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电影宇宙里的泰坦们
保护者
泰坦的两大阵营之一,以哥斯拉、魔斯拉、金刚等权势最大的泰坦为首的,竭力维持自然界秩序的阵营。
怪兽版的“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博派汽车人”。
哥斯拉:
怪兽之王,保护者的领袖与灵魂。
居住于隐藏在海底之下的奢华皇宫中,但皇宫的所在一直不为人所知。帝王组织在皇宫上方的百慕大海域设立了帝王计划的总部——Outpost 54(54号前哨站)


金刚:
骷髅岛的统治者,同时也是金刚一族仅存的一个个体。
1933年时,曾有一艘轮船来到骷髅岛,但他们没能活着离开骷髅岛。而他们所留下的轮船残骸,则成为了骷髅岛原住民——伊威族的圣殿。944年,二战时期,两名分别来自美国和日本的飞行员掉落到骷髅岛,在进行生死拼杀时,金刚现身。二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不属于人类统治的世界。直到1973年时,面临倒闭危机的帝王计划在偶然之间发现了骷髅岛,以及骷髅岛的王者,金刚。后来,而帝王组织也得以死而复生。其后,帝王组织在骷髅岛上设立了Outpost 33(33号前哨站)


魔斯拉(已死亡,等待产下的下一枚卵重生):
与哥斯拉属于共生关系。
最早曾出现于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的英凡岛,1961年时陈博士的长辈曾前往英凡岛考察。
之后来到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雨林沉睡,古代中国民众为其修建了神庙。2009年时被帝王组织发现,神庙被设立为Outpost 61(61号前哨站)
最后魔斯拉甘愿牺牲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力量附着于哥斯拉的身体上,于是哥斯拉涅槃重生。
因为魔斯拉代表守护和传承,具有母性一般的献身精神,所以魔斯拉在战斗之前一般早已经产下一枚卵来保留种族,并且后代孵化之后依然继承着守护地球的使命。从这个意义来讲,魔斯拉是永生,是永远不会死的。


贝希摩斯:圣经中上帝创造的最为巨大的巨兽之一,据说耶稣在看到贝希摩斯之后,受惊吓昏迷了三天三夜。能控制森林的力量,苏醒后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原本已所剩无几的亚马逊雨林。毛皮具有极高的耐火性,因此即便是遇到火焰也不会燃烧。在官方小说中,贝希摩斯在毁灭第58号哨站时遭到了一个能够喷射蓝白色火焰的喷射器的攻击(温度在1500℃以上),这惹怒了贝希摩斯,尽管这并没有令其遭受任何实质性的伤害。贝希摩斯具有修复被砍伐森林的特殊能力。之所以可以修复被砍伐的森林,是因为他身上所携带的辐射具有很强的恢复作用,可以极快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尽管外表酷似猛犸象,但贝希摩斯实际上与树懒科的动物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在亚马逊流域沉睡期间,当地出现了马平瓦里野人、南美巨獭的传说。里约热内卢为其设立了Outpost 58(58号前哨站)
贝西蒙斯苏醒后也在破坏人类世界,但是最后也向哥斯拉膜拜。


玛士撒拉:圣经中的长命者,传说他的孙子——诺亚建造了诺亚方舟。
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帝王组织Outpost 67(67号前哨站),背上有着巨大的山岩作为拟态结构,头上有两个类似公牛的大角。
玛土撒拉可能是最为古老的泰坦。背上的甲壳拥有使生命快速成长的力量,水陆两栖。
在实际战斗中,玛士撒拉值得注意的能力是使用他头上巨大的角造成破坏的能力。
苏醒后,玛士撒拉一开始也大肆破坏,但后来向哥斯拉膜拜。


利维坦:又名“里拜亚桑”,是来自于《圣经·约伯记》当中的怪物。她是希伯来神话中,以苏美尔神话中的提亚马特为原型的而产生的蛇怪。名字的意思是“盘绕起来的东西”。正如其名,她是一条身体巨大的能够将大地盘绕起来的蛇。
在地中海沿岸的古老都市乌加里特的传说中,利维坦被称为“洛唐”。洛唐是迦南文化中的七头蛇,被巴力所杀,巴力在闪族人的传说中是伟大的丰饶之神和自然之神,在希伯来人眼里则是邪神。
《约伯记》(第41章)中提到,利维坦是一头巨大的生物。她畅泳于大海之时,波涛亦为之逆流。她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着铠甲般坚固。性格冷酷无情,暴戾好杀,她在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四周生物闻之色变。在《旧约圣经》的外典“以色列书”第六章中曾经记载,上帝在创世的第六天创造了一雌一雄的两头怪兽,雌性的就是盘踞大海的利维坦,而雄性则是威震沙漠(所有世界上所有陆地)的贝希摩斯。当世界末日到临之时,利维坦、贝希摩斯和席兹三头怪物,将会成为奉献给圣洁者的祭牲。关于她的原型,有人说是例如鱼龙类、蛇颈龙类、沧龙类等巨大海生爬行动物,另有说法则认为是鲸鱼。利维坦所在地为英国苏格兰尼斯湖。帝王组织在此设立了Outpost 49(49号前哨站)。根据帝王组织Monarch的调查结果,在英国尼斯湖兴风作浪的“尼斯湖水怪”,其真身正是在中世纪时令人闻风丧胆的利维坦。

羽蛇神:又名“魁札尔·科亚特尔”,中南美洲阿兹特克神话中存在的至高一柱神。生活在地心世界。
其名意思为「有羽毛的蛇」「有翼的蛇」。最早出现在奥尔梅克文明中,并普遍见于中美洲文明的神话,如特拉威斯卡尔潘泰库特利神、玛雅的库库尔坎神。魁札尔科亚特尔是祭司知识之神、是邪恶的昏星与善良的晨星。虽然有些说法将他视为特斯卡特利波卡的一个面相,但这两位神祇经常是互相冲突的。
位于秘鲁马丘比丘的Outpost 57(57号前哨站)。

塞赫梅特:位于埃及开罗的Outpost 65(65号前哨站)
古埃及神话中的母狮神,塞赫美特,孟菲斯三柱神之一。塞赫麦特的名字来自古埃及词“sekhem”,意思是“力量”。塞赫麦特的名字很适合她的作用,意思是“强大有力”。她还被赋予“邪魔克星”、“情妇的恐惧”、“屠杀夫人”和“她的袭击”。塞赫美特最初是战争女神和上埃及的医疗女神。她被描绘成一头母狮,埃及人公认的最凶猛的猎手。有人说,她的呼吸形成了沙漠。她被看作是法老们的保护神并在战争中引导他们。另外,她也被看作是一位掌管月经的特殊女神。
她同时也是一位太阳神,有时也被称作太阳神拉的女儿,常与哈托尔和贝斯特二位女神混同。她头顶日盘及与瓦吉特一起代表了圣蛇乌赖乌斯和王权。通过这些联系,她可被看做奥西里斯审判厅中一位代表司法或秩序的玛特女神的神圣审判者,她(拉神之眼)与瓦吉特及泰芙努特相混同。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塞赫美特在觉醒之后对埃及开罗的毁灭,可以被视为其对于现代文明的否定。

萨尔贡:公元前24世纪阿卡德帝国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皇帝。
自称是“世界四方之王”。后世尊称为,萨尔贡大帝。
出身于平民,一生坎坎坷坷,是个弃婴,非婚的私生子,少年时期便随养父从事园丁工作,后来到了基什王国,在王的身边当臣仆。温马人入侵基什国,国王乌尔萨巴巴抵抗失误,他乘机夺得了政权,即以阿卡德城邦为首都建立了阿卡德帝国。萨尔贡掌权后,致力于巩固国内统治和对外扩张。他为此组建了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支常备军。死后化为巨蝎,以超越凡人的姿态,继续凝视着自己曾统治过的世界。

玛吉格:是格陵兰传说中的美人鱼。一般认为玛吉格曾生活在这些美人鱼通常居住的地方,靠近北极,但是在她被发现时,她已经死了很久了;由于她的水生天性和扁平的脸——这是玛吉格美人鱼所共有的特征,帝王组织将其命名为“玛吉格”。在电影中未出场,仅出场于官方小说。她的尸体被陈列在帝王组织的基地中,外貌为爬虫型,有着类似人类的脸庞,但鼻子长在双眼上方。尽管有着遍布全身的鳞甲,但这不足以使其抵挡来自其他泰坦的杀害。在死亡时,玛吉格似乎被烧焦了,露出了她的骨架,一个锯齿状的裂缝从她的脖子一直延伸到她的腹部。

大衮
非利士人的主神,同时也是旧日支配者之一、深潜者的首领。
在日本古代被奉为“雷神”,被深潜者崇拜。
已被至尊穆托所杀,其尸骨在1999年的菲律宾被发现,其时已变为雄穆托的卵囊,被设立为Outpost 14(14号前哨站)


毁灭者:
泰坦的两大阵营之一,最初是以至尊穆托为首的、掌控有死亡之神力的泰坦势力,制造了传说中的“诸神黄昏”。其后基多拉作为“三位一体的神”降临,取代了至尊穆托的地位,也使得这一阵营实力空前增加。
怪兽版的“黑暗复仇者”、“不义联盟”、“狂派霸天虎”。
王者基多拉(已死亡)
三位一体的神,象征物是十字架。取代了远古时代的多神信仰,创造了一神信仰。
其降临导致保护者与毁灭者两大阵营爆发远古大战,最终安基拉斯与拉顿的父母阵亡,哥斯拉与魔斯拉联手将王者基多拉封印在了南极的冰川之下。
2016年时,帝王组织在南极的冰川中发现了异样,并设立了Outpost 32(32号前哨站),但并不清楚冰川之下究竟是什么。但是不知为何,艾伦·乔纳为首的生态恐怖组织却似乎知晓一切真相。
最后被红莲哥斯拉消灭。新一代的怪兽之王诞生。
(之所以将其设为Outpost 32,是因为在南极曾经有过一个Outpost 31,那个哨站于1982年遭遇了怪形的袭击,此次是为了致敬怪形)


拉顿
在远古大战中与哥斯拉、魔斯拉、安基拉斯等保护者,一同对抗王者基多拉、穆托、斯库拉等毁灭者。拉顿的父母在提前将还未孵化的拉顿藏在玛拉岛(今墨西哥)的火山之后,便与安基拉斯一同为了阻止基多拉,战死沙场。
可惜的是,他们的孩子拉顿却并没能像他的父母一样加入保护者,而是在王者基多拉的威逼之下,倒戈加入毁灭者。因为拉顿一直都宅在自家火山里,直到1991年,帝王计划才发现他的存在,并在此设立了Outpost 56(56号前哨站)


穆托
穆托一族的首领,被称为“至尊穆托”。世界各地神话传说中神族大量灭绝事件的元凶。在王者基多拉降临之前,曾经是地球上实力最强劲的反派。至尊穆托是无性的,同时也是穆托最原初、最强大的一种形态,他会在其他泰坦巨兽的体内注入寄生孢子,孢子会不断剥夺宿主的能量,破坏宿主的生理结构,最终杀死宿主,然后寄生孢子将会孵化为雌性和雄性两种穆托(分类上是属于至尊穆托的“亚种”)雌雄穆托会繁殖,诞生大量的穆托,然后这些穆托将会互相的竞争、厮杀,其中的佼佼者将会进化,直到成为新的至尊穆托。这一过程被称为“诸神黄昏”。
雄穆托:最初于1999年在菲律宾的矿洞内(大衮的遗骸)中发现其卵囊,帝王组织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哨站Outpost 14(14号前哨站),之后帝王组织追查到占几拉,在占几拉的废墟上又建立了第二个哨站“占几拉核电站”。(占几拉核电站是少有的、没有编号的前哨站)
雌穆托:被从Outpost 14(14号前哨站)进行实验后,存放于拉斯维加斯附近的核废料存放处。雄穆托召唤后,立即苏醒。
西伯利亚穆托族群:在冷战时期的1959年,帝王组织在苏联的西伯利亚设立了“西伯利亚前哨站”,是少有的无编号的前哨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前哨站。由于年久失修,该哨站早已被废弃。
穆托女王:又名“刺钩”,穆托女王从未被帝王组织发现,所以没有建立专属的前哨站,也不在帝王组织的泰坦名单里,她沉睡在新泽西的一个购物中心下面,后来向哥斯拉膜拜。


斯库拉
原型是希腊神话中专吃水手的女海妖,拥有六颗头和十二条腿。原先是一个水仙女,是海神福耳库斯的众多子女之一,由于被巫女喀尔刻嫉妒,而被投毒变为怪物。斯库拉的外形酷似一只蜘蛛,有着有着像章鱼一样的身体和六条像蜘蛛一样的、用于陆上行走的腿,这与其传说中的形象有一定出入。
在亚利桑那州的塞多纳被帝王组织发现,并在此建立了Outpost 55(55号前哨站)
斯库拉的躯干上有一个明显的脊和一个凸起的脊柱,在她的头上有一个很大的弯曲延伸,就像鹦鹉螺的壳一样。她有一个圆圆的头和两只眼睛,几根触手从她的嘴部垂下来,让人联想到了克苏鲁。她拥有冷冻的能力,并以此延缓了南极洲冰川的融化。在波士顿大战结束之后,她居住在了一个湖里。


魔克拉
又名“魔克拉·姆边贝”,名字是从林加拉语来的,意思为“可以阻断水流的生物”。官方小说中将其描述为拥有一条“巨大的、蛇形的尾巴”,“四只厚重的腿,”一只弯曲的角在他头上“散发出微弱的幽绿光芒”,头部看起来“像一头无耳的大象,除了他的象牙——象牙是向下的而不是向上的,”和一个嘴巴,“如同鳄鱼的巨口般,遍布成千上万的牙齿。”
沉睡于苏丹的博尔戈尔山,帝王组织在此建立了Outpost 57(57号前哨站)
被基多拉唤醒之后,与恶魔巴风特一起成为非洲与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威胁。魔克拉极为残忍暴虐,他在苏醒后摧毁了周遭的一切,并吞食了很多的帝王组织研究成员。

巴风特
最为著名的基督教恶魔之一,今日最为人所熟知的羊头恶魔。
在西方流传的恶魔中,巴风特是最特殊的一个恶魔,他几乎是所有恶魔的综合体,甚至被世人称为第二原罪:人类的第二大原罪是:嫉妒。
巴风特被认为是中世纪黑魔术的传播者,恶魔召唤仪式的主持人,有山羊的头,额头有五芒星,两角之间有火把。有女性的胸部,腹部放置有赫尔墨斯的杖。
沉睡于摩洛哥的瓦卢比利斯圣城,帝王组织在此建立了Outpost 68(68号前哨站)

八岐大蛇
又名“八俣远吕智”、“八俣远吕知”。
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记载,八岐大蛇拥有8头8尾,能把八个山谷和八个山岗填满,这是八岐大蛇名字的由来。眼睛像红灯笼果,身上长着青苔、桧树和杉木,它的肚子总是血淋淋的,像是糜烂了一般。
位于日本的富士山Outpost 91(91号前哨站)东宝八岐大蛇能从口中喷射高温火焰;在平成系列中,可以从双眼发射死光;八岐大蛇可以承受致命攻击,尽管失去力量,却仍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虱伏,延续生命;在阴阳师II中,大蛇可以进入人类的身体,并使其身上长出八岐大蛇的印记,如此一来,大蛇可以将自己从它所创造的标记中释放出来,在影片中,他附在了须佐和日美子身上。值得一提的是,在《哥斯拉2》中八岐大蛇被基多拉唤醒后,八岐大蛇曾一度离开日本前往太平洋,原因不明。

亚巴顿
最初在使徒约翰所作《新约圣经·启示录》第9章第11节中出现。“亚巴顿”本身是希伯来语,意思是指“毁灭之地”,毁灭者或者无底坑。其在《约伯记》及《箴言》亦有出现,指“毁灭之地”、“死者的领域”、"无底坑的使者"、"疫病之王"、"死之暗天使"。《启示录》记载,在第五位天使吹响号角时会出现的天使’,号角一响,天上一颗星就会降临地上,打开通往冒着蔽天黑烟的无底深坑的洞口大门,然后以亚巴顿为首的蝗虫大军要出来,让有兽印的人类受折磨五个月。希腊东正教认为, 亚巴顿是死亡天使的另一个名字。在两个来源里他被赋予重要的角色,亚历山大的提摩太写的训诫《The Enthronment of Abbaton》和《Bartholomew的启示》。所有个体包括天使,邪灵和有血肉的活物都惧怕他。亚巴顿积极参与崇拜,并最终获得授权:无论任何人,只要终生崇拜他就会得救。亚巴顿据说在最后的审判中也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他是那个可以把灵魂带到约沙法平原的人。他在Bartholomew启示中被描述为当耶稣复活的时候在耶稣的墓中显现的天使之一 。
死海文书中发现的感恩圣歌的歌词透露"亚巴顿的阴间和“冲入亚巴顿的恶魔的洪流”。Philo伪经指出亚巴顿不是一个灵体,魔鬼或者天使,而是阴间、地狱本身。
在基多拉发出狩猎的命令之后,亚巴顿席卷了所在地怀俄明州。

提亚马特
古巴比伦神话中的母神。Tiamat名字来源于闪族语,ti = Life(生命),ama = Mother(母亲),暗示着名字含义是"the mother (母亲)。
在史诗《埃努玛·埃立什》(《咏世界创造》)中,提亚马特是被众神谋害而死,并在死前诞下了11只不亚于众神的怪物(比如拉赫穆)。而在此之后,击败了提亚马特的主神马尔杜克成为了众神之王。
值得一提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成为众神之王的故事,即是来源于马尔杜克击败提亚马特的神话。而大地女神盖亚同样是对宙斯先支持、后反对,并诞下了名为提丰的怪物与众神决战,这与提亚马特的做法如出一辙。而那些被宙斯击败并囚禁的第二代神明,正是被称为“泰坦”的原初众神。
在美国佐治亚州斯通山沉睡,帝王组织在此设立了Outpost 53(53号哨站),事实上,这里是距离《哥斯拉2:怪兽之王》决战地波士顿最近的前哨站。
在哥斯拉、魔斯拉、基多拉、拉顿在波士顿最终决战时,提亚马特其实是距离战场最近的。但很明显,直到最后,提亚马特都没有响应基多拉的召唤而来到波士顿。她当然不会来,因为她想必已经对于这个虚假的众神之王恨之入骨。

提丰
恶魔之神,妖魔之父。提丰在希腊神话中,原本就是作为泰坦神族的一员,因此相对于其他怪兽而言,将其列为“泰坦”更为名正言顺。
希腊神话中盖亚释放出提丰去攻击宙斯的神话,其原型来自于古巴比伦神话中提亚马特释放出11只魔兽攻击马尔杜克众神的故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提丰可以被视作是拉赫穆等11只魔兽概念的集合。
事实上,提丰正是被冠以万妖之祖、万魔之父的名号。他被认为是众多怪物的父亲,他是一位比山还高的喷火巨人,长着一百个蛇头,浑身覆有羽毛并生有一对翅膀,口吐蛇芯,双眼喷火的蛇一样的人。
赫拉曾祈求给提丰远超于宙斯的神力,堤丰的实力确实也非常强大。希腊神话中,最强大的魔神非堤丰莫属,堤丰子嗣众多,堤丰和蛇怪厄喀德那生下了无数的妖魔,其中最为强大的即是希腊神话中的11只魔兽:如地狱恶犬刻耳柏洛斯、九头蛇许德拉、狮头羊身怪奇米拉、科尔喀科斯巨龙和赫斯珀里俄斯巨龙拉冬、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啄食普罗米修斯的秃鹫半狮半鹫怪格里芬、克戎密翁牝猪、双头犬奥特休斯、尼密阿巨狮,以及斯库拉。
曾与宙斯激战,是宙斯不共戴天的宿敌。提丰曾打断宙斯手筋脚筋。后来宙斯用雷电将提丰轰至奄奄一息,提丰倒在西西里岛上的火山旁,而当火山爆发,人们就认为是提丰在发怒。宙斯打败了泰坦众神和提丰,才确立和保住了对全宇宙的统治权。而在本作中,代表了众神之王这一概念的基多拉,则完成了这一壮举。
沉睡于于柬埔寨吴哥窟的Outpost 92(92号前哨站)

本耶普
位于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的Outpost 99(99号前哨站),又译“宾页”,是一种澳洲传说的神秘生物。
自澳洲殖民开始,就已经有多种有关本耶普的说法。就像其他已灭绝的动物一样,在澳洲原住民的神话中也有对本耶普的记载。
在神秘生物学中,本耶普被划分为两种特殊的神秘生物:第一种是长颈本耶普,或称为“真”·本耶普;另一种则是犬面本耶普。
由于在不同文化中它被广泛认识,所以现在对于本耶普的外表没有一致的说法,不过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长牙、脚蹼和像马的尾巴。他经常在夜晚出没,会吃动物、小孩和女人。在走进时,他会咆哮。有时人们相信本耶普具有超自然的力量。1846年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木伦比基河的岸边发现的头骨可以作为物证。鸟、骆驼、马的变异等,学者们的鉴定结果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头骨从博物馆离奇失踪了。捕捉到本耶普的照片至今还未出现,而且证言描述也存在2种类型,因此,本耶普真正的样貌至今仍无人知晓。

安胡卢克
来自美洲印第安神话中的怪物。安胡卢克是俄勒冈州卡拉普雅族神话中的一种生物,通常与溺水、疾病和雾联系在一起。它身上有几处毛茸茸的斑点,头上有一对角,腿上没有毛,身体类似于传统的西方龙。
卡拉普雅族发现安胡卢克住在Forked Mountain附近的一个湖里。最初,安胡卢克想要住在阿特法利提平原,但由于他淹死他周围一切的嗜好而不得不离开该地区。由于安胡鲁克的缘故,湖周围的许多事物都改变了。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养着斑点狗当宠物。
另外,安胡卢克有着将自己的一切所有物都绑在自己身上的习惯。
不知为何,被发现于俄罗斯的曼普普纳岩石群沉睡。帝王组织在此设立了Outpost 66(66号前哨站)
在泰坦浩劫发生时,安胡卢克破坏了俄罗斯的东欧部分,目前俄罗斯方面具体情况仍不明朗。

克拉肯
北欧神话中游离于挪威和冰岛近海的海怪。在北欧神话中,克拉肯身躯巨大宛如小岛,不仅能用触手造成巨大的破坏,还可以制造漩涡,是渔民心中的噩梦。
利用辐射信号和生物声波发射,帝王组织发现了看不见的、正在冬眠的Kraken,它包裹在一艘在印度洋失踪了几十年的核潜艇残骸周围。克拉肯外表类似于头足动物,有一个巨大的壳保护着大脑。他们在他周围建立了一个秘密的前哨站,该前哨站并不标注在帝王组织的世界地图上。
由于拥有多个大脑以及心脏,克拉肯可以再生身体任何受损的部分;而得益于他非常大的脑容量,克拉肯具有惊人的智力。同时,克拉肯不仅可以像章鱼一样改变自己的皮肤颜色以及图案进行伪装,甚至可以伪装自己体内的辐射量造成死亡的假象。
在基多拉唤醒全世界的泰坦之后,克拉肯通过自己假死的能力欺骗了帝王组织成员,并以此来冲破他的收容场所,然后摧毁秘密的帝王前哨,和其他醒来的泰坦一起狩猎,按照基多拉的命令摧毁海洋中的建筑。

克苏鲁
沉睡之神,拉莱耶之主,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为克苏鲁神话构建的元素论中其为象征“水”的存在之一。在《伊波恩之书》中克苏鲁被称作克图尔特。克苏鲁偶尔会利用精神感应与远处不特定的人类接触。多数情况下使人发疯。然而有时,有些艺术家因得到这种疯狂的灵感而声名大噪。
克苏鲁沉睡于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莱耶城中,但受到宇宙相位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有时拉莱耶城会解开封印出现在海上。不过由于封印并未完全解开,因此克苏鲁无法远离拉莱耶,之后当星象改变,封印的力量复原后,又会回到拉莱耶继续长眠。

骷髅岛:
骷髅岛上的生物除了金刚之外,都不属于泰坦,而是属于M.U.T.O.。除了当地的土著人。
骷髅岛上的生物被定义为“神秘生物”,即通常所说的UMA。普遍实力较弱,人类使用枪械就可以消灭。骷髅岛真正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地表上唯一一个受到地心世界侵蚀的世界,并且具有地心世界的部分特征。同时,来自于地心世界的骷髅爬行者等生物,同样会从骷髅岛的地下来袭。骷髅岛于1973年被帝王组织发现并进行初次探索,其后在此设立了前哨站Outpost 33。在2019年波士顿大战、哥斯拉恢复王位之后,帝王组织开始将骷髅岛作为大本营活动。
骷髅爬虫
金刚的死对头,导致金刚的父母身亡的元凶。它不足以成为“毁灭者”。
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的官方小说版中,在基多拉召唤世界各地的怪兽之后,金刚并没有回应基多拉的召唤,但是骷髅爬行者却回应召唤,从地底蜂拥而出。但是很不幸,金刚把它们全都阻拦了下来。而“骷髅恶魔”,是骷髅爬行者的首领,也是最强大的骷髅爬行者。
生态位对应着1933版金刚中的暴龙、2005版金刚中的毁灭君王龙。
骷髅爬虫大多被金刚杀死(包括首领),但是APEX曾将一只活体用于实验。

刀脊胡狼
骷髅岛上的掠食者,生态位对应着1933版金刚中的死亡信使(其首领是金刚的死对头——金皋,骷髅岛原住民信奉的另一位主神)、2005版金刚中的聪敏凶猎龙。

伊卡洛斯之翼
俗称“叶翼龙”
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中基多拉召唤世界各地的怪兽之后,骷髅岛上的其它生物都被金刚阻拦,但体型较小的叶翼龙却成功飞出骷髅岛。

长腿母怪

孤礁牛魔

孢子螳螂巨怪

沼泽巨鱿章
生活在骷髅岛的水中,曾经想吃掉金刚,反被金刚杀死并损失了触角。

惊魂秃鹫

死魂岛怪

圣虎

恶水皂荚

隐藏势力:
并不是所有角色都会在明面上有所动作。就像“旧金山事件”之前的帝王组织一样,一些实力强大的势力仍然在暗中积蓄力量。只不过,比起曾经的帝王组织,这些势力也许隐藏得更为隐秘。
安基拉斯
《哥斯拉》系列电影中最具资历的元老,最早出现于1955年哥斯拉系列第二部电影《哥斯拉的反击》,其后成为哥斯拉最忠实的战友。
在MV的世界观中,与哥斯拉、魔斯拉等保护者一同在远古大战中对抗毁灭者,不幸战死。
在正片中未能现身,其遗骸被安葬在海底宫殿正门旁。

盖刚
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设定集中,最后“万兽朝宗”的场景中出现,但在正片中未能现身。

卡玛奇拉斯
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设定集中,最后“万兽朝宗”的场景中出现,但在正片中未能现身。

加美拉
与哥斯拉、金刚并列为“世界三大怪兽”。巅峰时期甚至风头一度盖过哥斯拉和金刚,但随着最后一部电影在2006年上映之后,热度逐渐下滑。但如今,加美拉的知名度和人气在世界范围内仍然要远超奥特曼、假面骑士等其他特摄。(由于中国大陆从未正式引进加美拉系列电影,因此其热度在中国不高)
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设定集中,最后“万兽朝宗”的场景中出现,但碍于版权因素,在正片中未能现身。

巴拉贡
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设定集中,最后“万兽朝宗”的场景中出现,但在正片中未能现身。
最早出现于1965年的《科学怪人对地底怪兽》(又名《弗兰肯斯坦征服世界》),是科学怪人系列的怪兽。其后在1968年的《怪兽总进击》中,与哥斯拉系列、金刚系列、海底军舰等上世纪60年代的科幻片中的角色一同对抗王者基多拉,并正式融入哥斯拉的世界观。
在1998版《哥斯拉》的续集《哥斯拉:大怪兽总攻击》中,作为地之守护神而出现,并被破坏神哥斯拉释出的放射热线杀害。

古莫加
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设定集中,最后“万兽朝宗”的场景中出现,但在正片中未能现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