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挪威的白银》到《茶花女》,谈一谈我的爱情观
在开始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
1994年魔岩三杰红磡演唱会的官方录像中,每一位歌手登场之前,都有一小段的个人陈述。第二位登台的张楚的个人陈述是这样的:“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有一种特别荒谬的感觉……很多矛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像以前那么单纯……”
我不知道张楚的爱情观如何,但我想他所期待得到的东西是与我类似的,所以我们的感受也是相似的。30年前,张楚就已经发出了如此的感慨;而今天,人们的爱情观被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严重腐蚀,不知道他面对此情此景,该作何感受。
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k老师昨天发布了《挪威的白银》,而我最近正好在读《茶花女》。网易云的评论家们说,伍佰的歌唱出了村上春树想说的一切,可惜的是我没有读过那本书;而《茶花女》的精神内涵,某种程度上倒也与这首歌差不多。
当我感受着《茶花女》中最真挚的爱情,体会着最深切的痛苦时,经过k老师调制的旋律在我的耳边不断回响,所有美好的与辛酸的回忆全部涌上了我的心头,我不禁回想起在甜蜜的幻想、痛苦的嫉妒中度过的那段青春岁月。
“原来我只是你一条炫狗,填满你内心的沙口。”比起原曲的“伤口”,这里的“沙口”似乎更符合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小丑”现象。在孙笑川吧,在小红书(那就是由第二人称来讲述了),在网络论坛和身边,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在爱情的驱使下,无数的英雄好汉或是地痞流氓为美人而折腰,拜倒在他们的石榴裙下。我要说的是,不管一场恋爱的动机如何,或者出于原始的肉欲,或者出于高尚的爱慕,其中乐于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是不应改变的。当你不愿意牺牲的时候,你多半是一位渣男/女、海王,或者就是想吃天鹅的癞蛤蟆们中最丑陋的一只。你的爱情是廉价的,不值得任何人的珍视。但我也没有鼓励舔狗行为。只有当双方都愿意相互奉献时,才谈得上真正的爱情。我们看到了阿尔芒为玛格丽特的美貌而倾倒,但更加看到了玛格丽特为阿尔芒所作出的巨大的牺牲,这就是茶花女的爱情故事能够在文学世界的各种神仙眷侣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我好像有点语无伦次了。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探讨嫉妒的问题。所有的爱情故事,总是逃不过嫉妒。k老师的一句“我要csn所有的一切”,看似粗鲁而又低俗,实则蕴含了爱情中最原始与直接的冲动。《茶花女》中阿尔芒在与玛格丽特共度的最后一夜中,一度有“杀死她”的冲动,这样他就可以永远地独占她。事实上,我们并不是总能够分享爱情,对于恋人的独立的人格或是肉体的追求,总会导致嫉妒。像《复活》里聂赫留朵夫最终对于玛丝洛娃的爱情表现出的慷慨,或许是一种救赎,是圣人性质的牺牲——你甚至不知道他对她的爱情是否升格到了上帝对于人类的博爱态度。
薄伽丘的《十日谈》里充斥着对于嫉妒的批评,对于恋爱自由甚至对于偷情的赞美,也许这是文艺复兴时代思想解放给人们带来的福音,但是在我们一贯的道德观念里,这似乎是不可接受的。我不知道今天社会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因为一方面,这样的行为仍然让我厌恶,也让我身边的批评家们口诛笔伐;另一方面,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在贴吧故事会里一次次地重演。
当我看到阿尔芒目睹G伯爵进入玛格丽特的宅邸时,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一种煎熬——想必,玛丽也曾在无数个夜晚让小仲马体验过这种痛苦吧。在小说的后半段,我几乎激动地看不下去,我忍受不了玛格丽特不辞而别给阿尔芒带来的那种痛苦。虽然我知道这一定事出有因,但我仍然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代入阿尔芒,沉湎在所有的失落与痛苦中,同时与阿尔芒那种迫切的报复心理产生了共情。
写到这里,发现本文与《挪威的白银》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不得不说,k老师新作营造的氛围,就是这样的合适。我一边读着《茶花女》,一边回忆着我曾经的爱情,咀嚼着曾经品尝过的一切情感——这对我来说已经太陌生了,也许有时候我内心的土壤也需要这样的浇灌。
其实,比起阿尔芒,我更希望成为那位G伯爵——也许是物质条件的富足支撑着他精神的自由。但我永远无法把任何一位爱人视作妓女,或者更准确地说无法把妓女视作爱人——谁知道呢,也许阿尔芒/小仲马当初也有着这样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