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艺谋《满江红》观后感;文笔很好的小白文。

2023-01-29 01:45 作者:林中丑人  | 我要投稿

有皮没骨,在表现形式,人物塑造技巧,镜头语言等方面都是不错的,国师的实力还是有的,电影前后色调的变化,镜头注视前后的变换,情节跳进时的音乐,在深院高墙内的穿梭视角,都在烘托情景的方面有着很好的技巧,从《红高粱》到《英雄》这种技巧是有积累的,在这里也表现得不错。文笔很好。

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述故事的时候是不能细究的,不是说其中的人物服饰等技术细节不能细究,本就是电影这个方面的不必纠缠,我是说不同场景间人物的行为逻辑跳跃,故事根本立意前后不一致,在同一场景内人群行为单薄,就好比在城市里杀人放火两个小时不见警察到来,人物就只有这几个,互相之间在搞事,但是外部环境呢?死了!这一点在整个电影的表现上也有体现,就是关注于导演想要表演的,想要表达的,电影自我感动,观众们是怀着各式各样的思维逻辑来看电影的。在电影内或者说透过电影,我看到导演沉浸其中“痛哭流涕”“欣喜若狂”,状若疯魔。真诚地想问“你在干什么?”我知道信丢了,找信;事要成了,高兴。但是我问的并不是电影里的人要干什么,我问的是作为电影的“上帝”,你干嘛把他搞成一个电影呢?重点是“一”,何以能称之为“一”,就单单是因为前后人物长得一样,名字一样互相之间有着身份认同?照这么说你想讨论仅有表象的认同而无精神内核的组织形态是散乱的,那也行啊。不过我并不认为你有这样的哲学思考。

如果以四字所饰演的角色象征着国师理解中的群众,特别的以这个思路来理解四字的表演方式与呈现的效果是非常顺畅的,那么其它角色所象征的意象就值得玩味了,同时这种解读下电影想要或者说已然在表述的正反派的对立转化以及延续就变得不同寻常了,那个秦桧为什么会活着就很有趣了,谁放过了他?这个放过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导演象征性的?第一个在电影的叙述中并不怎么成立;而第二个就很......“艺术”。当然还有其它的解读视角。

电影以《满江红》为题,名不副实,观影的感觉就是,电影并不是我原初理解中的满江鲜血,“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浪潮感,而是江面飘满的红色油膜,下面还是冷冷的江水,甚至因为污染沉渣泛起,有点绿有些黑。

总而言之,文笔很好的小白文,鸡肋。


张艺谋《满江红》观后感;文笔很好的小白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