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验分享】超详细!手指机能突击训练法

2020-06-07 20:56 作者:哎呀音乐_IYAMUSIC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迪大师众多学员中的一名,今天趁着这次活动给大家分享些我个人的一些心得。

我在迪悗老师的《吉他手高质量提速计划》的课程里学到了很多关于【手指机能】的训练方法

首先无论是刚刚开始弹琴的新手玩家还是已经弹过很多年甚至是10多年的老手玩家,在弹琴时都可能会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 

弹不干净

找不到音 

老是弹错

眼高手低

等问题...

其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由于左右手机能不够造成的,我就大致的说下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弹不干净与手指机能的联系

个人觉得弹不干净最主要的因素有2个:左手机能不够、右手机能不够导致左右手无法配合,首先要说明下什么是机能。

我们在弹吉它时,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运用到最多的就是手指,当然手腕、手臂等也都是会配合运用的,而手指机能主要是指手指的能力和潜力(个人的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回忆一下很多人刚开始弹吉他,一个C的大三和弦是无法很快按准确的,原因就在于手指的韧性不够,无法撑开到C和弦的跨度,而后就会有一大批民谣歌手被F和弦给淘汰掉(开玩笑^^)

也是因为左手的手指机能无法利用巧劲轻松的按准横按和弦。但是随着多次的重复的训练就可以渐渐实现准确的按和弦,甚至于精准而快速的转换和弦,而这都是因为大量的训练下手指机能的逐步提高带来的。


那么这就牵扯到2个问题 :

1. 是否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了科学有效训练

2. 是否有坚持训练


在迪悗老师的课程里最一开始就提到的是这2个问题,我们可以以一个很慢的速度进行一个简单的训练。

比如说4nps(一弦四音)半音阶,这个我想是所有吉他爱好者的一个必经阶段。因为很简单,无需动脑,从食指到小指按照顺序在吉他上爬格子就可以,实则有很多学问可以讲究。

爬格子的目的是什么?这个训练即无脑又无聊,但是为什么还是要做?

个人认为:首先是训练左手在弹奏时的指型,然后是右手在拨弦时,持拨片的姿势,以及拨片与琴弦的角度。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左右手的配合这些都可以进行很好的训练。

那有人会问:其他比如自然音阶、琶音、模进等等,不可以练习指型、拨片姿势、角度、配合吗?


当然可以!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点,就是专注力。

半音阶最简单,在音阶、音程或者调式调性上,完全不用动脑,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上述的练习目的上即可,这样的好处在于更加专注。

那么以什么速度进行训练呢?


这个完全看个人能力,在上述的目的里如果脑子完全能跟的上手,无论什么速度都可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其实也没必要去在这个速度下训练了,因为已经可以说完全掌握了,但是如果做不到,那么还是请以一个特别慢的速度开始。

比如,从60bpm的4分音符开始(再慢的速度其实都可以),在每弹一个音的时候,脑子里都要想着上述几点:


1. 左手手型是否正确

这里所谓的正确,不取决于某一种指型,总之只要不是特别反人类的指型,都不会有太大错误,指型问题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具体可以看一看迪悗老师课程里的内容,这里不赘述。

(迪悗老师演示单支点手型)
(迪悗老师演示双支点手型)

2. 右手持拨片姿势是否正确(同上,不赘述)


3. 拨片角度

平拨和斜拨两种不同的拨片角度带来的音色是不一样的,都可以去试一试体会一下不同的感觉。


4. 左右手的配合是否到位

我个人在练琴时会注意以上几点是否到位,然后速度每天+1去训练。


先学到神,再追求形


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我也觉得非常在理,练琴特别是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又想提速,它更像是在雕刻,往往得先学到神,再追求形。

他的方法是每天+3,到瓶颈速度的时候,往后退2,以+3 -2的方式反复进行训练,这个方法其实完全可以配合到每天+1里进行训练。

当自己觉得+1不满足了,完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3,当碰到瓶颈速度的时候再-2,特别是到一些中速的时候,会有一个瓶颈期,一到这个速度就弹不干净,这个时候必须先减到自己一个十拿九稳的速度,弹的质量最好的区域以+1的方式探索自己熟练和不熟练区域的交接点,从而在这个点上进行上述的有效训练。


什么是有效训练?


所谓有效训练,即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刻意训练,盯着练。

比如很多人在弹琴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整个lick(乐句)或者整首歌一遍又一遍的弹,其实这样的练琴效率是非常低的!

关于这点,有位老师说的话特别在理:练琴还是玩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拿着一整首歌一顿弹的叫做玩琴,一首歌3分钟,薄弱环节可能就那么10来秒,弹它1个小时也碰不到几回这个薄弱环节。

所以说我们无论是在手指机能训练还是别的训练,必须要去刻意训练,即:有效训练。


总结以上知识点:


我们在弹奏半音阶的时候,首先要能做到手跟脑,脑子里是非常清楚自己练琴的目的是什么,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这几个点上,动作做到位,速度要从慢速开始练起,然后就是持之以恒的训练,每天都要练,且要有效。

那么看完上述几点,大家是否可以举一反三呢?

比如不再弹从食指到小指顺序的半音阶,是否可以变换指型(4nps一共有24种组合指型)?

又或者是做保留指训练(保留指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留给大家去思考)?当4nps练腻了,是否尝试下3nps(一弦三音,比较常见的就是自然音阶)等等,都是可以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进行训练。


可以达到一个相对不错的水平时,

接下来该做什么?


比如说当速度已经达到了110 - 140bmp区间,相对稳定的时候,接下来就可以做一些耐力训练以及爆发训练。

同样的思路,不同的是,耐力训练我们可以先去尝试一个极限速度。比如是160bmp,那么我们可以取其80%-90%,连续弹奏5分钟尽量保持不掉拍。或是取其110%-120%来进行爆发训练,以此来挑战和突破自己的极限,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这种训练就可以稍微的尝试一下自己理想中或者不敢想的速度,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做到。

但是要主意的是,爆发和耐力训练的前提是自己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中等的速度,而且要配合着之前的练习一起训练,切记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接下来的手指机能训练还有很多。

比如:扩指训练,击勾弦,音阶、模进等等,也可以配合着乐句和曲目进行训练,其实练习的方法和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但是我想说的是练琴思路很重要,同样大家都是在练这些,为什么有些人弹成了大师,而绝大部分人却不行,这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这些跟我们这次的主题“编写solo”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些完全和solo不挂钩啊?如果这么想那你就错了,良好的机能是弹奏solo或者jam的一个必要前提!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机能也好还是理论也好,在学琴的过程中,好的思路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希望这次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么通过以上分享,你学会练琴了吗?(还搁这儿瞅啥呢!抱起琴开始疯狂的训练吧!)


迪悗老师的《吉他手高质量提速计划》闯关训练营课程↓


- 为什么值得加入?-


1.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带你快速提升手指机能

迪悗老师这套提速课程将带你夯实手指基本功、扎实稳定提升吉他演奏速度、拯救你“想练琴,但不知练什么”的苦恼迷茫、提升你的练琴效率,1小时抵8小时高效练习向高质量演奏迈进。

课程内容涉及:高质量提速的关键技巧、针对性乐句练习及强化练习曲


2.解决不知道每天该练什么的苦恼

“高质量提速训练”系列课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初阶、中阶、高阶),每一阶段均有完整且详细的练习计划安排,将细化到每一天的训练内容及时长,难度循序渐进,让练习不再“漫无目的”。


3.陪伴式教学服务学习成果有反馈保证学习质量

课程搭配趣味闯关训练营,并配有专门的辅导老师,为大家检查作业、点评纠错,为同学们的练习把关;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辅导员帮同学们检查作业点评纠错)

而且闯关训练营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时间来调配课程进度。

传统的训练营,会设置统一的开课时间,统一的课程任务,但是由于同学们工作、学习等各种原因,往往会错过时间,没办法跟上课程进度,最终导致无所收获。 

而闯关训练营,避免了这些“统一”的标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完成课程学习,并解锁下一关课程。不必去跟随其他人的脚步,只需自己掌握自己的时间。

当然最激动的还是可以跟迪悗老师一对一连线学习,迪悗老师会给大家指导和答疑,激不激动

(迪悗老师与学员连线答疑)

期待你的加入!



【经验分享】超详细!手指机能突击训练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