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给水平差计算教程

2020-08-12 16:04 作者:弱电智能化-预算造价  | 我要投稿

七彩—颖欣

1、条件图准备

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①给水管网绘制(需按照1:1000比例绘制)

②地形曲面建立(设计地形标高)

③给水节点标高赋值

第①步管网绘制难度不大,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重点主要注意绘图比例为1:1000,即图面上的一个单位等于现实中的1m。

第②步的操作主要是为了服务第③步。完成地形曲面,对于给水平差来说,无非是三种方法:地形点、等高线、以及地形点结合等高线。具体操作见下图:

地形建模

第③步即确定给水节点的设计地面高程。具体操作见下图:

定义节点地面标高


2、 用水量计算

给水平差的关键在于用水量的计算,用水量的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后期水量分配方式。这里为了简化平差步骤,同时也贴合实际工程经验,推荐采用按管长分配流量的方式,相对应的,使用者需要根据地块性质,或者人口数,在事先计算好整个管网的总用水量。

这里推荐参考《城市规划给水规范》进行计算。


3、 定于水源

接下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定义水源点,水源点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但是为了供水管网的稳定性,一般推荐两个及以上的水源点。具体操作见下图:

定义水源点

4、 定于水源点的流量

水源点为进水节点,流量为负值。每个水源点的流量=总流量/水源点个数。具体操作见下图:

定义水源点流量


5、 判断供水形式

部分管段,例如沿河段(则单侧供水),只承担传输任务段(则不供水),如果管网中存在这种情况,则需要单独进行定义。具体操作见下图:

定义供水类型

6、 按管长分配流量

接下来选择按照管长分配流量,这里还可以选择参数块的方法(对应计算流量的方法也要相应改变),但是实际工程中,操作太过于繁琐,因此不推荐这种方式。操作结束后,水源地的总流量将被分配到各个节点。具体操作见下图:

分配流量

7、 预赋管径

根据各个节点的流量分配情况,可以让软件自动计算初始管径,然后通过校核后,再进行调整。具体操作见下图:

预赋管径

以上七步操作完成后,已经基本完成了大部分平差工作


给水平差计算教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