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对厮杀》007:三把高性价比Alice键盘评测——Spring亚克力、AKKO Alice、Lucifer
今天给大家带来三把Alice键盘的对比,他们分别是OWlab Spring亚克力版,AKKO ACR PRO Alice PLUS以及SP-Star Lucifer(卢瑟佛),简称路西法,这是一把铝坨坨的Alice键盘,这里同样首先感谢B站UP主“车不能快”的友情支持,给我把路西法快递过来评测,这家伙最近单枪匹马去参观了佳达隆,还见了键帽圈DMK的大佬总统,真是让人羡慕。

其实2021年是Alice配列的大年,去年整个键盘圈子出了不少Alice配列的键盘,反而今年Alice配列开团的比较少,即使开团价格也比较高,这就让人有点望而却步了,在这种背景之下,通过亚克力降低成本就成了很多键盘厂家和键圈玩家的选择,这其中大家通过自己切亚克力,然后购买OWlab Spring的内胆以及AKKO售卖的 Alice PLUS就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代表,这两把键盘的价格大约都能在600以内搞定,SP-Star Lucifer则属于入门铝坨坨的Alice键盘,去年年底开的车,价格998元,三把键盘都是Gasket结构,声音和软弹表现都还不错,下面进入干货环节,首先简单谈一下三把Alice键盘的使用感受,然后给需要购买此类键盘的同学一些个人建议,喜欢的同学可以手动支持一波。
我们先说OWlab Spring亚克力版本,去年OWlab Spring开售大概是2000多元,很多同学应该是没有上车,不过后期OWlab工作室把Spring的内胆用来售卖,因此自己切亚克力外壳组装Spring就成了很多玩家的选择,这里呢也要感谢两个玩家,那就是Beyourmedicine(比哟麦迪森)和仙哥AURORA,他们开源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到了OWlab Spring内胆的厉害之初。

说一下我手里的这个版本,说个糗事,第一次安装时因为底板反响安装反了,这玩意我弄了6个小时都没有搞定,最后在群友的提醒之下才成功安装完成,而且和原版的相比,我这个是没有板簧支撑的,底部因为空间留的比较小的原因,也是没有安装底棉的,但即使如此,这把Spring亚克力键盘呈现出来的声音表现确实是令人非常惊喜的,稍后我会做三把键盘打字音的展示,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不足之处也是有的,相比铝坨坨这样的材质,外壳质感确实显得一般,近期其实suit80(苏特80)也有开授权的铝坨坨车,后期如果有团开兼容Spring的车话其实更好;另外的话,我现在这个是没有安装脚撑的,长时间打字的话没有坡度其实也挺难受的,之所以没有安装脚撑,主要是现在的提供的开源方案,一种脚撑安装过于复杂;另外一种的话会稍微好一些,但是也需要购买杂七杂八的配件,会显得麻烦一点,当然配件我也买了,后续我会安装上再看一看;最后的话,就是自己购买配件和组装的过程,也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想体验OWlab Spring的内胆,且不想花时间组装的,那么好像也是有开车的小团的,大家可以找找代组帮忙组装。

接着谈一下AKKO ACR PRO Alice PLUS,这把键盘我做了详细的评测,大家感兴趣可以移步主页观看,优缺点我也说得很详细了,在这里我再简单提一下,优点的话和Spring亚克力版本一样,价格便宜,成品键盘带大全套的键帽,价格为599元,声音方面的话,官方也提供了底棉和美纹纸,自己简单的改造一下,整体的表现也是不错的,另外就是材质尽管也是亚克力,但是喷漆之后,整体上看上去并不廉价,更像一把塑料的Alice键盘,当然这几天也有塑料+三模的Alice键盘开车,有类似需求的朋友也可以去关注一波;缺点的话,一个为了实现gasket的结构以及增加底部的配重,估计算配重吧,前部设计太高了,需要借助手托使用会麻烦一些,尽管官方也提供脚撑方案,但安装上脚撑的话,又会破坏底部的平整度和美感,真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此外的话,就如刚才提到了,同样也需要自己有些简单的动手能力,需要自己增加底棉以及精润一下卫星轴,其他方面表现是不错的。
最后是SP-Star Lucifer,这是一把算是入门级别,且提供双模支持的铝坨坨Alice,首先看做工,采用了阳极的氧化的方式,这个颜色为墨绿色,看上去还是不错的,做工比较精细,和最近发售的QK65的阳极氧化的工艺对比上去是差不多的;结构方面,同样采用了gasket结构,不过由于底部有电池,再加上内部空间几乎都填慢了各种消音棉,因此它的整体软弹度不算太高,在加上用了桃夭轴,因此声音出来是属于“麻将音”那种感觉;右侧是带了旋钮设计的,可以调节音量,实际上这种设计还是比较方便的。

优势的话,我认为SP-Star Lucifer关键就是在不到1000元的价格区间提供了一把支持双模的铝坨坨的Alice,而铝坨坨相比塑料或者亚克力而言呢,质感和分量给人的感觉也会更好一些的,而且整体呈现出来的声音也是不错的;要说缺点的话,可能就在配列方面,实际上三把Alice配列布局都不太一样,但Lucifer我在安装键帽时,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左侧空格键旁边的FN键,找不到合适的键帽适配,会出现卡键的问题,不知道是我键帽的问题,还是键盘设计的问题,熟悉的朋友可以留言或者弹幕补充说一下。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三把Alice键盘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材质,但整体上都以相对较高的性价比提供了Alice配列的键盘供大家使用,因此如果你需要体验不同的配列,或者需要纠正一下指法的话,那么其实这三把Alice键盘都是可以购买的。在购买的选择上,OWlab Spring亚克力版最近好像也支持了板簧设计的方案,大家可以去试试那个方案,另外的话再次提醒没有动手能力或者嫌麻烦,建议找代组;AKKO ACR PRO Alice PLUS,最近好像处于缺货状态,我是比较期待它家的铝坨坨Alice版本,最新的替代品的话就是刚刚发车的Alice80,预售的套件价格是439元,塑料+三模的版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蹲一蹲;SP-Star Lucifer,车已经开走了,期待R2的版本,另外最近老周也要开千元一下的Alice,我也非常期待,期待早日GB吧。
除此之外,最后再做一个提醒,就是购买Alice这种类型的键盘,就会涉及到一个键帽的问题,键帽的适配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尽量购买支持Alice配列,即带有短空格,带有B键,以及支持ISO配列,带7回的键帽,说不定那天你就能用上了。
以上就是本期文字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如果喜欢,就来个一键三连吧,我是申斯基,一个专注75配列和铝坨坨套件,以及在机械键盘领域为您持续踩坑的UP主,我们下个视频再见!
三把Alice键盘对比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