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游戏——设计的心理学
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为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将这种整体特性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产生了格式塔心理学。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figure-ground) 当我们观察的时候,会认为有些物体或图形比背景更加突出。

花瓶与人
2、接近或邻近原则(proximity) 接近或邻近的物体会被认为是一个整体。下图你的直觉往往是三个圆一组,或者六个圆一组。

3、相似原则(similarity) 刺激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强度等物理属性方面比较相似时,这些刺激物就容易被组织起来而构成一个整体。比如下图,你更容易看成是一行一行,而非一列一列。

4、封闭的原则(closure) 有时也称闭合原则。有些图形是一个没有闭合的残缺的图形,但主体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主体能自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比如下图你很容易将其认定为一个正方形,即使它缺失了4个角。

5、共方向原则(common fate) 也称共同命运原则。如果一个对象中的一部分都向共同的方向去运动,那这些共同移动的部分就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比如:在海中畅游的鱼群或者草原上奔跑的羊群,你会认为是一个整体。

6、熟悉性原则(familiarity)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觉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的内容或图形。比如,下图很容易想当然按照熟悉看成 "A BIRD IN THE HAND"

7、连续性原则(continuity) 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比如下图,按照连续性原则更容易看成两个圆形的部分重叠。

8、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人们总是将世界知觉为一相当恒定以及不变的场所,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东西,落在视网膜上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不会认为是这个东西变形了。恒常性包含了明度、颜色、大小、形状的恒常性。比如下图中的“门”。

2.德罗斯特效应
德罗斯特效应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张照片的某一部分和整张照片相同,其实只是一种递归的视觉形式
递归:在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中,递归函数或μ-递归函数是一类从自然数到自然数的函数,它是在某种直觉意义上是"可计算的" 。事实上,在可计算性理论中证明了递归函数精确的是图灵机的可计算函数。递归函数有关于原始递归函数,并且它们的归纳定义(见下)建造在原始递归函数之上。但是,不是所有递归函数都是原始递归函数 — 最著名的这种函数是阿克曼函数

//代码1
void
func()
{
//...
if
(...)
func();
else
//...
}
条件
一个含直接或间接调用本函数语句的函数被称之为递归函数,在上面的例子中能够看出,它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在每一次调用自己时,必须是(在某种意义上)更接近于解;
2) 必须有一个终止处理或计算的准则。
例如:
梵塔的递归函数
//C
void
hanoi(
int
n,
char
x,
char
y,
char
z)
{
if
(n==1)
move(x,1,z);
else
{
hanoi(n-1,x,z,y);
move(x,n,z);
hanoi(n-1,y,x,z);
}
}
阶乘的递归函数,公式如下:
//C++
int
Factorial(
int
n)
{
if
(n==0||n==1)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1)

3.色彩心理学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情绪颜色?
1、白色

它是纯洁,纯真,清洁,朴素,和平和冷酷的颜色。
白色帮助我们找到和平与冷静。它使我们平静下来并帮助放松我们的思想。
2、黑色

这种颜色与哀悼、神秘、优雅、复杂、死亡、神秘和夜晚有关。
黑色让我们难过并且吸收了我们的能量。它可以造成忧郁和压抑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不建议过度暴露于这种颜色。
3、红色

它是禁止、激情、危险、血液、爱情、欲望和价值的颜色。
红色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它也会在你的心情中引起愤怒和侵略。相反,它可以为你提供必要的力量去面对一些事情。
4、蓝色

蓝色与进步、忠诚、安宁、和谐、冷静和智慧有关。
由于它与天空和水有关,它在我们的心中有放松的力量。另外,它让我们冷静下来,达到平静和宁静的状态。
5、绿色

这是自然、健康、成长、希望、平衡和嫉妒的颜色。
因为我们把它与它传递给我们的自然与和平联系起来,所以在我们中创造一种平静的效果。此外,它降低血压并降低心率。
6、橙色

橙色是活力、能量、青春、热情、温暖、乐趣和创造力。
这是一种刺激的颜色,给我们力量和乐观,并产生情绪平衡。多余的橙子会引起焦虑。
7、黄色

这种颜色象征着能量、快乐、幸福、光明、乐观和嫉妒。
黄色让我们感到高兴和积极。不建议过度暴露于此颜色,因为它会导致压力和紧张。
8、粉红色

粉红色表明浪漫主义、甜美、女人味、美味、纯真和温柔。
这种色调产生积极的想法,并将我们带回童年。
9、灰色

灰色是中立、尊重和老年的颜色。
这是一种不会给我们太多的颜色,这就是为什么它经常导致我们觉得无关紧要。从其积极方面来看,它有助于我们找到平衡点。
10、紫色

这种颜色与神秘、直觉、幻想、魔法和信仰有关。
紫色带来了我们灵性的状态,并帮助我们集中和净化我们的思想。









4.透视学

1.近大远小。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一个在你眼前一个在50米外,是不是近处的看上去大呢?
2.近宽远窄。例如下图的立方体透视图近处的那个边就比远处的边宽。还有你站在铁路中间往远处看是不是铁路会越来越窄。
3.近实远虚。距离你近的物体相信你会看到更清晰,远处的就比较模糊。


画画是在二维的纸上,画出三维的物体。其实是在欺骗我们的眼睛。如何欺骗眼睛这件事其实挺难的,埃及壁画就是没想明白透视法最明显的代表。

看这幅作品,颜色挺好看的,形状也很准确,包括人身上个肌肉骨骼也挺好,但就是看着不舒服,尤其看头,感觉像用手把头扭过去一样,人要真扭成这样估计也活不了了。
何为透视
原理:根据消失点的不同位置,能观察到的面也不同。当消失点在物体外侧时,可看到2个面,在物体上方时能看到3个面,在物体内侧时只能看到一个,如果物体正面是空的,则看到的是物体的内部结构。
特点:不论画什么物体都可以归纳、概括在一个立方体或者多个立方体中,只要有一个面是与画面平行的,就可以利用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来作画。
名词解释:
视平线:平视时与你眼睛水平的那条假想的线。
视点:视平线的中心点,也是你眼睛中心的位置。
灭点:将物体的边无限延长时最后消失的点。
分类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天与地之间最终交接的地方就是地平线
不论前面有什么东西遮挡地平线它就在这里
有东西挡住我们时,透过东西看结构就是透视


这是一个火车道,这两条轨道明明是平行的为什么最终会交汇到一个点呢?

我们低头看一下自己的双脚,双脚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十厘米,这时候我们的视野宽度就在几米之间。
我们在抬头向远处看,我们的视野宽度可以扩大到几百米。这时候就出现了近大远小,
离我们越近的物体我们看着就大、高。宽、真实。
远处的物体我们看着就小,矮,窄、模糊。
再看远处轨道的时候必须要抬头将视线抬高,原本平行的两条线最终就变成了一个点直至消失我们就看不见了。
在一组平行线里不论有多少根线,总将会有一个消失点。
这时候整个画面有一个消失点就是一点透视。
就是这么简单。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一个消失点。




物体在我们的前方,这座物体出现了两组平行线,两组平行线各自会产生一个焦点,这两个焦点就是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图画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间,可以反映建筑物的正侧两面,容易表现出体积感。

另外,两点透视加上较强的明暗对比,物体体感会更强。

我们的视平线高度变化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站在高处向下俯视和站在低处向高处仰视,这时候会产生三组平行线,这三组各有各自的焦点。用三点透视的原理在素描中的透视关系,在实际静物写生中因为物体较小,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近宽远窄的透视关系




这个正方体看起来是不是很难受,但是错在哪里呢?
教大家一个自己检测的办法。

自己将线条做一个延长线,看一看能不能聚焦到一个点上。
5.剪影是什么?
剪影就是指整个人的所有的大致的轮廓,比如我们常见的皮影戏啦、或者某个电视剧里把人用布遮住然后看人物的轮廓就知道他是谁。

大部分的人在看一个插画作品时候,会先观察画面的整体,然后再将目光转移到细节的描写。因为人类的情报处理能力有限,不可能一次取得非常大量的情报。
如果不能在最初的设计中让人产生兴趣的话,那完成的作品就会有让人失去细致观察作品的可能性,这样自己费尽心思创作的作品就变得毫无意义。

因此,在思考作品整体表现的时候就需要理解到:是在做什么的画、这幅画给人的印象是什么等要素。
确定动作

首先,尽可能的通过剪影就可以让人了解到是「在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
例如,仅通过剪影就可以知道是在走路,是在握拳,还是摔倒了等。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动作,我们需要摸索一些更直接更简单的传达方式。
确定方向

接下来,让我们仅通过剪影就了解动作的进行方向。
这个方法在无论怎么样动作都显得非常僵硬时非常的有效。人类的感官上会有直线是静止,斜线是移动的感知。经通过剪影的倾斜就可以产生跃动感。
当然,在不想体现出跃动感的时候,剪影只需要最小度的倾斜就行了。

上图中,虽然都是在行走的图片,但是右边的图片则更给人一种向前进的感觉。

将他做成剪影后可以更好理解,右边的图片后脚跟抬起的线条更高,左边的图作为一个有动作的表现显得整体平衡过于平整了。


像这样,将整体或者一个地方制造出倾斜的线条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具有跃动感的作品。
那些人物有着明显倾斜的画作会让看得人想要了解后续展开、不禁对后续展开进行想象。
当然,人物不需要运动的时候除外,但是在剪影中加入一定的倾向,可以让作品显得更加具有故事性。
确定前后

就算想要使用一些倾向来进行方向的表现,但在前进或者后退的表现中却无法使用。在这种时候可以通过更改剪影的大小来进行解决。通过有意的将前面变大后面变小的的方式来体现出前后的差别。
在无法通过剪影来变现的时候可以活用亮度和饱和度。

虽然说是通过剪影让人可以理解出到底是个什么动作,但是还是会存在无论如何都无法用剪影来传达的时候。
例如,像这样将手向前伸的时候。
如果只是强调剪影的话,通过改变身体的角度也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这样将手向前伸的压迫感,本来想要表现出的印象会产生崩溃,从而导致本末倒置。

在这个时候,可以不仅使用黑色,也可以考虑加入白色来进行剪影的思考。在瞩目点的手上通过改变亮度和饱和度来让他浮现出来。
但在其他细节部分也使用同样的对比度来进行作画时,也会导致它淹没在剪影中,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
4.确定大致流向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上图中的画面。一眼看上去,右边的角色产生的动作感是不是更强呢。这时因为突出的点更多,让人感觉动作的幅度更大。
在想要体现出跃动感的时候,使用右边的构图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里我们我们注意从右脚开始的弓形曲线。在有意突出这个构图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了。
剪影中的突出中越多,也就代表他的瞩目点越多。在右图的图像中,右手妨碍了弓型曲线构图的表现。
掌控瞩目点

确定大致了剪影了,虽然在剪影上不引人注意,但是想在其中增加想要提高关注度的道具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例如,像上图中一样,在不对身体线条进行改变的情况下,想要提高匕首关注度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将道具的剪影在主体外存在独立的表现。就算他很小,也没有关系,人类的视线更加容易被突出的地方吸引。当然,不能过于突出他们的表现,不过会改变整体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