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have to talk, but the world beats a path to them.)是一句古谚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论》:“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司马贞索隐:“ 桃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比喻实至名归,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行”为近义词。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
古谚释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原文出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1]
注释传:汉朝人称《诗》、《书》、《易》、《礼》、《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着作都称为“传”。这里的传是指《论语》。因《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不是孔子亲笔着述,所以也称为传。悛悛:谦恭谨慎的样子。蹊:小路。[2]
这段话是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对飞将军李广的高度褒扬,李广有着高超的御敌本领和高贵的人格。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就是描写李广将军的神力把箭射入石头的故事;而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是对李广的赞美之辞。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做人之根本,唯有如此,才可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文翻译
太史公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这不就是说的李将军吗 。我见到的李将军像乡下人一样的朴实,不能说善辩。到他去世的那天,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品格使士大夫信赖。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虽很短小精炼,却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原文注释
《传》:解释儒家经典的书,实际上这里所引的话出自《论语·子路》。之所以称为“传”是因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所记,别于孔子本人所编撰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