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三才思维如何理解今年的极寒冬季?
大家都感觉今年冬天特别寒冷,许多专家的解释是北极涡旋分裂(气流)、拉尼娜现象(洋流)等原因,这自然应该都是对的,但是根本原因没说出来,而且看问题的角度不够系统。此处,用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角度来给出不一样的解释。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思维,可以说是把天、地、人三个因素连为一体的系统性分析思维,其认为有天、地、人三个大因素在推动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天、地、人不限于指向实物的天、地、人三因素)。这一思维在中国农业、兵法、中医、风水、历史朝代兴衰等诸多方面都有应用。
“天”之角度
天地人三才,把“天”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天”可以指大趋势、天文因素、大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由于要解释天气异常变冷,就要考虑作为热量来源的太阳。首先了解几个概念:
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称峰年):也是太阳黑子数量达到极大的一年,此时太阳常发生强烈耀斑、太阳风暴等剧烈活动,太阳辐射能量更多。不过,要评价太阳活动性有许多指标,太阳黑子数只是其中一种。
太阳活动极小年(或称谷年):也是太阳黑子数量达到极小的一年,太阳通常比较安静。

由上图以及本账号以前发表的天文角度解释疫情的发生和发展,知道2019~2020年正是太阳黑子数极少年,处于太阳活动的低谷。太阳辐射减少,则地球温度降低,这期间的冬天变得更寒冷也就能够解释了,当然这种影响也有延迟和累积问题,就如一年中最冷的一天不是太阳最低的冬至,而是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这在原始太极图中也有体现。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无论是气流还是洋流现象,其多是太阳活动低迷引起的附带影响,再由这些寒冷的气流或者寒冷的洋流引起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时候形成异常寒冷的天气。

除了天文角度解释疫情的发生和发展文章中提到近30年,在太阳活动峰年和谷年附近都有不同疫病引起的疫情,此处主要说太阳活动谷年的天气。以下都是个人有明显感受的近30年的寒冷天气:
1997年多年不下雪的南方开始下雪
2008年南方发生了冻雨雪灾
2020年最冷的冬天,寒潮席卷全国
观察这些异常寒冷天气发生的时间,对应太阳黑子情况,却都是太阳黑子极少年的冬季(实际上数据样本太小,不足以完全说明问题)。而气象局对2008年冻雨雪灾的解释为0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加上太平洋拉尼娜现象。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和今年的解释非常相似?一样的大气寒潮+洋流寒潮导致大幅降温。
另一方面,科学家有预测在2020~2050年将成为次小冰河时期,当然这也是太阳活动的变弱的影响,其结果也会影响到气候。
“地”“人”角度
这两方面,多有科学家、自媒体科普,就不多言了。
地之因素:洋流如拉尼娜寒流,气流如北极寒流,地表的地温、水汽、湿度,以及地形、地理位置等
人之因素:人类用电增加,温室气体,人类活动等,不过多是增温效果。
其他问题
粮食产量、经济发展、疫情、水灾、旱灾、蝗虫、极端天气等,都是明显地与太阳活动性(以太阳黑子、辐射能量等为表现)关联在一起的,并周期性地发生着的,这些规律在科学界已经有几十年到近200年的发现历史,只是具体机理还没完全搞清楚。但是,如果这些事之间没有内在关联,而是随机发生,则这么多大事总是集中发生在太阳活动的极值年份是几乎不可能的。若还把全球的新冠肺炎归咎于野生动物或者病毒变异,把经济低迷简单归根于国际形势和疫情,把寒冬归因于寒冷的气流和洋流,把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北方干旱以及差点进入我国的蝗虫灾害归因于厄尔尼诺现象等,虽然不能说是错,但未必就抓住了背后的根本原因或者源头。
当然,天、地、人三大因素中,“天”只占一位因素,莫要小觑了人的力量,中国自古讲究“人定胜天”,其中的“定”就是人心安定、团结合作之意。
传统文化中的周期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天干周期、十二地支周期、五运六气30年周期、甲子纪年60年周期,原始太极图是一年日影变化的周期总结,五行是周期,八卦是周期,连山、归葬、周易三经也是周期运动规律的总结(太阳活动的60年周期、全球温度变化存在 64.3 a 的主周期不知与中国60甲子纪年、64卦的发现和起源等有无关系)。
太阳活动11.2年如此明显且重要的周期,且事关农业、自然灾害、经济和疾病,中国是否有记载和总结呢?是把11.2年的太阳活动统计周期(周期并不稳定,最短9年最长有15年)取约数变成了十天干或者十二地支,如同把实测得到一年有365天,为了划分节气、计算方便和角度制度方便,而把一年记为360天?
具体源头已经难以追寻,我们丢失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天干地支出现1000多年后的中国古人用岁星(木星)和五行来解释经济周期,而木星公转周期为11.86年,司马迁认为中国存在一个 6 年的小周期和一个 12 年的大周期,12年周期分四个阶段,为金年、水年、木年、火年,用于形容不同阶段的气候和收成情况。而在《淮南子》和《盐铁论》等文献中,也出现了 12 年的经济周期,这提供了佐证。具体参考以下资料:
地球科学教授杨学祥的博文: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6314.html
Zhang Y, Fan G, Whalley J. Economic Cycles in Ancient China[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5.
总结
上文用天地人三才思维就此次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进行了解释,强调了“天”——太阳活动性——对气候的影响,同时认为气流(极地寒流)、洋流(拉尼娜现象)是太阳活动低迷的结果,或者至少不是这个冬季异常寒冷的最源头的原因,并将气流和洋流归属为“地”一类因素。纯属个人认识,一己之见,难免见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