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实务05 企业所得税会计
一、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
(2)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其中,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履行其纳税义务。
(3)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
(4)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目前企业所得税主要有两种征收方式:一种是核定征收,一种是查账征收。对大中型企业以及财务制度较为健全的企业,国家一般采用查账征收;对财务体系建设尚不太完善或难以查清账目明细的小企业,则多采取核定征收。核定征收又分为定额征收和核率征收。根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一般不具有查账条件的企业,都使用核定征收的方式
二、学会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所称“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从会计角度理解,所得是“净收益”的概念,企业取得经济利益流入过程中一定会有相应的代价,收支相抵后有余额才是净收益或利润。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各项扣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都有具体的扣除范围和标准,例如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三、掌握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目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类: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唯一方法(除小企业外)。

四、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界定纳税人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