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篇连载《呼吸》第十一章

2021-11-06 04:30 作者:慧達君  | 我要投稿


 

 

 

 

 

 

 

十一

 

 

 

 

        这是一处破旧的区域,大概有六十年的历史了,这里静谧而缓慢,一街之隔仿佛两个世界,道路紧凑,路面颠簸,道路两侧的建筑都不高,也无任何多余的装饰,虽谈不上古朴,倒也称得上朴素。卫生所生锈的铁栅栏门上还带着蜿蜒的铁艺,水泥墙上还有兔子、乌龟之类的卡通画的轮廓,现在想起来,那种朴实的画风倒也是可爱。废弃的电影院还挂着褪色了的红字招牌,其中很多笔画都已随时光消失,透过门廊边的告示栏里斑驳的字迹,还能依稀可见曾经的热闹——“进口大片《泰坦尼克号》”——字体高耸而结实。

 

        这是我童年与少年时度过的地方。

 

 

        来的路上,到处一片漆黑,我们在雾中疾驰,看不到路的尽头,寒风呼呼地从破碎的车窗往里灌,星星点点的光亮是欢快的青年点起的火焰,焚烧着本应安详存于这世上的东西,那火苗在远处跳动着,好像眼前如鹭在风中飞舞的红发,但那完全是两种东西。

 

        沿着我这些怎么也不会忘记的这些街道,我们找到75号。这里看起来和别的居民楼并无二致,三层楼,朴素简洁的设计,似乎除了耐久实用以外再无别的考量,楼体在东头的单元口拐了一个弯呈一个粗壮的L型,爬墙虎的藤曼爬满了厚实的墙体。

 

        楼下站着三个人,朝我们靠近过来,如鹭拿出那张写满字的纸和那把钥匙,其中一个人带我们进了楼。我们走上楼梯,墙上的墙皮大片大片的龟裂掉落,楼梯拐角处放置着一辆报废的老式自行车,布满尘土和蛛网,窗子已经早无玻璃,只有腐朽的木制框架,寒风从外面洒进来,裹挟着潮湿的石灰、朽木和发霉的味道。但神奇的是,手电筒的光线下,这历经岁月的破旧房屋竟然并不显得如想象的那般令人不寒而栗。也许是因为我似乎想起了儿时那单薄而坚强的烛火。

 

        走到三层,推开左手边的门,门廊漆黑。靠墙有一只柜子,确切说是那种很简单的架子,上面有各种瓶瓶罐罐,像是酱油、药品一类的,下面一层有一个盆,里面好像是几个蔫苹果,地上杂乱着堆放着各种书籍,我不小心还踢翻了一摞,只慌忙地胡乱堆叠了回去。里屋透出来蜡烛忽明忽暗的金色光晕,有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戴着一副大框的老花眼镜,手里抚摸着一张老照片,侧身对着门口。

 

 

        “唉呀,一晃儿,将近二十年了吧,哈哈”老人的声音平和“我们带着那么一帮子人,在深山老林里。哎呦!得有两三万人吧,除了专家,先去的都是部队里的娃娃啊,打夯啊,挖土方啊。那大山里什么也没有哇,就那么些帐篷、牛棚,好点的也是个石头窝窝;光有设备,没吃的,物资跟不上啊。这张照片啊,是我和兵团十九师的同志唯一的合影,如今就剩我这么一个老东西还在世上。他们要是都还活着,大概和你们这个年纪差不多吧,也不知最后都怎么样了。”

 

        说完老人转过头,抬起眼看着我,把手中的照片递到我的前面,我钉在那里,他又甩了一下照片,我才接过来。

 

        借着烛光,我忐忑地瞥着照片,头脑慌乱而飞速的运作着,在那上面的前后三排人里,我确信无疑地分辨出了两个人——那是力哥,另外当然是老人自己,即便他们都是二十年前的样貌。

 

        “我等你们很久了。”老人说着抄起拐杖,孔武有力地砸向电视。

 

        玻璃碎片水晶般地落了一地,我俩都吓了一跳,老人只自得地看了看手表:“姑娘,妳果然还是那副模样啊”

 

        如鹭猛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

 

 

        “你们能走到这一步真是太好了。说吧,想问什么,我全都告诉你们。”老人像是压根就没打算等我们的任何回应“要是没想好,那我先说吧。这个人的头脑啊,很有意思的,我们这个研究,就是给头脑强强筋骨,发觉一下人在记忆方面的潜力。我们搞这个东西,这个要符合我们唯物主义的看法,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一定模式组合成的神经网络,产生电讯号脉冲,人就能想起某些东西。微波正好满足我们需要,通过一定频率的载波,帮助刺激神经突触生长和链接,当然,也可以烧毁一部分。”他话里有话地笑了笑,我仿佛看到了这个老人已尘封多年的狰狞,那在一瞬间鬼魅一现。

 

        “是吧,哈哈。但是还是有一些工作没有达到目标的,对于一些意志过于坚定的人,它干预不了”老人指指我“比如你小伙子。你和你的父母很像。你的父母当年也是我们队伍里的同志,当时我们不知道这种不成功是什么原因,在这方面也做过很多工作,还是这个样子,没什么进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我们当年设计工作最开始的试验田,老工厂的家属区,比较好开展工作,锅炉房知道吧,那个大烟囱,它还有个功能是那个那个你们管它叫……哦!对‘风车’,风车的试验车间。你父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攻坚了很长时间,最后问题没解决,反而信了上帝,太可惜了。你家那间房子,现在应该还贴着封条呢吧。唉……

 

        “说来,当时真是艰难啊,不断有新问题,我们发现这个东西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头疼、焦虑这种一系列的情况。我们呢,也没有什么办法。卫生所发现一些平时爱抽烟的同志,好像情况相对好一些。我们就顺着这个,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发现这个尼g丁,它是有用的。”他说着从手边的小茶几上摸出来一个平日常见的烟盒,用手指敲了敲侧面,并没有发出空鼓的响声,那盒烟甚至没有拆包装“你看,这个电话,它其实都是转接中心服务器,由人工智能应答,语音这方面工作我们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

 

        说完放下小烟盒,拈起桌上的小梳子,打理起所剩不多的白发。

 

        “但总还是得不能太直白嘛,我们就琢磨着,跟脑袋有关系的,就是个头发了吧,我们这个系统最一开始启动的一项任务,就是让人相信这个头发的颜色的改变会有健康问题,需要严格管理,让人谈之色变,这个就有用了。然后说,可以适当吸烟增强体质。

 

        “这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很多时候,人呐,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凭什么,也不想知道,只顾自己眼前的得失,给个规定,就可以互相举报,足够了。温水煮青蛙,多少年来,人也就习惯了身边的友邻甚至亲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凭空消失掉。这套系统除了干预还能探测,思维比较活跃的人电波水平和反射频谱都比较特别,系统就会上报,要重点关注。

 

        “所以有人发现我们这个部门所得到的影响力太大了,这不行,十九师和我们就被解散了,七零八落,大部分都没活下来。钥匙被收走了,但并不全在别人手里,我还有一把,是个老同事拼死护下来的。系统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冗余缺陷,因为初始设定的一个人为因素,会导致逻辑自洽的问题,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又会产生更多的问题,碎片就这样越来越多,最后无法收拾。”他漫不经心地用手指指着空中划了个圈,最后所指的方向落在如鹭的身上。

 

 

        “妳是那会儿让兵团十九师的军医照管的,喏,就是他”他指指照片,那人高个儿、瘦削“很特别,关于你的情况要直接和大力同志汇报,这个事情我当然也是知道的。还有一些孩子,也跟妳一样。剃成秃子,这不行,不实事求是嘛,所以当时有同志提议,说能不能试试生物逆抗,这方面还专门抽调了生物医学方面的专家,确定的方案是通过系统让人们不记得你们,你们呢,以存在又不存在的身份,成为我们一项特别的资产,为了防止你们叛逃,663厂专门劈出一部分系统资源成立了独立部门追踪你们,对外称‘维护局’。这项工作只有663厂的同志清楚,甚至045办公室都不了解详细情况,但可惜啊,和你一起的孩子最后没有几个熬过实验活下来的。

 

        “这么多年了,我研究了很久,还是决定启用妳,因为妳和其他人不一样,妳很漂亮却没人记得住你,最重要的是妳还有良心,妳还是个人,妳也不想再孤独。怎么样还算幸福吗,一个能记得妳的意志坚定的小伙子,既是妳需要的,也是我需要的,他和妳一样,真是天赐的机缘。虽然我也偶尔提供了那么一点点帮助,好在一如预料,你们开始了渴望真理和自由,我想这可能也是你们爱情的源泉。”他说这话时不无成就感的喜悦,语调抑扬顿挫,最后像个顽童般咧着大嘴开怀大笑起来。

 

        “但是妳丫头啊,妳有不老的容颜,当然也有代价”老人端起搪瓷杯喝了口水“妳总是会头疼吧,妳也不记得许多小时候在老家的事了吧,再过些日子妳就会把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事情也忘了,妳将在某个时候逐渐失去使妳成为妳的一切。

 

        “不过不要紧,我还是要把钥匙交给你们,我是个科学家,只有把钥匙交给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手里,我才放心。不出意外的话,那把钥匙现在就已经在你们身上了。哈哈,人事人事嘛,用对了人,事就成了一半了,你们”他指指我们“你们能做大事,未来说到底是属于你们的。不过这张照片,我就还是留着了。”

 

        他又看了看表:“差不多了,他们要来了,快走吧,拿好钥匙。丫头啊,好运。”又招呼我们走近一点,拍了拍我的肩膀,随后费力地从兜里揪出一张皱皱巴巴的地图,在茶几上摊开来,烛光洒在上面,像是一场夕阳。他拍了拍那张地图,示意我们来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得去厂子看看啊,那有我没来得及说的。往这走,到了之后会有人接应。”

 

 

        地图上用记号笔标有个圈,是一条铁路,旁边是几个手写的小字:

 

                “军管212线”

 

 

 

 


中篇连载《呼吸》第十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