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于波拍戏花光260w积蓄,还在北京买四合院,被朋友们嘲笑
2004年,于波拍完《萧十一郎》后,花光自己260w积蓄,在北京买了两套四合院,一套150平在雍和宫,一套300平在什刹海,朋友们纷纷嘲笑:“四合院窗明几净,还不如买10套商品房!”
当时,他看到了成龙一口气买了8套,真的是羡慕得不得了。
成龙花费了400万,单价50万。
成龙来北京拍戏,被房产中介一通忽悠,50万一套,拿下了8套,朋友知道后,纷纷笑话他: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花那么多钱,买这么一堆破烂。
几个月后,成龙大呼:我被坑惨了,这钱彻底打水漂了。没想到有一套居然是康有为的故居。
上了新闻之后,于波内心羡慕不已,没想到,这个时候《萧十一郎》刚好选角,偏偏看中了于波,让他出演连城璧。
虽然没有拍戏的经验,可是能赚钱啊。
导演给出的酬劳可不低。
于波开心不已,拍完电视剧就有钱买四合院了。但是后来他买的时候,居然涨价了。
“因为四合院不仅仅是一所房子,还包含着一种文化。我从小就是生活在胡同里,什么样的古典家具我都见过。”
2006年于波用抵押从朋友手里,买了自己的第一个四合院,虽然没有多少钱,可是朋友还是卖给了他。
交钱的时候,朋友也是劝说他谨慎。
“这四合院没有暖气和厕所,我也是十分嫌弃,卖给你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朋友认为这四合院不值钱,也不适合居住,还劝说于波拿钱出来购买商品房。
于波总觉得,在北京有了四合院,才算有了家的感觉,钢筋水泥房真的没有这种院子里有生活气息。
最终花光250万积蓄都要买四合院。
一套150平在雍和宫,一套300平。
朋友:“你真傻,不会赚钱的!”然后就开开心心地把房子交给了于波,于是他赚够装修的钱,就不打算拍戏。
一点点装修这两套房子,从里到外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精准准备。
用时4年时间,于波才装修完成,还邀请朋友来做客,发现这里的房子焕然一新,与刚开始的破烂完全相反。
不仅如此,在这段时间,北京房价蹭蹭往上涨,尤其是像于波这样的四合院,更是比一般的房子高。
等到后来北京奥运会来了,朋友傻眼了。
那时候申奥成功了,房价真的要大涨,不出几年,这会房价都翻了好几倍。
四合院涨得最为夸张,成龙随便入手的那8套都价值上亿,是每一套的价格,而成龙骄傲地说,现在你有10个亿,你还真的买不到。
因为四合院的数量就这么多,不能拆也不能毁掉,只能用来住。
如果当年于波花费250万,都去买10套商品房,那肯定是不划算的,即使是交首付拿房,就算不限购,10套房子加起来,按照今天的价格是多少?
就算一套5千万,两套就是一亿,最多也就是5亿,可是一套四合院都是上亿,还是雍和宫附近,至少比5亿多出几个亿。
那个卖房给他的朋友懊悔不已,可惜为时已晚,想到这自己买房住的反而是赚了。
一直想着投资的反而是亏本了。
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当年为了还债,于波就接下了《忠烈杨家将》和《先驱者》等等电视剧,虽然质量不咋地,可是钱赚到了。
一装修完毕,于波就渐渐退出娱乐圈,享受四合院生活,虽然三个厕所都要跑好远,可是他不介意。
如今的《少年歌行》开播,于波也出演了一个“儒剑仙”的角色,虽然是配角,但是他不缺钱了,这两套房子都够花一辈子的了。
当初邓婕用自己和张国清所有的存款,在北京奥森花园购置了一套1000平方的房子,那时候的价格是一万多一平。
这已经算是一大笔钱了。
张国立为了赚钱,为了接戏、接戏,一天要工作十多个钟头。
到了08年,北京举行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的地价暴涨,北四环的位置更是如此,张国清的房子从一千万跳到了一亿五千万。
这让张国立很是羡慕,连连称赞自己的妻子邓婕很好。第一批购房的人,真的是太赚,如今也没有了上涨的空间。
真的是羡慕那些早买的人。不过四合院也算是“收藏品”级别的房子,赚钱是应该的,文化和历史属性太强了。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