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普:ZBD-03式空降战车

ZBD-03空降战车(英文:ZBD-03 airborne armored IFV,又称:ZBD-2000/ZLC-2000伞兵战车,简称:03空降战车),是20世纪末期中国研发的一种轻型两栖履带式空降步兵战车。 原来的中国空降兵只是一支轻步兵部队,非常缺少重型装备。军方早于1975年就提出了研制“超轻型坦克”的设想,并在1976年组成设计团队,1977年研制成首辆代号为WZ-141步兵战车的原型车,基本设计有两个型号,分别安装反坦克导弹与无座力炮,其概念与德国的鼬鼠空降战车相似,并于1980年将两辆WZ-141交予空降兵试用,进行安-12运输机(AN-12)搭载陆上试验。 WZ-141若按照原计划研发顺利进行,可在1985年列装,但因80年代国际战略环境改变,我国的外患问题不再显得突出,在邓小平以缩减军费换取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之下,中央停止了WZ-141的研发工作,空降兵装备国产空降战车的计划被推迟了20年。90年代中后期,台海局势转趋严竣,促使中国空降兵现代化装备提上议事日程,1996年我国向俄罗斯购买了BMD-3型伞兵战车,不久也开展了新型国产伞兵战车研发。 由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第一代伞降系统只能空投吉普车、追击炮级别的装备,当时的中国空降兵只能是单纯地“空投步兵”,除了随身轻武器,只有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和少量82毫米迫击炮作为伴随火力,至于敌后纵深作战,则基本靠自己的两条腿。很显然,两条腿不可能跑过车轮子,否则势单力薄的空降兵必然会错失战机。 为尽快提升空降兵的快速机动-作战能力,我国不仅从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成批引进伊尔-76大型运输机,还积极向俄罗斯咨询伞兵战车技术合作事宜。据香港《广角镜》杂志报道,1997年,我国曾与俄罗斯库尔干机械制造厂探讨过购买BMD-2型伞兵战车生产许可证的问题,并购买若干辆BMD-2样车,但由于价格因素,中国最终没有采用俄制BMD型伞降战车,转而决定自行研制国产伞兵战车。2005年,ZBD-03式空降战车正式列装解放军空降兵。同年2月,该车首度进行空中实装实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降兵从单纯步兵向摩托化部队的转变。 ZBD-03式空降战车(英文:ZBD-03 airborne armored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IFV ,又称:ZBD-2000/ZLC-2000伞兵战车),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水陆两栖轻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等特点,也是中国难得可以实施空投的步战车,它的列装使中国空降兵敌后纵深突击和火力打击能力迅速跃升至世界领先水平。 ZBD-03也朝着车族化发展,已经有信息表明中国也研发了自己的空降迫榴炮和突击炮。从最近的武器发展来看,解放军依旧非常重视空降部队,毫不吝惜的给他们增强火力和机动力。2016年珠海航展里涉及到空降兵的装备非常多,而且偏向炮兵武器,很明显就是提高火力。 ZBD-03空降战车由动力室、驾驶室、战斗室,兵员室四个部分组成,驾驶室在车首左侧,动力室于车首右侧,战斗室则位于车体中央,采用炮塔式结构,装有1门小口径机炮及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具,乘员3人,载员至少4人。 乘员分布与俄罗斯BMD系完全不同,车首驾驶室1人(驾驶员),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炮塔由1名炮手操作,这是中国履带装甲车的一贯布局,乘员舱则设在尾部,可以容纳约4名步兵。 ZBD-03空降战车的后门采用一扇门板的简单设计,比较轻巧。就车体的布局来说,ZBD-03空降战车不但没有俄系的标新立异,反而承传着许多如63式步兵战车、89式步兵战车等早期中国装甲车的味道。 ZBD-03与BMD-2战车在外观尺寸上有些接近,车高和车长基本相当,不过车宽比BMD-2小了约200毫米。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数量比较有限,中国空降兵在日常训练乃至战时还得大量借用机体更窄的国产运-8/9中型运输机投送,因此ZBD03的车宽必须满足运-8机舱的容纳要求。 ZBD-03空降战车的武器系统集中于新型的单人机炮塔,主炮是一门30毫米机炮(俄罗斯2A72型30毫米机炮的仿制型号),该炮采用链式供弹,备有125发穿甲弹、225发榴弹共计380发弹药,对地有效射程4000米,对空有效射程2500米,总体设计与俄罗斯的2A72相同,我国在取得生产权后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该炮重量轻,杀伤力大,可轻松击毁敌方除主战坦克之外的绝大多数装甲战车。配有多功能穿甲弹和高爆榴弹两种弹药,能够针对性的根据目标类型选择弹药。它令中国空降兵随行火力支援手段从机枪直接上升到了机炮的水平 。 ZBD-03空降战车为充分发扬火力,其火控系统,包括带热像仪和激光测距的双向稳定昼夜瞄准具、热成像目标跟踪仪、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及导航设备等,该火控系统使车长具备一定的操纵武器进行昼夜精确打击静止目标的能力,也可以动对动攻击目标。 ZBD-03空降战车的炮塔两侧还有两组共6门八四式76毫米电动弹药发射器,一般用作施放烟幕弹,也可以发射榴霰弹,这套电动烟幕装置主要是用于干扰反坦克导弹,一般还会搭配一套红外警报装置。 ZBD-03空降战车可以从伊尔-76机舱中依次投放,无论从伞降装备还是快速连续空投能力,丝毫不逊于同时进行伞降的俄军BMD-2伞兵战车。03式的战斗全重为约8吨,车长5米多,车宽2米5左右,车高超2米。其尺寸与重量都较小,可以空运,也可以空投,一架运-9中型运输机一次可投3辆,不过它并没有采用伞兵与战车一起空降的方式,这主要为技术上的取舍。 ZBD-03空降战车的空投系统在实施空降作业时,依靠设置在机舱内的两条滑轮轨道和中间的导轨,空降战车就像行驶中的火车一样,以“尾先头后”的方式被牵引伞瞬间拉出飞机。我国可空投ZBD-03空降战车的运输机主要是运-8、运-9和从俄罗斯引进的伊尔-76运输机。每辆ZBD-03空降战车的主伞共有4副,每具伞单重100多千克,面积是760平方米。为避免伞面在高速降落过程中被大风吹破,伞面用特制涤纶面料织成。主伞打开后5秒内,它会自动形成灯泡状,以减小开伞瞬间的扩张,主伞口部还有一根绳子,目的是把伞口控制住,5秒后,主伞内的自动切割器割断控制绳,主伞第二次张开,这样能减少装备和伞之间的冲击力。为了让战车着陆后尽快投入作战及增加安全性,连接主伞和战车还有一个关键的脱离锁,它的作用是在下降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解脱时间节点,使战车和主伞迅速脱离,防止车辆被伞拖带 。 参加阅兵,首次亮相 ZBD-03空降战车在2009年10月1日的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的分列式上出现,排在装甲车方队的第7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第45师134团8连(上甘岭特功八连)的官兵驾驶。 2010年,ZBD-03战车在中国青藏高原首次主导了中国空降兵演习,展示了高速战略机动、伞降突击、远程立体打击的最新作战能力。 ZBD-03空降战车自2005年装备空降兵部队以来,先后亮相“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和2009年、2015年两次大阅兵。2016年7月,ZBD-03空降战车在青藏高原成功实施5000米重装携弹连续空投,展示了优异的性能。该车能够利用重型伞降系统空投,同时配备强大的火力系统,具有对敌坦克、装甲车、防御设施、有生力量和低空飞机的打击能力,彻底改变了空降兵“轻装伞兵”的形象,是推动空降兵向“全机械化”转型的标志性装备。 2016年年在一次演习中,解放军空军一架运-9运输机空投三辆ZBD-03空降战车。 2017年7月29日,“空降排-2017”国际军事比赛将在湖北广水拉开大幕,中国空军空降兵主战装备ZBD-03空降战车首次本土作战,这也是它第三次亮相国际赛场。 ZBD-03空降战车装备后,空军空降兵超越了使用轻武器、单兵/班组徒步作战的范畴,战术训练与战车装备的发展相应向前推进,形成了全面新颖的新作战观念和思维方式,打造了全新的空降作战战斗力。空降兵在作战编组、人车集结、乘车/下车进攻防御等等领域,不断的取得进一步的创新突破。 我国的重装空降装备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这是空军空降兵部队作战能力达到世界水平的关键性标志。 随着国际形势趋于复杂,ZBD-03空降战车的舞台可能不止于台湾,由于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全球的维和任务,或出兵援助邻近的中亚、东南亚友好国家之可能性很高,伞兵战车使空降部队的战斗力大幅上升,只要空运能力能解决,我国将可以迅速部署1-2个机械化空降师,对亚洲安全稳定起正面影响的作用 。
伊尔-76在空投03式空降战车
驰骋在训练场上的03式空降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