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2020-03-24 16:14 作者:宅狼社  | 我要投稿

1楼心欲静而痛不止

  

——————————————————————————————————————————————————

 

这是我最喜欢的2句诗。

 

喜欢的原因是因为那种“意境”。

再加上写这首诗的作者本人的气质,更是相得益彰。

 

 

这2句诗出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完整版本是:

 

 独坐敬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这是一首名诗(可惜小生不记得在学校里学过。。。可能是因为天公不作美,导致吾侪(我们)用的教材【此处内容因被不法分子FIFA干扰而无法显示】吧!_| ̄|〇 ),

 

标题和每句话都很有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可是……

 

 

不佞却觉得稍微有个美中不足、白璧微瑕的地方

——鄙人觉得把最后一句话“【只】有敬亭山”改成“【惟】有敬亭山”似乎更好一些?

 

 

因为比起“只有”来说,

“惟有”是书面语,作为需要“精雕细琢”、“反复推敲”的诗来说似乎更合适一些。

 

而且念起来也感觉比“只有”更顺口和有韵味一些。

(不过古代对于一些字的发音和现代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古代念起来“也许”会正好相反,即“只有”念起来更顺口和有韵味。。。呵呵。)

 

 

在线的各位群众(脱机浏览的同学请火速上线。T_T )有没有人和不才的看法一样啊?

或者对这首诗的“推敲”(改动和修改)有别的什么看法?

 

 

当然了,

余最想看到你们对这首诗的观后感——对于同一样事物,可能在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比如说,少年时和青年时,青年时和中年时。。。。

 

 

现在的你,正处在哪个“人生阶段”呢……

(不必回答我,自己在心里想想就行了。呵呵。)

 

 

——————————————————————————————————————————————————

 

 

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也是我最喜欢的诗人。

 

 

喜欢他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的那种“洒脱”的感觉(这是我个人的主观看法,并不一定代表客观现实)

——特别是在如今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下,

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很少能有时间和心情去做一些“需要安静下来做的事”(比如听音乐会、看美术展、参观博物馆、或者晚上静静地看一些需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的书籍等……),

 

我就更是“向往”李白的那种“气质”——就算是孤身一人又如何?

就算不得不和朋友分别又如何?就算人生遭遇各种坎坷和挫折又如何?就算……

 

 

对于我自己来说,

明知道自己在性格和心理等方面的一些缺点需要改正,比如容易激动、优柔寡断、做事拖拉等等,

却在这么多年都没有改掉其中的任何一项缺点,扪心自卑ing。。。。_| ̄|〇

 

 

可是每次读到这2句诗,

就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

 

大部分(或者说是“全部”或者“几乎全部”)和自己“产生过交集”的人和物(比如朋友和恋人,甚至家人……),

和自己的“关系”或者“在一起”只是“暂时”(或者说是“临时”)的而已。。。。。

 

 

寂寞人生,有什么可以“终生”相伴……

 

 

——————————————————————————————————————————————————

 

 

原发表时间:2013-02-07 02:58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