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与王世充苦战的几个月里,窦建德究竟在干什么?
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大军进攻割据洛阳的王世充。经过几场战斗,王世充损失惨重,不得不向割据河北的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在权衡利弊后决定答应王世充的请求,亲自率领主力赶往洛阳。

根据记载,从窦建德同意支援到他与李世民在虎牢对峙之间足足过了几个月,王世充在这几个月里与李世民多次苦战,最终被封锁在孤城之中。那么在李世民与王世充苦战的几个月里,窦建德在干什么呢?

首先,窦建德纯粹是因为利益考虑才决定救援王世充的,从一开始就有“坐山观虎斗”的打算。正因如此,窦建德有意无意地放缓进军的速度,试图寻找李世民与王世充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的时机。

其次,窦建德从一开始就存在轻敌的问题,始终没有将秦王李世民放在眼里。在窦建德看来,自己与王世充联合后的兵力接近二十万,足够解决李世民的不到十万人马,没有必要着急忙慌地抢占什么战机。

最后,在窦建德前往洛阳的道路上当时还有几个相对独立的割据势力,比如孟海公、徐圆朗等等。而窦建德降服这些割据势力花了很多时间,比如解决孟海公就用了四个月,将时间优势拱手让给了李世民。

综合来讲,由于“坐山观虎斗”的战略考虑、轻敌情绪和没有快速解决拦路的割据势力,窦建德在李世民与王世充苦战的几个月里没能及时赶到,也没有及时控制战略要地虎牢关,为他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