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伦吉他不是你一个人在学

具体内容放在我的首页动态介绍了

近两年,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我一般不会说自己是一名业余吉他老师,而会说我是一名业余的音乐教育从业者。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他的职责不光是要传授给孩子们知识,也不是把做人的准则教给孩子们,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准则,去践行这些准则。
掰开手指头数了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业余进行吉他教学,到今年应该是第八个年头了。可能有的人会产生疑惑,你不才是个学生吗,有什么资格好为人师呢,说来也是。大学的时候,有幸担任过学校吉他社团的社长。当然,那个时候包括学琴的技艺、对音乐的理解、眼界等等都不够成熟,唯一拥有的,恐怕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热情和自以为是的勇气了。
当时采取的模式是分组授课,每周3-4次,下午4点多或者5点多,远远的就能听到教学楼里某个公共教室发出的噼里啪啦扫拨琴弦的声音,好不热闹。进去一看,几十个人扎堆在一起,每个人抱一把琴。一个小组长负责指导一排的学生,一共4个小组长,我主要负责给这几个小组长教学、指导,他们转而再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其他社员。现在想想,这就是一种及时输入-及时输出的学习方式。
一时间,学校的吉他社团变得热闹非凡,校园里每天都能看到背着吉他来来往往的学生。有时候,傍晚教学楼前的凉亭下,能听到若隐若现的琴声,三三两两的行人走过,微风掠过耳旁的是青春和自由的声音...
在这段教学经历中,我得到了一点比较深刻的经验,对后来不间断坚持业余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刚进大学,我通过半年多时间拼命的练琴,大一下学期当选了新一届社长。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收新社员,扩充社团队伍。整个过程并不算太长,后期的几名小组长就是当时招入社团的第一批成员。新成员就位以后,问题便出现了。大多数人从来没接触过吉他,甚至没有拨弄过乐器,基础为零,需要从头教起。而吸引他们加入社团的最主要原因是:感觉挺帅的!
接下来,社员们成为了我实践的第一批教学对象。从选琴、介绍吉他构造、技巧、练习方法,再到推荐国内外好听的摇滚乐、民谣音乐(其实,当时我的审美中规中矩,欣赏能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更多是一种好为人师的姿态)。过了没多久,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弹奏简单的歌曲,甚至开始搞起了组合玩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