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些平平无奇的照片到底好在哪?

2022-02-14 16:06 作者:不做多人运动的瘦子  | 我要投稿

相机可以把三维世界压缩成二维平面,拍出有趣味性的照片,这里的趣味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视觉错位导致的。

一部分是把物体形态抽离出来,看成一个或者若干个几何图形或者线条,甚至有时候可以人为的制造图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会向绘画靠拢,尤其向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靠拢,把现实世界看成几个图形线条交错在一起。绘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更像是一位老父亲,而摄影更像是他的儿子。如果说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是企图从绘画剥离,那么这种平面化的方案则是向绘画倾斜。显然,这种倾斜让摄影更具欺骗性,因为这些被摄物太真实了。绘画画的再像也知道那是画,但是摄影的素材来源于现实,形态、颜色附着在物体表面,让人忽视了这些属性。艺术从来不是割裂,而是融合。就像家庭生活不是决裂,而是融洽。如果说摄影是时间切片,前者的时间肯定更短,但并不意味着后者没有价值,可能第二天再去同一个地方,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已经改变。可能再过一年、两年,景观墙已经改成了公共厕所。时间长短并不能评价照片好坏,有时候结构已经在那里,却日常被忽视。日常练习可以从单个物体形态开始练习,比如以下照片:


进阶一点还可以这样:

倒数第二张拍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矩形,但是这些矩形有一个共同点----没拍完整。算是一个小彩蛋。实际上拍摄者是站在一个墙角拍摄的,镜子里的柜子跟门处于同一侧,镜子跟门是直角关系,但是画面中感觉不到这种立体感,中间那根线消失了。给照片带来了一点诡异的感觉,或者是超现实的感觉,并且拍摄者有意降低一档曝光,使这种感受更加浓烈一些。

对于最后一张还可以这样解读:画面里没有对比色,少了一些激情。但印有可回收物蓝色垃圾桶与蓝色铁门对应,绿色垃圾桶与绿色墙面对应,白色窗框与白色水桶对应,漆黑的玻璃窗与窗框下的锈迹对应。这种对应关系使得照片更有结构。
相机有个取景框,正因为这个框存在,无论使用多么广的镜头都不能容纳所有景物,取景框决定了边界。可以说限制,也可以说不是。比如以下这张图片,只是拍了一个路人浪费牛奶的行为,好像还被人踩了一脚。但是在边框处还纳入一很小一部分的奶瓶,正是这个奶瓶使得照片有了可读性。


同样,再比如这张照片,也是很普通的一张,可能有人会说光影,其实不是,注意画面边框处有一树干,并没有拍到树的全貌,但是人行道上有一片树影展示了这棵树和另外一颗树。说明边框之外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边框是故事发生的舞台。这么说可能有些理所当然,但如果这个故事是强加的,或者说原本就不存在。比如下面这张照片,画面中有婴儿车、女人。故事大概就是球场上妈妈给孩子拍照,实际上女人只是在独自玩手机,婴儿车内无婴儿,二者毫不相干。正是因为边框的存在,使得主体之间有了联系,使得摄影具有欺骗性。


同样的例子来自于海伦莱维特,画面中的五个人其实毫无联系,但是边框把他们放进一个画面,就显得很有意思。

综上所述,边框可以让照片更开阔,也可以让照片更封闭。

更多讯息,关注我的账号:不做多人运动的瘦子

我在二零二一年拍了哪些耐看的照片


那些平平无奇的照片到底好在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