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42章

2023-11-27 04:02 作者:风引寻秋  | 我要投稿

前排说明

此系列为对《崩坏3》主线以及相关剧情中所引用/化用内容(主要是文学作品)的考据整理。待整理完毕后会以网盘形式分享我搜集到的电子书资源。

部分内容会附带一些点到为止的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毕竟有些内容还是有点晦涩的,需要一些创作背景之类的知识辅助理解;同时也欢迎不一样的见解。

大部分只标明出处和进行基础释义,以免造成观点的先入为主,避免越俎代庖剥夺属于每个人的主动思考的乐趣。

本意是为大家理解剧情与独立思考提供方便;若通过这一渠道能够增长见识,拓宽眼界,自然更好,我做的事也算有价值。

*【该内容也将由我本人(虎扑同名)同步发布于虎扑「崩坏3」专区,以及B站文七传个火——文七老师的崩坏3主线剧情直播录像下评论区。

如果希望对于崩坏3的故事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理解角度,那在此强推文七老师👍

P.S. 哲学方面自认没那个能力,所以就不做了,但同样会根据文七老师的解读,单独整理出相关的参考书目。】*

目录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间章&第32章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3章-(1)&(2)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4章-(1)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4章-(2)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4章-(3)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5章-(1)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5章-(2)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36~38章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9章-(1)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39章-(2)&(3)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40章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41章

正文-(1)

1.「这种恐怖风景的形象,世人从无目睹的机会;这种飘渺悠远的形象,今晨又使我感到陶醉。」

「天上没有太阳的影子,也看不到有任何星光、照耀这种奇迹的景致......」

「摆钟敲起阴郁的声音,厉声报告正午的到来,空中飘过昏暗的愁云,罩住凄凉麻木的世界。」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风光·巴黎之梦》

注:听不懂吗?没有关系......因为这还真就是在直白地陈述现状(

所以,以下部分是拓展阅读——


2.「走投无路的先知在逃亡中梦到了通向天空的云梯;他登上梯子,而后到达了神明的居所。」

——《圣经·旧约·创世记·28》

注:即“雅各梦天梯”的故事——


3.「那个存在确实已经舍弃了语言和文字,变得只会用心灵感应的方式在我脑内讲话。如果按某些哲学流派的说法,祂大概已经失去了阐明真理的机会。」

注:以我个人的见识,此处的哲学流派可能有——

诠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

分析哲学——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

水平有限,不做详述,有条件可自行了解。


4.「《乌龟和兔子》,《狼和小羊》,《狼来了》……」

——《伊索寓言》

注:以上三则故事全部来自《伊索寓言》。


5.「颜料的原色只有三种」&「生活在太阳系里,眼睛恰好拥有三种视锥细胞」

注:即指出「美术三原色」和「色光三原色」的区别。此处只做简介——

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

色光三原色:即R(Red,红)G(Green,绿)B(Blue,蓝)。

人类视网膜上有三种视锥细胞,而视锥细胞中的视蛋白能通过探测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感知红、绿、蓝三种颜色。按照吸收光谱不同,视锥蛋白可以进一步分为长波敏感视蛋白(红)、中波敏感视蛋白(绿)和短波敏感视蛋白(蓝)。所以人是三色视觉动物。

美术三原色:按照C(Cyan,青)M(Magenta,品红)Y(Yellow,黄)来讲。

颜料本身并非自发光源,其显色原理是反射光线,因此颜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互为反色。

P.S. “红黄蓝”则属于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可自行了解。

美术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互为反色


6.「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13》

注:即「马太效应」,不过《13:12》算是引子或总述,“马太效应”实取自《马太福音·25》中的寓言——


7.「应追随有效的真理,而不是想象的道德。」

「若是受制于人性,为了『应如何做』而摒弃『要如何做』……那么在第一次『深渊』来袭时,弗楼沙就已经彻底化作了宇宙的尘埃。」

——(化用)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君主论·十五》

注:原文如下(部分)——

翻译如下(全章)——

吕健忠译本

正文-(2)

8.「你应当知晓,世间一切事物都藏有神之足迹。」

「放弃欲望,不觊觎他人财物者,必享喜乐。」

——《奥义书·自在/伊莎/至尊奥义书》

注:原著属广义的「吠陀文献」——

泰戈尔曾在一次演讲中引用并讲解此句(收录于《神性的温柔》附录中)——


9.「罪的工价」

——《圣经·罗马书》

注:基督教神学语,即罪的报偿。


10.「如来、如在」

注:此处可取《金刚经》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在同理)

此意比较符合苏的状态。

P.S. “如如”虽然是梗,但这么理解其实也未尝不可。另外,苏的称号之一「觉者」本就是“佛陀”义(即释迦牟尼的别称)。


11.「祈天灯」、「水晶兰」

注:① 祈天灯:即孔明灯。

② 水晶兰:杜鹃花鹿蹄草科、水晶兰属,多年生草本腐物寄生植物。近危。

水晶兰茎叶中完全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腐生在树林下的枯枝败叶中。虽是被子植物,但它们的生长与真菌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晶兰的根系非常细小且缺少可以吸收营养的根毛,要与某些真菌(如子囊菌和担子菌类)的菌丝结合,形成一种叫菌根的共生体。在菌根中,真菌的菌丝负责吸收水分、无机盐和糖类供给水晶兰,水晶兰则为真菌提供有机酸等营养,二者互利共赢。


12.「第八感」、「末那」、「阿赖耶」

注:① 第八感:即空间感觉。对应佛教第八识:「阿赖耶识」。

② 末那:即佛教第七识:末那识。对应第七感:时间感觉。

末那,其义为“意”。《成唯识论》卷十五有:“恒审思量,正名为意。”即“恒常不断地思量”。此识与阿赖耶识互相依存作用,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

P.S. 我执,佛教中相当于“无明”的同义语,也就是所谓的“心盲”【莫里亚蒂、娑和薇塔三人对话的相关部分其实就是在说这个】,即看不清问题根本而陷入求索的迷障与执念:看不清“我/自己”是什么,是“人我执”;看不清“法理/道理/规律/理性”是什么,是“法我执”;后天产生的叫“分别我执”,先天自生的叫“俱生我执”。

③ 阿赖耶:《大乘广五蕴论》称:"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摄藏我慢相故,又能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意谓执持诸法种子而不失不坏。

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起万法的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13.「一心三惑」、「成住坏空」(BOSS名)

注:① 一心三惑:佛教语,又称“同体三惑”。言人一心之中同时融聚三惑——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

见思惑:指迷于三世之道理(见惑),迷于事象(思惑),两者并称为见思惑。因能招感三界生死之果报力用,故属界内惑【简单理解就是“对事理的见解、思想、观念上的迷惑”】

尘沙惑:比喻世间众生之惑障烦恼如尘沙之多且各有相异,即便是普渡众生的菩萨也深感无奈,故称尘沙惑。

无明惑:是烦恼的根本,痛苦的根源,遮蔽真相,使人看不到问题的根本,窥不到真理。

三惑本为一体,断一惑则三惑同断,可得自在。

② 成住坏空:佛教四劫,是佛教对世界生灭变化的基本观点。即每一个世界都会经历产生、持续存在、毁灭、空无静滞四个阶段。


14.「凡夫妄计、外道神我、三乘假我、法身大我」(BOSS技能语音)

注:佛教“四种我”。“凡夫、外道、三乘、如来”是对“我”有不同领悟见解的四类人——

凡夫妄计:世间凡夫不能了知五阴等法皆空,而认为实有我身,以及‘我’之自主性,遂造作诸业,流转于生死轮回而无有休止。

【大意为:凡夫俗子勘不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固执地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事事以这个“我”为中心,因此造成诸多烦恼,深陷生死轮回不能解脱。】

外道神我: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死。

【佛教言“佛法在心,不向外求”,故称内道;非源于佛性的心外求法,皆是外道。所以大意就是:外道之人在大量学习了外道的理论观点之后,提出了一个“我”的概念,并认为其就是恒常不变的实在,这样的我被称为“神我”。这样的认知同样是走入歧途的,仍旧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超脱。】

三乘假我:三乘之人,了知一切五阴等法皆虚假不实,悉无有我。

【三乘即佛教中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的三种法门。大意为:修得三乘法门的人,已经知晓诸法皆虚,洞悉本来无“我”的道理,可从生死中解脱出来。但仍为真正悟得真我,故称“假我”。】

法身大我:如来法身,量等虚空,无所不遍,故于无我法中,明示八种自在我,是为法身之大我。

【大意为:勘破无我,便能涅槃证得真如大道,修成体现佛陀一切本质,无形却又实在,且无所不在的如来法身,这就是法身大我。】


15.「灭尽妙离,方明本迹。」

注:① 灭尽妙离:佛教语。灭是灭一切烦恼,尽是尽生死之业,妙是妙应真常,离是脱离三界诸苦。

灭尽妙离,是小乘涅槃的究竟境界。

② 本迹:佛教语。本,即本体、本原、本相。迹,为行迹、事相。本迹合称、不可分离,有本方可行迹,有迹方可明本。比如:佛陀菩萨的法身是本,分出应身下界普渡众生是迹。


16.「你是在给什么人挖坟?是个福洛斯人吗?」

「不是福洛斯人,女士。」

「那么,是个弗楼沙人?」

「也不是弗楼沙人。」

「既不是福洛斯人,也不是弗楼沙人——那么谁葬在这里面?」

「女士,她本来是最后的一个弗楼沙人,可是她已经死了。」

——(改编)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一场 墓地》

特殊

17.「只是对她来说,背叛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注:这个是我自己想小小地玩个鲁邦梗:“背叛就好比女人的装饰品。”

名场面,第一季第1集22:47

P.S. 像是娜娜子的CV梗、石姬娘娘吸猫的梗这些就不说了,不然真变梗百科了(


18.「绝地天通」(本章标题)

——《尚书·吕刑》&《国语·楚语·观射父论绝地天通》

注:绝地天通的故事及寓意有一定发展脉络,简单梳理如下——

《尚书·吕刑》中言,绝地天通是因蚩尤作乱,扰及黎民。苗民为治乱推行刑法,然因刑法不够完善加之酷刑,反而使暴乱更加严重,导致民不聊生。于是人皇(一般认为是颛顼)为救危局,出师伐苗,并指派重和黎两位部落首领专门司监天地变化的规律,明确祭祀天地的礼仪,重立人间伦常。

后《国语·楚语》又言,绝地天通之事与人神关系、天地伦常有关。上古时期,人神分居,居于上方的神明可赐福于人间,下方黎民也可通过巫觋能够将民意向上传达。所以人神关系和谐。而少皞氏衰落之后,由于九黎乱德,导致了人神杂糅,从此神无威严、民不敬畏,以至于民神同位,引发社会秩序混乱、民生资源亏空等问题,由此生祸。到了颛顼之时,开始整顿天地秩序,命重“司天以属神”,令黎“司地以属民”,神不可下界,人不可飞升,以恢复到之前人神有别的状态,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祸患才得以平息。

【对于崩三来讲,简单来说就是斩断娑对福洛斯的过度干预了。】


19.「自观自在」「焚身灰智」「业果相续」「凡圣一如」(小节标题)

注:① 自观自在:见《心经》。可以简单理解为观照并认识自我,破除执妄,使心境达到不为外界困扰,自在清净的境界。

② 焚身灰智:亦作“灰身灭智”。《四教仪》有:“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盘。”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③ 业果相续:见《楞严经》。简单来说,即众生之所以沉沦于生死轮回中,皆是因杀、盗、淫三种劣根。劣根是因,由劣根所生欲望而行事是缘,于是造下了善恶的业因,遂有苦乐的果报,因果报应于是相续不断。

④ 凡圣一如:佛教语。指凡夫(指在迷惑中之众生)所具之本性,与圣者(超越迷惑者)所具之本性同一无异。故不论凡夫、圣者,彼等之生命本质并无区别,仅由于意识活动之迷惑与否而迥异。

吐槽时间

这次是从梗百科变成宗教经典索引了(

【考据】《崩坏3》主线剧情阅读笔记-第42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