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2023年高一高二期末考试2023年秋高二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试卷答案

2023-01-31 01:58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案

课标要求: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分析西学东渐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  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运用图片和史料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提高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学习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及禅宗、假名、谚文等概念,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5.历史解释:学习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及禅宗、假名、谚文等概念,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的作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图一是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始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世界佛教的集大成者。图二是平假名。平假名是日语使用的一种表音文字,除一两个平假名之外,均由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形成于公元9世纪。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那么,中华文化是怎样在交流中发展的?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佛教传入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1.传入中国的历程:

(1)开始传入: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2)日趋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3)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4)由盛转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重庆市2023年高一高二期末考试2023年秋高二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