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日方舟】 《白夜》(54)“各取所需”

2021-05-03 23:37 作者:撕裂的雪花不会融化  | 我要投稿


当然,乌萨斯在卡兹戴尔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彻底的胜利——与第二次利沃尼亚战争不同,这次的战场并不在哥伦比亚或是维多利亚的国土上。


同时,两国也不与卡兹戴尔接壤,乌萨斯方面要打进两国的国土就需要走海路——


但问题在于乌萨斯方面的运载能力不足。


且不说北方舰队为了迁就陆军和空军,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大建”,舰队里的战舰也都是高度自动化,人员配置在其他国家来看简直“少得可怜”。


虽然北方舰队的航母和带着电磁炮、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和海基弹道导弹的各类战舰打海战绝对是一把好手,对地轰炸也没问题,但由于这些军舰的设备高度自动化,且过于强调居住舒适度,它们的编制人员都很少——


标排7000多吨的标准护卫舰在战争条件全员四班倒的情况下编制官兵只有不到100人,更大的军舰人均吨位更大,就算是航母,排水量15万吨的北冰洋号连同舰上的海航师总共也不到1500人,虽然舰上的生活区规模很大,但全都是按照标准编制设计的,并不能装更多的人。


毕竟,所有官兵全住单间的军舰,在泰拉应该没有第二个。


而本来为了部队远征而准备的20艘两栖攻击舰和30艘船坞运输舰,也连同“十艘航母+十艘电磁炮战列舰”计划一起被暂时搁置。


而作为海军步兵机动力量的第一两栖军,也同样是个空架子。


至于民船?算了吧,这些东西不能当做第一波攻击的载具的。


最重要的是——塔露拉自己不想打了。


先解决由于这场战争而暴露的乌萨斯国内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在卡兹戴尔战争中,乌萨斯部队被渗透的情况比起利沃尼亚战争时期的第四集团军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四集那些人大多数只是蠢和胆怯,而这边的诸位可就是纯粹的坏了。


除了辰星帮忙建立的第七集团军,不受北方方面军控制的这票集团军拥有着大量的“投敌者”,这些人和外国势力与国内贵族等地方势力相互勾结,严重地影响了乌萨斯的战备工作,也是乌萨斯国内政局混乱而黑暗的直接写照。


对于这些“背后有人”的中高级军官们,塔露拉就不能像在库尔兰一样把直接责任人吊死了事——更重要的是他们身后的贵族们。


而处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因此,乌萨斯方面在拿下整个卡兹戴尔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既没有进军维多利亚在雷姆必拓的部队和军事基地,也没有对极北地区的哥伦比亚军事设施出手——塔露拉需要一个更稳定的外部环境。



但这居然被哥伦比亚认定为是“懦弱”的表现。


这给他们的当权者们带来了一丝幻觉。


毕竟对于身为泰拉一极的哥伦比亚,就算是百万的伤亡也不是不可以承受——


而这几个月的哥伦比亚更是已经通过新的征兵法案新征召了470万人,就算刨去栽在卡兹戴尔的百万部队,剩下的也在四百万以上,且还在继续征兵。


同时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工厂也在加班加点,制造各种武器弹药和物资,按照乌萨斯安全部的分析,这些超负荷的工厂每月的产量约可以武装一百万部队。


政客们用爱国主义裹挟民众的同时还收货了美名,军工和其他产业的大鳄们有利可图,金融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所有的当权者都在这个“无用的战争”中攫取着利益。


唯一的输家,就是不但要承受所有被转嫁的经济负担,还要担当炮灰,成为将军口中“统计数字”的普通民众。


但他们,往往是不会自己做决定的,真正说话有分量的,在这种时候几乎全是战争狂人。


于是,塔露拉被迫在繁忙的国内事务中挤出时间和哥伦比亚的代表扯皮。


这严重影响了塔露拉的睡眠质量,整个9、10月份,塔露拉都是在神经衰弱中度过的。



一直在处理民事事务的辰星看着心疼,就给塔露拉支了一招。


第二天10月27日,乌萨斯方面就在北极试爆了以皇帝命名的“沙皇炸弹”。


超过一亿吨当量的炸弹在被引爆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后续产生的巨大的蘑菇云高达百公里,直冲云霄,在蒸发掉附近哥伦比亚军事设施的同时让泰拉所有的地震研究机构都收到了冲击波。


塔露拉也于当天下了最后通牒——不接受乌萨斯方面的条件,这炸弹下一次被引爆的地方就是哥伦比亚本土。


哥伦比亚立马就怂了,乖乖破财消灾,拿出了1000吨赤金。



而与此同时,维多利亚那里却是不一样的画风——


特雷西斯死后,阿斯兰旁系詹姆斯联合新军领袖奥利弗,取得了维多利亚的政权。


但不到一个月二人就闹翻了,最终奥利弗指挥新军战胜了其余势力,夺取了政权,宣布维多利亚为共和国。


这让塔露拉看到了机会——


她通过自己的使者给奥利弗发去了消息,只要维多利亚方面把原属于德拉克王室的王冠、权杖等“君权神授”的信物和属于王室的其它珠宝打包卖给塔露拉,乌萨斯方面就释放所有维多利亚战俘并把他们送回维多利亚,且不对维多利亚方面提出任何其他要求。


至于价格,以上财宝被塔露拉估价为6000万维多利亚金币——即大约450吨赤金。


不信维多利亚国教的奥利弗很快答应了下来——毕竟王室的珠宝不是现金,奥利弗本来就想把他们化掉以筹措资金,而现在居然有了买主,那不卖白不卖啊。


而450吨赤金对于因为利沃尼亚的失利而损失了千吨赤金的维多利亚方面来说,也算得上“雪中送炭”。


最重要的是,在奥利弗自己的计算中,这批珠宝卖出2000-3000万维多利亚金币就是烧高香了,塔露拉给出的价格比自己卖可赚多了。


当然,这也算是变相的示好——莱塔尼亚和乌萨斯的联盟实际上是通过皇帝本人维系的,而老皇帝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莱塔尼亚的政权会瞬间陷入混乱,乌萨斯方面急需一个“备选方案”。


而奥利弗,也需要一个“潜在盟友”,至少在明面上不反对他的行动。



双方越聊越投机,后来奥利弗更是干脆把德拉克王室珍藏的海量艺术品和原本属于阿斯兰王室的大批珍宝也变了现,最后作价2亿维多利亚金币,共计1500吨赤金。


与此同时,奥利弗也把维多利亚方面在乌萨斯的间谍网络和盘托出——毕竟那个网络和自己没关系,而且由于卡兹戴尔战争中乌萨斯方面某些人的表现,暴露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还不如趁此机会卖个人情。


作为回报,塔露拉也把乌萨斯贵族们安插在维多利亚的“代理人们”交给了奥利弗——当然,他们真正的“王牌”——联合国际系统并不在此列。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于10月22日完成了所有的交接,也宣告了两国的战争状态正式结束。


奥利弗没费一枪一弹就完成了“体面地退出”,不仅保存了维多利亚部队的有生力量,还让维多利亚得到了宝贵的恢复资金,除了保王党之外就没有人反对。


而塔露拉,也开始正大光明地在公共场合戴着那顶象征着德拉克的华丽王冠,也在自己的礼服上名正言顺地绣上了金色的百合花。


双方各取所需,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明日方舟】 《白夜》(54)“各取所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