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挪威的森林》——无法言尽之情

2021-10-29 00:41 作者:嘟嘟嘟嘟嘟英渡  | 我要投稿

初翻开《挪威的森林》只觉村上春树的确值得公众对他的喜爱——事实上开头对树林的描写就足以令人感慨这就是专业作家的实力。原本还有一种不愿开始新的阅读的拖沓感,但是在看到主人公渡边彻决心用文章记录一个已逝之人之后,我也决心将这本书从头翻到尾。
自从沉迷阅读故事类作品之后,阅读速度虽是大有长进,但大多都是草草读过,很难深入思考。我曾在时间充裕的周五下午,逃了体育课,躲回自己的一隅天地,静心地蜷在座位上读完《草原动物园》。阅读之不走心,导致阅读过后不到一年早已不记得故事如何收尾。依稀记得的是那个在草原的荒芜上建起动物园,随后迎来繁盛,最后又归于荒芜的园主。不善记忆人名的如今早已忘却了他的名字,留存在脑海里的只有他留在文字里的形象。
而今天读《挪威的森林》亦如此。只是略有不同——我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了我想看的,并决心某天买上一本,置于书桌上。将欣赏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桌上是我的习惯。如此做,我感觉才能体现出我对这部作品的尊敬。我总是不爱翻开新的书目,反复对看过无数遍的书摸索着书页。我可能不会思考,但我一定在感受着这部作品带给我的云云。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自幼情感丰富,善于捕捉他人情感、却不愿主动表达情感的我总是在近乎艺术的环境下找到那与灵魂产生共鸣的存在。但未曾有过系统的思考,只是日复一日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也不曾产出天才的作品,没法“遣词造句”出世人想看的悲歌。只是日复一日地消耗着自己的感情。
我很能对这样的文字产生灵魂的共振,特别是当这句话用在了恰当的地方,感觉那份共振从无如此鲜明过,但事实如此。我或许不能完全地享有角色的思维方式,但明明只凭共情就能将大多数理得明白。
我几乎想要为创造出灵魂共振的作品而高歌一曲,随心翻翻的作品却伸手触动内心的毫无防备,防备的本是不理解之微笑与远离,最后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心仪作品。
很多次我在睡前被永不终止的思考与说话声扰得无法入眠,我就会想象我躺在一片无尽的沙滩上。没有别人——我不喜欢和别人同处于我认为隐私的地方,没有多余的事物。或许阳光闭眼,海浪声喧嚣,但自然远比人工物要有美感。我可能最终不会因为完全沉浸而入睡,而是因为思维终于学会短暂停下步伐或是实在熬不住疲惫。但我仍然享受这个另自己静心的过程。
当然,除了幻想一片沐浴在碧蓝天空之下,我还会假设自己在走向无穷的远方。我永远看不见行走时的自己的神色,但我能从背影得知我或是疲惫无力,或是决绝坚定。
阅读此书过后,我或许会在某个夜晚突然来到一片森林,在森林里,我也能看见在我心中被尊称为“直子”的女孩。

直子早已不是一个人了,但她是万物。

读《挪威的森林》——无法言尽之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