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拉康精神分析】通向梦境的现实

2021-06-11 18:16 作者:沈正毅  | 我要投稿

在拉康的精神分析中讲过一个梦的例子,齐泽克也引用过这个梦。

讲【失去孩子的父亲在梦中梦见了活着的孩子向他求救,醒来后发现孩子的尸体被意外的火灾烧毁了一支手臂】

当然,对于这个父亲来讲,这个“活死人”已经失去的孩子,既然已经失去了在现象界的主体性,却显现在梦中展现了主体性。而且并无差异地都是由他者表现出来。可能,对于这个孩子来讲,他的主体已经不在场了,可是他的他者性质对于他的父亲是一样的,可是父亲从梦中清醒这个行为实际上是从一种对他来讲珍贵的事实里逃向了一个可怖的事实。这就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通常是被这种具有更“抚慰创伤”的梦境中逃向真实,他是醒了,但他往往是被惊醒的。

实际上,拉康应该是意识到,也可能没注意到(至少在他极为有限的谈话中没有表现出这点),梦境中对创伤符号的回溯,与想象的幻想回溯是高度一致的,只是,站在主体背后的那种他者凝视,出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差异,一种是大他者凝视(秩序符号),一种是“无”的凝视,梦中的主体,在那种“无意识”同内在符号的现实性链接之前,呈现出了空的虚无的抽离,那一刻是不是人已经【穿越幻想】了呢?

说明带入梦中的主体确实还是作为主体的那个“我”,“我”也确实对现实要表现出“我”讨好大他者应该表现出的那种“情感”,但是作为“无”的观测者,在回溯历史时,将整个历程符号化,拉康认为,对心理病人的那种多出的符号要解构以化解创伤,而在梦中,“无”对符号只是符号而已,为什么有些具有创造和符号形成的梦往往被意识排斥遗忘。当然,唯理主义的科学实在论者可以把各种生理性套用过去,但是就算站到最庸俗的那种解构科学的立场,那种生理研究也是没有规范作支撑的,也就说,在遇到他们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他们就只能说:“科学暂时无法解释,但是总有一天能解释”那么带来的就是变量的无限增加和向后的认识递推,以及永远的不能再认识,如果还以此为理的话,那就不是科学了,而是神学。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大他者凝视的符号建立,是一种“非法操作”,主体无意识(the other,非费洛伊德),排斥这种构建操作,在精神分析时,他者在场,可以以小他者凝视来为自己的“穿越幻想”做正当性证明,而在无小他者在场的梦境中,大他者就是唯二的秩序。另一个是谁呢?只能是对于符号存在的自在运动,即主体被置于的范畴下形成的应有的一个中心,这种中心表现的就是唯物主义之否定的自由运动,在无意识梦中呈现自由的运动。而凝视主体的大他者促使他形成反动的力量,也就是他内在符号认同的那个“主人格”。

梦中,那个父亲对于自己的儿子在运动面上是希望他活着的,也就是说梦境是“自在人格符号”的庇护所,当外部刺激开始同精神界联系,“反动秩序符号”就开始攻击那个“无”,(你怎么敢背着秩序自己建设自己?你想造反?)。主体就恐惧那种反动力量,对于那个“主体”来讲,再不逃离梦境,再不惊醒,他就要主体“符号崩坍”了,因此对于父亲来讲,孩子死去的现实尽管悲惨无力,但是他必须强迫自己相信,这就是你们该有的命运,那个暴动的,自由的梦境对于他的“大他者秩序”来讲才是可怕的,不该接触的。

从这个角度讲,梦是比现实更接近范畴界的世界,是秩序符号世界通向真实范畴现实性的通道,而秩序本身总是害怕那些受他控制的人反抗,应该要关闭这些通道。


【拉康精神分析】通向梦境的现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