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楼市豫报|曾经楼盘底商标配,现在社区底商现状如何?

2020-08-12 16:00 作者:豫主播  | 我要投稿

楼市豫报/楼事儿/住在河南|平台出品

近年来,郑州在建小区多配建商业开发。

不少开发商和投资商超常规、大体量投放商业用房,郑州住宅市场一度到了“无商不房”的程度。


“底商+住宅”成了当时众多项目追逐的热点,“有房必商”成为诸多开发商立项时的“必修课”。随后,更多的开发商从先前推崇的“未造房子先建环境”的理念,开始转换到“未建住宅先建商铺”,有些项目甚至为社区商业产品单独择定选筹和开盘日期。

近年来,开发商在规划开发项目时,一改以往单纯的将沿街楼层当作小区商业配套的惯例做法,开始加大住宅底商的规划体量和规模,力求做大做全。如将沿街项目的商业用房增加至二层甚至三层以上;社区内设置的步行街或购物场地,长达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公里不等,开发商对社区商业的推崇可见一斑。

暖客会了解,目前,郑州的楼盘项目多有“大而全”的模式,从实际情况来看,社区商业普遍带有明显的住宅底商特点,多数仍是以服务社区居民为首要目的,但业态雷同现象明显。

社区商业不全是“摇钱树”

事实上,社区商业依然遵循“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论断。暖客会调查发现,市中心和繁华区域新增商业项目,多已实现销售或者招商;一些地区包括市区几处住宅小区,临街商铺已建成多年,目前仍处在招商阶段。当初被开发商视为卖点的商业用房有的“独守空房”,有的成为开发商的累赘。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郑州大部分社区商业采取以售为主的运营模式,开发商的意愿远不能代表经营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此外,目前社区商业中存在同质化明显、集约化程度低情况。如传统的餐饮、小卖部较多,而电子商务等现代方式比例很小,公共性的休闲娱乐、健身文化类业态严重不足,不能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接受访问的商户也表示,商业用房并非全是“摇钱树”,除了要求开发商熟悉商业运作规律,能够有效地将住宅与社区商业整合,还要做到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经营的稳定性。

“缺少品牌效应是一些社区商业尴尬的又一大问题。”有人认为,社区商业不仅需要知名的开发商和运营商,自身也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否则可带来社区商业“有房无市或有市无价”的窘况。

暖客会建议,开发商应积极探索社区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和运营新标准,政府、开发商、民众三方共建,树立社区商业的品牌形象,提高社区商业价值。


楼市豫报|曾经楼盘底商标配,现在社区底商现状如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