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作词作曲——作曲篇8:和弦内音
(1)和弦内音

这是一个C和弦。从C开始写,只看白键,往上每隔一个白键写一个音,写三个音就是C和弦。
其中C是一音(根音),E是三音,G是五音。
继续向上写,就会得到七、九、十一、十三音。

B是七音,D是九音,F是十一音,A是十三音。
到十三音就结束了,如果继续往上写,就又是C,进入下一个循环。
其他的和弦也是同样的道理,从根音开始,向上隔一个白键写一个白键。
注意,这些一三五音,是相对于和弦的概念。一音不一定就是C,如果和弦是F,那它的一音就是F,三音是A,五音才是C。

(2)和弦内音的作用
不同的和弦内音有不同的色彩。在编曲里,这个概念对应七九和弦等高级和弦,但作曲的和声部分只考虑三和弦就好。
作曲里,和弦内音最重要的点在主旋律上。一句主旋律以什么音开头,什么音结尾,这会影响整个旋律的色彩。这里着重讨论副歌的第一个重拍音,因为它引导着整个副歌旋律的色彩。
下面对各个音的描述,不止重拍音,旋律里的每一个音都符合这个特点。
·一音
一音是和弦内最稳定、和谐的音。如果主旋律在副歌第一个重拍写了一音,那张力会很小,非常柔和。
副歌往往需要大的张力,而一音的张力很小,所以第一个重拍给一音的歌其实很少。
比如李玉刚的《万疆》、=LOVE的《桜の咲く音がした》(听到樱花盛开的声音)。它们两的副歌相比其他的歌,副歌的张力显得比较小。好温柔。
《万疆》这首歌我真的太喜欢了。

·三音
三音是和弦里的色彩音,因为只有它与一五音都是三度关系,其他音与一五两个音之间,至少有一个音程超过四度。如果主旋律在副歌第一个重拍写了三音,那张力会非常大。
副歌往往需要大的张力,所以很适合写三音。第一个重拍上写三音的歌有很多,比如Beyond的《光辉岁月》,我作曲的《杏花雨》。

·五音
五音是非常和谐、温柔的音,张力比较小。但它的张力会略大于一音,因为纯五度的音程是不如纯八度和谐。这里顺带提一下,和声并不是越和谐就越好,就像做菜不是越甜越好。如果主旋律在副歌第一个重拍写了五音,旋律会比较柔和。配合1645,1451,听感会特别治愈。
五音在和谐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张力,所以写在副歌也很合适。副歌重拍音写五音的歌有很多,比如市道真央的《青空モーニンググローリー》(青空朝颜),我作曲的《小小的旅行》。

·七音和九音
七音和九音的张力适中。由于它们是三和弦以外的音,色彩会比一三五音更加突出。
七音偏忧伤,九音偏甜美。我听过一个比喻,“七音是分手的伤感,九音是初恋的甜蜜”。当你想要旋律听上去色彩感更强,那就往重拍上给七九音。
它们两都很常见,比如我作曲的《花映轩窗》。

·十一音和十三音
在副歌第一个重拍上写十一和十三音的很少见,色彩感极强,甜美而梦幻。
比如米玄津师的《打上花火》。

把握住重拍音的特点,尤其是副歌第一个重拍音,非常重要。除了注意一三五音以外,还要关注第一句旋律的起始位置,以及重拍音的长度。这些留到后面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