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功课,也许是从学会‘输得起’开始。”【戴锦华】

句句真言,颇有感悟。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不知道对于你们,这是一个来得太早的少年终结式,还是一个来得过迟的社会成人礼。我肯定知道的是,这是个大日子,一个你们作为孩子推移于成年人世界的成长期的结束,一个漫长的接受教育并在应试结构中,不断地句读你们的生命时段的终结,一个你们将作为个人,作为社会人的岁月的正式开启。可以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天享有“学生”这个鲜明而又含混的称谓的日子,今天,你们将终了或实践这种身份曾携带的社会与成人世界的无穷希冀/期待,同时也是社会/成年人世界对你们无尽的要求、指令与结束的日子。
经历着年长者情不自禁的祝福和泪目,这个时刻我会无限喜悦又无名惆怅,因为我们将送别你们,我不知道,对于你们来说,这是一次挣脱还是一次丧失,也许这是一种挣脱,自此,你们不必再每时每刻应对即将到来的测试、考核,不必再倒计时式地迎接学生生涯无尽的攀升与滞留,不必一次再次地去揣度,去思忖之于社会,之于世界的责任,你们将启航,不再有特许,不再有容让,不再有“天然”享有特别给予的理解和瞩目。自由,从来同时意味着放逐,自由也同时意味着承担,恭喜你们赢回自由的时刻,祝福你们作为一个有承担的社会人,至少,我期盼着你们承担起你们自己,承担起你们自此铺成和延展开的人生。
今天我很想对你们说,但我却不能简单地说,我羡慕你们,因为你们将迎来一个分外繁杂、变动不居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再次引发的巨大浪潮,绝不仅仅是又一次的科学进步或社会前行,而且这场技术革命意味着全面地重写社会,乃至改变文明的面目。我盼望你们将参与对未来世界面目的勾画,而不被历史之手粗暴地涂改,我期盼你们将回答这未来已至的提问,而不至于为这种提问的力量所吞噬。作为在中国崛起的时代出生并成长的一代,你们将身历中国正置身其间的全新的,也许是繁复的,但肯定绝非曼妙写意的国际环境,你们对自己生命与身份的追问与确认同时将成为对自己的中国身份,和自己作为当代中国人的身份的追问和确认,无论你们是否情愿,无论你们是否自觉。
大时代无非是一种选择,我选择留在属于我自己的时代。对于我,那意味着一份坚持,一份对诱惑的拒绝,一段饱含爱的守望,而你们将选择,你们的选择将意味着去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时代。我们正经历着文明史、中华史前所未有的时段,没有先例可援引,没有已知和预设的答案可参照,犬儒式的回答,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无助于我们和你们去应对我们置身其间的生存与现实,我们正遭遇着知识的、认知范式意义上的未知与无知,我们同时要自觉去对抗信息茧房所制造、所强化的有知,乃至“真理在胸”别无选择的幻觉,我们必须共同去对抗数码沙海的无尽流淌所营造的“对无知的激情”,所幸,意识并承认我们的无知,是获知和创造的开始,如果你们能,如果你们愿,你们将为自己、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先列,为问题提供答案。
我们祈愿你们的完满和成功,不是不仅是社会度量意义上的成功,而是生命意义上的丰盈。愿你们直面现实,愿你们坚强勇敢,勇敢地面对挑战,勇敢地迎接挫败,不拒绝生命的改写,不规避与社会谈判,但设定自己的底线并守住它,同样,我要再次重复自己说过很多次的话,人生的功课,也许是从“输得起”这一刻开始。学会成为一个“输得起的人”。
相爱,与不完美的肉身之人的相爱,而非形形色色完美的制片人或自我幻想间的恋情,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争取,间或可能获得的微型奇迹,始自昨日,直到永远。今天你们将出门远行,生活一定会修订你们曾在这里描画的梦想,但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忘记或嘲弄自己有梦的年华。活着,去爱,去背负,去创造,坚守并不服,无论成败,你们都将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