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和痛苦 | 读《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我们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
人生苦难重重。
这不是悲观,而是现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可现实是即使没有大任,也要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
若是八十一难还好了,起码还换个花样,偏偏却像西西弗斯一样重复着每天推石头上山的生活。
前几天看到条微博,大意是我们以为平平安安、没病没灾过一生是普通人的生活,其实是少数人的生活。
当感慨我太难了,有多少人比自己更难?又有多少人能比自己轻松?不过是大部分人把好的一面给人看罢了。
叔本华说,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也只有认清这个本质才能接受,不再抱怨。
就好像吃药是苦的,打针是疼的。既然知道如此,吃药前何必担忧,打针后何必抱怨,那并不会减轻苦痛,反而是延长。

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时都像回避,甚至慌不择路,望风而逃。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但我们偏偏不去走,因为那条路太痛苦了。
我们宁愿选择去逃避问题,希望问题自己消失。
我以前的老板就是这样的人。
明明损耗很高,却说数据显示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指出他用错了数据也坚持说他没错。
明明用人不当,却说时间长了就能磨合好了,希望部门之间能够自己去解决配合问题。
于是损耗一直居高不下,人员内耗也日益加剧。
这当然不是明明的错。
逃避问题并不会让问题主动消失,正视问题、承认有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才能让问题真正消失。
逃避既可耻,又懦弱,还无用。
不过为什么还是倾向于选择逃避呢?
因为问题虽然痛苦,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痛苦。
虽然解决问题之后一切轻松,但当下逃避问题也很轻松呀┓(´∀`)┏
话说,为什么我用老板的例子而不用我自己的例子呢?
因为我也会经常的逃避问题、忽视问题,以至于一下子竟然想不起来自己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