
在这两部小说之后,其实我还尝试写过后续的小说,不过,因为后来进入了大学,逐渐远离了高中的生活,自然是不可能再写出原来那样的小说了。加之之前的剧情过于中二,上了大学以后稍微成熟了一点的我,也和过去划清了界限,开始去写基于大学生活的小说了。
就这样,在大学期间,因为开始去读詹姆斯邦德007系列的小说,我又开始去写特工类小说,终于在室友安利野生之后,写下了生化危机题材的特工小说,并以此作为最初的蓝本,开始去制作生化危机SIT,一直到现在。
可以说,总结了一路自己写作的经历,我也终于可以看清楚,自己现在的一些创作习惯,究竟是从哪来的。可以说,上学时期的写作经历,对于我现在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长剧情,大世界观等等。而其中的一些人物和设定,也被我拿来使用了。
那么,关于我高中时期的那部长篇大作,就暂且介绍到这里,之后,会以这篇里的介绍为基础,介绍一下雨露这个角色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